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
“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汉宣帝时期,西域都护设立。西域都护是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主要人员均由中央任免。西域的一切事务均由都护去处理,包括屯田、西域诸国国内的事务,而且西域都护府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在西域的权限已经超过了国内的一般地方行政,似乎拥有与诸侯相等的权力,其权力最大的表现就是行使中央对于西域诸国的任命、册封与奖惩。
——摘编自张訸《“天下”与“统一”:汉与西域关系的再认识》
材料二
唐朝于贞观十四年,首先在高昌故地设立西昌州,旋改为西州。西昌州属于羁縻州,而西州作为地方正州,与中原其他正州一样推行州县制。不久,唐朝又在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派兵镇守;并将乡里制、均田制、赋役制等措施迅速推行至西州。
——摘编自董永强《平高昌前后的争论与唐初西域政策的转向》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反复强调,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的民族危机已迫在眉睫。为谋救亡图存,中国唯一可以倚恃的武器,就是民族主义。
——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西汉和唐朝在政治、军事方面经营西域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加以分析说明。(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