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图1
表1
新政举措
新政中的新群体
武昌起义后独立都督的身份
废除科举、鼓励地方兴办新学堂、鼓励民间留学;预备立宪,中央设立资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各省编练新军;设立陆军部,统帅全国陆军;设立度支部,宣布只有中央才有对外借款及铸造发行货币权。
学堂学生、留学生;立宪派(地方绅士、新兴资产阶级);新军。
新军将领13个、巡抚2个、布政使1个、提督1个、参议1个、咨议局议长3个。
图3
表2
总体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挥着总体指导作用
建设目标
强调全面现代化
建设重点
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升级
体制依托
深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成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资源配置
明确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对外关系
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4 1886—2002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二、材料阅读
——以上均摘编自赵友良《我国历代财政监督(审计)制度考略》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辛亥革命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
项目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侧重点
“今日欲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陈独秀说:“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名与个人主义相冲突,实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本因也。”
内容
“国民者,以国为民之公产公物也”。“知有公德,而新道德出焉矣,而新民出焉矣”。“自由云者,团体之自由,非个人之自由也。”
“社会国家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就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决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摘编自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
——以上均摘编自石可鑫《知识冷战与美国学在亚洲的初创》
三、开放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