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8 浏览数:391

一、单选题

1.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春秋战国时期, 阶层崛起,出现以下几种 的类型。这反映出(  )

类型

特点

纵横捭阖之策士

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人主,议论古今,陈说厉害,上为国家排忧解难,下为自己博取富贵

著书立说之学士

围绕着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众多的学识渊博之士,展开了激烈的论辩,他们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使气任性之侠士

讲义气,重诺言,济人危难,不惜舍身

鸡鸣狗盗之食客

投身寄食于达官贵人门下,以求免于饥寒之苦,甚至不乏施展身手的机会

A.百家争鸣促进士人著书立说B.尊贤养士强化了各国诸侯权威C.士阶层积极奋进的时代风貌D.学术繁荣推动了思想观念融合

2.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2)复仇之风在秦汉时期非常流行。后世统计汉朝时的血亲复仇,已确定的就有59例:如《后汉书》记载,酒泉郡女子赵娥,其父为恶霸李寿所杀。赵娥扼腕切齿、悲涕长叹,夜夜磨刀,于都亭前手刃仇敌。两汉法律严厉禁止复仇,在司法实践上却又格外包容。这种前后矛盾的现象根源于(  )

A.两汉尚武的社会风气B.法律价值的内在冲突C.儒学影响立法观念D.官员法律意识淡漠

3.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3)下表是西晋在品官 占田荫客令 中的相关数据(实际操作上 官员荫客以千记 ),这一实际操作情况导致(  )

官员等级

占田限制

荫食客官员的下人

荫佃客给官员耕地的百姓

1

5000

3

50

2

4500

3

50

3

4000

3

10

4

3500

3

7

5

3000

3

6

6

2500

3

3

7

2000

2

2

8

1500

2

1

9

1000

1

1

A.门阀士族崛起B.土地兼并严重C.中央集权削弱D.庄园经济发达

4.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4)一部古代地理书描述某项大型公共工程: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 ,而中国东南地区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现代学者引此来论证交通建设对国家之盛衰、地方之开发与民生之调剂等,发挥莫大作用。上述公共工程的开凿(  )

A.充实了关中的粮食供应B.启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推动了政治重心的东移

5.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5)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 是元代官方对于造成辽金灭亡文化原因的主流论断,出自《元史·张德辉传》中元世祖忽必烈和张德辉的一段对话。这一论断(  )

A.体现了对汉文化的正确反思B.认清了佛儒两教的消极影响C.指出了辽金两朝败亡的根源D.埋下了元朝快速灭亡的伏笔

6.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6)太平军所到之处,常在旷地搭髙台,然后鸣锣传集军民听 讲道理 讲道理 一般会从太平军的纪律、民情、军情等方面入手,讲解各项政策与拜上帝教思想。这一活动(  )

A.意在宣传宗教思想B.是对基层民主的探索C.丰富了乡约的内容D.有利于稳定地方秩序

7.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7)1905年,清廷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根据毕业考试结果获得相应的奖励出身,如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授予生员功名,官府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予以选录。此举(  )

A.体现科举制的强大生命力B.导致新式学堂名存实亡C.意图争取立宪党人的支持D.利于减轻教育改革阻力

8.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8)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提出,共产党应将加入国民党的党员名册交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存;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党员在国民党的高级党部任执行委员人数,不得超过三分之一。这表明(  )

A.国民党左派力量增强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C.革命统一战线的分化D.国民党实行 清党

9.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9)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政府打击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腐败现象,安排曾经的 青帮大亨 黄金荣打扫上海街头(如下图),为改善上海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做贡献。此举旨在(  )

A.为剿匪镇反塑造典型B.展示形象树立威信C.坚守不劳动者不得食D.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10.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0)下表所示为2004—2006年国企、民企和外企单位的缴税贡献率(企业占用的单位资产所作出的税收产出或税收贡献)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年份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外资企业

年度平均

2004

3.2%

4.07%

2.71%

3.33%

2005

3.48%

4.41%

2.82%

3.57%

2006

3.65%

4.61%

3.06%

3.77%

A.国企的纳税金额低于民企B.外资企业户数较少盈利较弱C.改革释放了经济发展活力D.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彻底变革

11.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1)古印度《梨俱吠陀》描述: 我是一个诗人,父亲操业医术,母亲用石磨谷,所事各有不同,同为求富与福,恰似觅草群牛,不限一地食物。 这说明当时印度(  )

