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3 浏览数:170

一、选择题

1.

考古学家采用碳—14年代测定方法测算出了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观察示意图如图,判断 山顶洞人 应在什么位置(  )

A.AB.BC.CD.D

2.

下面两幅图是远古居民建筑复原图,建造不同结构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


半坡居民地穴式圆形房

A.自然条件B.生活习惯C.生产工具D.劳动技术

3.

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山岳巍巍,河海殇殇,永矢弗忘!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 炎黄子孙 是因为(  )

A.他们都是黄皮肤B.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炎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

4.

《史记》记载: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伯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 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材料描述了(  )

A.家天下 的形成B.原始农业逐步发展C.部落联盟制度确立D.尧舜禹实行禅让制

5.

《左传》中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位统治者的结局可以有力证明这一观点(  )

A.盘庚B.汤C.纣D.周武王

6.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

7.

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 材料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A.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生活B.加快了国家走向统一的步伐C.帮助楚国最终称霸中原D.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交往

8.

如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摘要一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摘要二   各国变法

摘要三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摘要四   百家争鸣

A.早期国家的产生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社会大变革的时代D.民族关系的发展

9.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各个学派彼此对立,互不相容B.是一百位思想家的争论C.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D.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10.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举世闻名的(  )

A.灵渠B.阿房宫C.骊山陵墓D.万里长城

1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

A.国人暴动B.武王伐纣C.刘邦、项羽起义D.大泽乡起义

12.

唐朝诗人王珪诗作: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这首诗中的 汉祖 是指(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3.

他和卫青击败了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为由拒绝收下,这八个字永远刻在了历朝历代保家卫国的将士们心里。 是(  )

A.蒙恬B.主父偃C.霍去病D.司马迁

14.

东汉末年,发动黄巾起义的民间教派是(  )

A.五斗米道B.太平道C.天师道D.太一道

15.

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引进果树品种B.推动经济交流C.加强友好交往D.寻求军事联盟

16.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欧经济交流的纽带,也是宗教艺术传入中国的通道。在这条交通要道上,哪一宗教最早由此传入中国(  )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犹太教

17.

正确的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准确解读。下列推论中,正确的是(  )

A.曹操称帝,开启三国鼎立时代B.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C.官渡之战奠定了袁绍统一北方的基础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18.

导致西晋政权统治短暂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腐朽  ②诸王动乱  ③内迁各族人民反抗  ④中原人口南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科学技术继续发展,主要得益于 (  )
①江南地区开发  ②北方民族交融  ③社会动荡不安  ④佛教盛行一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

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军事力量弱小B.战略战术错误C.士兵不习水战D.政权土崩瓦解

二、材料题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材料三 ……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经济、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的抵制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二中提到的 秦王 秦皇 指的都是谁?请问,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是否一致?为什么?
(2)材料二中 防胡万里城 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具体史实,从经济、文化方面说明 秦统一的开创之功

22.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知所从来,文明所往。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 建立·发展 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6分)
任务一 以史·启迪未来


图①夏桀


图②商纣王


图③周幽王

任务二 阐释·兴起灭亡
材料一 秦朝(秦始皇)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于自身。

——摘编自《过秦论》

(1)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和走向。简述任务一中人物的共同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2)请从任务二的材料一 大一统的框架 中任选两个,指出其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3)公元前209年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预示着秦王朝 短命而亡 ?根据任务二中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有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他在政治上主张 无为而治 。他的学说集中在一部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材料二 司马迁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史记》。
材料三 这部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这部农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材料四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王羲之被后人誉为 书圣

——以上四则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 是指哪位思想家?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位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 这部书 的名称。
(2)材料二体现了司马迁的什么精神?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史记》所记述的史事的范围。
(3)请写出材料三中的 这部农书 的名称。根据材料三指出这部农书的历史地位。
(4)根据材料四指出王羲之在哪个领域里取得了杰出成就的?根据材料四,我们应该学习王羲之的哪些优秀品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