2023—2024学年度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9 浏览数:165

一、选择题

1.

某学者认为,鸦片显然只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在该学者看来(  )

A.鸦片直接引发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与鸦片没有关系C.观念差异导致战争爆发D.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

2.

鸦片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

4.

下表所示是某国侵略中国领土大事记(部分),该国(  )

时间

史实

1858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为该国侵占,并逼迫清王朝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

侵占约40万平方千米国土,事后逼清王朝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A.率先用大炮打开中国大门B.伙同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C.帮助英法掠夺中国D.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5.

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6.

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B.实行君主专制C.平均分配土地D.实现男女平等

7.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值得加以肯定。他是要肯定洋务运动的(  )

A.指导思想B.目的C.历史地位D.性质

8.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建立行省的民族英雄是(  )

A.张之洞B.左宗棠C.左宝贵D.冯子材

9.

徐中约在其《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1894年的那场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 这说明, 1894年的那场大败 (  )

A.唤醒了国人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B.引起了中国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旧式官僚体制D.推动了社会文化的革新和思想解放

10.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以下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京  ②天津  ③重庆  ④上海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①④②③

11.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 言爱国者 ,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12.

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

A.阶级基础B.斗争方式C.失败原因D.斗争对象

13.

美国女学生玛丽在翻阅家族相册时发现一张祖父身着军装坐在北京紫禁城龙椅上的照片,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中法战争时期

14.

这一条约还不同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一方面,条约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另一面,却进一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 这一条约(  )

A.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开启列强资本输出的先例D.使清政府沦为 洋人的朝廷

15.

1910年,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 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他加入的是(  )

A.同盟会B.光复会C.华兴会D.兴中会

16.

从1911年10月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这是响应(  )

A.黄花岗起义的爆发B.萍浏醴起义的爆发C.武昌起义的胜利D.护国战争的发动

17.

1912年1月27日,孙中山致电各国公使说: 本总统甚愿让位于袁,而袁已允照办,岂袁忽欲令南京临时政府迅速解散,此则为民国万难照办者,盖民国之愿让步,为共和,不为袁氏也。 此电文体现了(  )

A.孙中山捍卫共和的决心B.列强武力干涉中国革命C.袁世凯接受临时政府的主张D.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8.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

A.公车上书B.护国战争C.二次革命D.广西起义

19.

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  )

A.复辟帝制不得人心B.军阀割据争抢地盘C.维新人士领导讨袁D.二次革命武装反袁

20.

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时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孙文自序于上海。 材料抨击的主要问题是(  )

A.列强瓜分中国B.袁世凯复辟帝制C.军阀割据纷争D.国民政府腐败

21.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 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 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并批判了一些旧文学技巧,代之以新技巧。由此可见,他倡导(  )

A.政治革命B.文学革命C.军事革命D.科技革命

22.

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

A.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B.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C.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D.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

23.

报刊具有时代性。如图中国近代报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报》


②《国闻报》


③《新青年》


④《劳动者》

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

24.

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C.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25.

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B.工人运动对经济具有破坏性C.工人阶级不具备革命领导力D.工人阶级所具有的伟大力量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 历史解释 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 这场战争 指什么?为什么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天津电报学堂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3分)
(3)综上所述,你获取了关于教育发展的什么启示?(1分)

三、综合题

28.

根据 近代先进人物关于社会变革的论述 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

变革论述

出处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的《变法通义》1896

孙中山

全体人民正准备着要迎接一个变革。有大多数的诚实的人们,准备而且决心要进入公共民主的生活。

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897

(1)梁启超主张的 变法 其目的是要建立什么政体?为此他参与领导了什么运动?
(2)孙中山追求 公共民主 的目的是要建立怎样的国家?为此他领导了什么运动?
(3)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梁启超与孙中山政治理念不同的原因。

四、材料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并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 蓝本 无法在中国 复制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摘自张乾元《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哪些贡献?(3分,回答2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通俗易懂的语言 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与什么事件有关?(3分)
(3)根据材料三,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2分,各回答1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