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萌发了爱国主义精神。从《尚书》中可以看到,最早的爱国主义萌芽,是
“家族
”
“万邦
”与
“天下
”观念。《左传》中多处洋溢着爱国精神和基调,其中谈到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影响巨大。可以说,整个封建社会优雅的华夏文明始终是士人爱国信念的一个重要源泉。《论语》中
“和为贵
”
“四海之内皆兄弟
”,更是凝结成了后世
“民族和睦、四海一家
”
“天下太平
”的爱国精神和天下观念。在整个中国古代,民族气节被视为人生修养的最大气节,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中说
“圣人三日无君则惶惶然
”,苏轼曾评价爱国诗人杜甫虽然终身不得重用,却
“一饭未尝忘君
”,忠君爱国的岳飞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摘编自吴灿鑫《从周公到孔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奠基》等
材料二
近代前期,面对列强侵略,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坚持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左宗棠英勇抗俄,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抗日殉国,都表现出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所赞颂。甲午战后,民族资产阶级提出
“要报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的主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勇敢地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提出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改革方案破产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重新思考救国救民的道路,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近代前期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最高成就。在三民主义的旗帜下,民族资产阶级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承担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不同于中国古代爱国精神之处,并分析其原因。(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