A.不同种姓社会等级固定B.种姓与从事职业一致C.种姓制度尚未完全成型D.女性的家庭地位低下

12.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2)1217年,英国《大宪章》中涉及王室森林的条款被扩充为独立的《森林宪章》,允许平民百姓在王室森林中放牧牲畜、挖掘水渠并从事其他农业活动。该《森林宪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加强森林管理利用B.改善平民生活条件C.限制王室林地特权D.增强赋税征收能力

13.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3)《美国科学院院报》近期的研究称,印象派美术大师莫奈画作(如下图)中呈现的其实是工业革命时期空气严重污染的状况。他的画作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情感。材料旨在表达(  )

A.艺术作品反映社会存在B.工业革命推进绘画技术C.画作隐喻空气污染危害D.印象画派蕴含启蒙精神

14.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4)1959年,艾森豪威尔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会谈中,美国拒绝苏联提出的成本议题,苏联拒绝美国提出的核武器议题,但双方同意就柏林问题举行四国首脑会议。这表明(  )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B.冷战进入苏攻美守阶段C.美苏致力于终结柏林危机D.美苏在对抗中寻求平衡

15.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5)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7%,80年代又下降到1.4%,被称为 失去发展的10年 。许多内陆国家还长期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观念落后B.地理环境恶劣C.人口增长过快D.经济的依赖性

二、开放性试题

16.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历史上的太宗继位

朝代

人物

继位过程

汉朝

汉太宗汉文帝刘恒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立为代王,太后薄氏子。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

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于玄武门诛之。

——(后晋等《旧唐书·太宗本纪》

、陈叔达曰: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立为太子,付军国大务,陛下释重负矣。唐高祖曰:此吾志也!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四·高祖诸子》

宋朝

宋太宗赵光义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脱脱等《宋史·太祖本纪》

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宋太祖引柱斧戳雪……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

——(北宋文莹和尚《续湘山野录》

明朝

明太宗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扫除奸凶,平祸难,再安宗社。

——《明太宗实录》

文皇明成祖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张廷玉等《明史·成祖本纪》

清朝

清太宗皇太极

太祖努尔哈赤崩,储嗣未定。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皇太极才德冠世,与诸贝勒议请嗣位。上辞再三,久之乃许。凡议国政,与诸贝勒偕坐共议之

——赵尔巽等《清史稿》

皇太极把上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的制度改为只有自己南面独坐,并以种种罪名直接消除三大贝勒的权势。

——李鸿彬《清代皇帝传略》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 太宗继位 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三、材料阅读

17.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
元明清三朝,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元朝军队灭亡南宋后,于1287年成立缅中行省。缅甸蒲甘王朝国王兼任元朝缅中行省的丞相,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明朝兴起后,缅甸各王邦部落仍是分裂状态,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号,成为明朝的 土司 。清朝乾隆年间,清缅战争爆发,最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东亚宗藩体系岌岌可危。1885年,在经历三次英缅战争之后,英国将缅甸纳入其在南亚的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86年,中英双方在北京订约,第一条规定缅甸对中国仍守十年一贡之制,但是作为 宗主国 的英国并没有履行这一规定。1887年10月11日,中英《缅甸条约》签订,清缅宗藩关系正式终结,这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瓦解的缩影。

——摘编自何瑜、张波《清代中缅宗藩关系述论》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国和缅甸建交,但少有往来。朝鲜战争基本结束后,周恩来指出要 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 。与此同时,朝鲜战争使缅甸决心按照自身价值观而非大国意愿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中缅的关系改善推动了中国与泰国的接触,也推动了缅甸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时,缅甸力邀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非会议,一系列外事活动让周恩来观察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看到 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

——摘编自梁志《走向和平共处:中缅关系的改善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代对缅中行省的管理特点并阐述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缅邦交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关系加以阐释。(8分)

18.

(2024·安徽 皖南八校 联考二·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843年8月10日,法兰克国王路易一世的3个儿子在凡尔登(位于今法国东北部)签订了分割国土的条约。该条约所划分的疆界,形成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三国,史称《凡尔登条约》。

图一 《凡尔登条约》三分法兰克王国

材料二
凡尔登战役成了一场消耗战。德军集中兵力武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轰炸机,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1916年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千米宽的土地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

——摘编自《世界通史参考资料》

图二 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

材料三
法德和解是战后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下的产物,是二战后西欧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同时也是法德两国主观上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的发生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两国政治上的和解和经济上的合作,去掉了防范对方的后顾之忧,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1951年,西欧6国建立煤钢共同体,1957年通过了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协议。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使世界为之瞩目,成为世界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实现这一切,法德和解及合作是 不可替代的发动机

——摘编自程佩璇《20世纪六十年代法德和解及其历史、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登条约》的历史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登战役的主要特点并评析其战略意义。(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二战后法德两国实现和解的原因和意义。(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