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3 浏览数:370

一、选择题

1.

在1839年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 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材料表明林则徐 (  )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

分析题:下表的数据有助于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

时间

贸易额英镑

1845

2359000

1846

1200000

1848

1445950

1853

1749597

1854

1000716

1855

1122241

A.英国对华贸易额持续减少B.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影响C.英国对华贸易额持续增长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 合法 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驱使近代中国社会完全 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

1851年的史料记载, 从广东嘉应州移入广西浔州、郁林一带的客家人,至道光年间,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主力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广东传统手工业也受到打击,被动卷入资本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中,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口,这些人口的大量外流反映出(  )

A.广西农耕环境较为优越B.当地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广西社会矛盾逐步激化D.地方宗族亲情日益淡薄

5.

火烧圆明园可与焚烧亚历山大图书馆相比肩。法国人当时就已指出,这就如同卢浮宫、法国国立图书馆同时被毁。这说明火烧圆明园(  )

A.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B.改变了中法外交关系的方向C.促使清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D.说明美国人对中国的侵略

6.

中国版图在清朝前期像一片 大葡萄叶 ,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 大公鸡 。由此可知,引起版图变化的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B.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C.中俄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D.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

7.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些在华英国人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  )

言论内容

出处

英国人说: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做的衣服。

严中平《两次鸦片战争材料》

中国人偏好土布,不喜欢洋布

姚资晴《外国史料》

1847年英国领事说:关于英国商行贸易,目前看不出有希望的前途

英国蓝皮书《1846年中国各国贸易报告》

A.靠武力无法打开中国市场B.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仍极为落后C.在华英人不了解中国市场D.中国人的小农经济意识仍然存在

8.

1861年4月,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看到某书后,在日记中写道: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赵烈文所评价的这本书是(  )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天演论》D.《猛回头》

9.

下表所示内容共同说明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时期大事记(部分)

1866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8

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下水

1880

清政府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号、镇远号

1885

海军衙门设立

A.注重国家海防建设B.主动进行对外贸易C.陆军武器装备精良D.提高轮船制造技术

10.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中说道: 洋务派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让中国从小作坊的手工业开始向机器生产发展。 材料旨在说明(  )

A.洋务派主要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C.洋务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D.洋务运动成就了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11.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做到 不败 或稍逊一筹,这可表明(  )

A.边疆危机彻底得到解除B.清政府只增强了海防意识C.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D.近代外交非常成功

12.

下表为不同史料对黄海海战的记载。据此,能够被共同认定的史实为(  )

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B.吉野号欲与致远舰同归于尽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D.致远舰冲向日舰时被击沉

13.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康有为在广州开设万木草堂

实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B

公车上书

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C

清政府颁明定国事诏书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戊戌变法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14.

对题表内容分析归纳最恰当的是(  )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A.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C.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逐渐加深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

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三个新式学校的课程内容,与这三个学堂的设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

开设课程

《圣谕广训》《孝经》等传统文化课 与船舶驾驶、射击、指挥等军事课程

微积分、重学、 汽学、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

注重培养翻译与科技人才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6.

129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 这里主要指甲午战争后(  )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机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17.

下图是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

(1)惩办首祸诸臣

(2)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

(3)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派军队保护

(4)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C.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转变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8.

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

A.只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C.不需要民族自信心自豪感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总额增加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输业由1894年的10%(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下同)上升到1914年的38%,其他行业如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都有明显下降。据此可知(  )

A.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B.甲午战争导致经济的衰落
C.运输业能给列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权益D.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已经全部为资本输出

20.

下表为义和团运动亲历者对这场运动的记载。这反映出(  )

记载

亲历者

义和团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劳乃宣

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企图利用义和团的清朝大臣刚毅

A.历史记载受记载者立场的影响B.一手史料的价值高于二手史料C.历史解释受到战争的影响D.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21.

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B.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D.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22.

1902年,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转化为外债后,不仅以关税为担保,而且包括盐税和常关税(一种内地通过税),距海关50里以内之常关税,均成为外债之抵押品,并受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税务司所管辖。这表明列强(  )

A.控制清政府财政B.增设通商口岸C.侵犯领土主权D.进行商品输出

23.

历史学家茅海建在研究 三元里人民抗英 时,发现多种中文对时间、地点、原因、经过、战果的记述有不同,再查阅英方相关文献,参照互核,得出研究成果。据此可见,历史研究(  )

A.要坚持 孤证不立 原则B.只需查阅国内文献C.要注重 实物考证 原则D.只需使用文献资料

24.

