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3—2024学年度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3
浏览数:205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炎黄时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培育成功的
“
籼型杂交水稻
”
被称为
“
东方魔稻
”
。追根溯源,在下列远古人类中,曾种植水稻的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元谋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留青史。
“
他
”
指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禹
D.启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下列青铜器中,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利簋
D.青铜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B.诸侯国日益减少,七雄纷争
C.周王号令天下,诸侯臣服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
“
谋反
”
,结果商鞅被处死。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
A.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违背了历史潮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有学者说:
“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
这一
“
黄金时代
”
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诸侯争霸
B.农业繁荣
C.百家争鸣
D.各国变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秦朝统一全国后,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统一了文字颁行全国。这种文字是( )
A.隶书
B.大篆
C.小篆
D.行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公元前204年,刘邦命韩信攻占赵、齐诸地,项羽因而两面受敌,逐渐陷于被动。后来项羽败退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不久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这段材料描写的是( )
A.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B.巨鹿之战
C.刘邦率军进入关中,子婴投降
D.楚汉之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西汉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
A.半两钱
B.蚁鼻钱
C.五铢钱
D.铲形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其中,光武中兴的局面出现于( )
A.西汉初年
B.西汉中期
C.东汉初年
D.东汉中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侯。他经营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 ③恢复西域与汉朝的联系 ④大败匈奴,使其无力与西汉对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史记·大宛列传》载:
“
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
这反映了张骞通西域( )
A.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B.促进了汉与西域各国间的往来
C.使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开通
D.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城建业位于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
A.曹丕
B.刘备
C.曹操
D.孙权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列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B.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C.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D.汉族学习和接受内迁各族的食物、服饰、用具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两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
公元383年,这一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
”
这次战役( )
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
B.奠定了楚汉之争的结局
C.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D.使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
这句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农业生产要( )
A.重视采用铁犁牛耕技术
B.合理统筹农、林、牧、副、渔等业
C.充分利用最先进的历法
D.遵循自然的规律和因地制宜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2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承上启下,在我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8分)
【科技显辉煌】
材料一
图一
月球上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
图二
【艺术放光彩】
材料二
图三 图四
【感悟传文明】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人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的理由。
(2)材料一中的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写出材料二中的两幅作品的名称和作者。
(4)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多姿多彩,辉煌璀璨。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而统一最终由秦国完成,则与秦国自身的一些有利因素存在密切关系。秦在七国当中本来是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政治改革最彻底,改革措施的执行比较连贯,因而发展出一套比较完备的君主集权体制和高效率的国家机器运转机制。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指出
“
秦灭六国
”
的先后顺序。材料一中的文字能够反映出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材料二中的文字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为其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6分)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
“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是指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这一制度选择首领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材料二中
“
天下为家
”
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当时的王朝叫什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