关于中国同盟会,史学界第一种观点认为它是 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将 它与那种以地域性、封建性、松散性为特征的会党区别开来,成为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比较完全意义上的统一的政党 。第三种观点将它的成立作为 革命力量进一步集结的最重要标志 。这说明(  )

A.历史事件难以客观评价B.不同的历史研究丰富历史认识C.时代变迁不会影响历史结论D.所有历史解释都是正确的

25.

下面可以作为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材料的是(  )

A.书籍《孙中山传》B.枪支《武昌起义》C.油画《武昌起义》D.《辛亥革命》影视

26.

下列一组漫画选自1911年10月13日出版的《神州日报》,对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革命党之轰击


新军之哗变


官场之逃避


上海报馆之忙碌

A.辛亥革命获得民众广泛支持B.辛亥革命以上海为领导中心C.武昌起义没有推翻清朝统治D.新闻媒体高度关注武昌起义

27.

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革命(  )

A.实现了男女权利的平等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促进各阶层思想的趋同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8.

191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 南京民众,多误以为新皇帝驾临,有闭户不敢进者。 当时的《合川县志》还将民权、共和、自由、平等视为 邪说僻行 ,扰乱社会风俗。这表明(  )

A.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被推翻B.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有限C.民主共和汇集成时代潮流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29.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束总统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复辟帝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帝制的复辟B.亲美派和亲英派的激烈斗争C.总统制更适合宣传民主思想D.袁世凯总统制才更适合中国

30.

下图为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情况(单位:万两),图中信息反映了(  )

A.进口总额的增长比出口更快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进出口额的比例在逐渐缩小D.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

二、材料题

31.

近代以来教育的发展反映了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项目

时期

教育发展概况

项目一

19世纪60—80年代

主要是为科举考试培养人才的官学和书院,同时官办的洋务学堂增多,其中60年代创办的广州同文馆开始就模仿西方近代学校制度,80年代创办了广东水陆师学堂,为广东培养了大量军事和科技人才。

项目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广州教育逐步抛弃科举附庸的经史研究,民间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其中较有影响的万木草堂成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和宣传理论的基地。1901年,朝廷将书院改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学堂,近代学校系统开始。

——广州近代史博物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项目的历史时期与教育发展的新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因素?(4分)
材料二 盖学堂教育之宗旨,必以造就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必严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讲堂上所授学科……东西各国知其然也,故无不以体育一事为造就人才之基。
                                                       ——《京师大学堂运动大会敬告来宾诸君子文》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京师学堂教育 的宗旨,谈谈 以体育一事为造就人才之基 的重要意义?(6分)

32.

国人办报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开始的,他们办报不得不用政论形式广泛议论时政,以唤起人们的觉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甲午战败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举国震惊,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变法与革命运动相继开展,政论报刊勃兴。1904年《时报》首先将这种尖锐犀利的评论形式文体移植于日报,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表短论,分版设置,抢其时效,深受读者欢迎。梁启超的《时务报》上运用新文体,以半文半白、平易畅达和饱含感情为特点,传播新思想,冲击着国人的思想和视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材料二

一  近代报刊的诞生

近代报刊因外国传教士传播需要而在中国诞生。

直至1890年中期,中国报业市场与舆论阵地为外报所垄断。

二  第一次办报高潮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办、政治性报刊,办报点大为拓展。

三  第二次办报高潮

新闻立法、言论、出版自由。

民办报刊结束了外报的长期垄断和主宰局面。

商业性报纸发展为报业的主流。办报点遍布。

行业依靠市场生存发展;报刊工作职业化。

四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复辟帝制

商业性报刊地位上升,文教性报刊日益重要。

商业性报刊实行企业化方针。

——黄瑚《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1)概括《时报》到《时务报》的形式发生什么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新闻报纸发展阶段的特点?(4分)
(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的关系?(4分)

三、小论文

33.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民族危机深重与国人救亡图存的历史。让国人深感耻辱,又展现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历史痕迹。

时间

阶层

事件

1840——1842

中英

鸦片战争

1841

人民群众

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9世纪40年代

地主阶级

提倡开眼看世界

1856—1860

中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1864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向西方学习

1894——1895

中日

甲午中日战争

1898

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变法

1898——1900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1900——1901

中国与八国

八国联军侵华

1911——1912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1)从材料中指出开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事件?(2分)
(2)甲午大败, 成中国之巨祸 ,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这个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4分)
(3)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加以说明与阐述。(8分)(观点正确,要带有价值取向,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