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辽宁省锦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5+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辽宁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8 浏览数:284

一、单选题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辽河流域出现了(  )

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良渚文化D.龙山文化

2.

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  )

A.尊王攘夷B.统一文字C.统一度量衡D.商鞅变法

3.

下图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春秋B.西周、秦C.春秋、战国D.战国、秦

4.

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原因是黄老之学(  )

A.适应了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B.体现了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C.取代了已过时的儒学D.宣扬以法治国的思想

5.

《资治通鉴》记载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该措施是(  )

A.迁都洛阳B.改汉姓C.易汉服D.与汉族通婚

6.

大运河打通了南北诸河流的联系,将扬州和全国连接成一体,扬州自此成为东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至中、晚唐时期,成为 雄富冠天下 的一方都会;而运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运河的影响下,也从一个边境前哨地一跃而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材料反映出大运河的开通(  )

A.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B.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C.加快了隋朝统一进程D.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7.

隋唐以来,僧侣们创立了不同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有不同的教义、教规和修持方法,但其思想体系中都大量融合吸收了儒、道等传统思想的内容和方法。这表明(  )

A.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B.道教受到统治者的尊崇C.儒家学说失去正统地位D.三教并行局面开始形成

8.

王安石变法是 庆历新政 的继续,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却以 理财 整军 为中心。这表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模仿庆历新政B.实现富国强兵C.加强经济控制D.贯彻守内政策

9.

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而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这主要得益于元代(  )

A.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B.边疆管理和内地一体化趋势的发展C.驿道上设置驿站和急递铺D.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的有效管理

10.

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乌思藏,明政府所设置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的机构有(  )

A.宣政院B.行都指挥使司C.驻藏大臣D.理藩院

11.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曾言, 凡一切奏折,皆朕亲批,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自然各加警惧修省矣 。他主要强调这一制度(  )

A.有利于皇帝直接广泛获取信息B.提高了皇帝决策严密和机密性C.有利于皇帝对文武大臣的控制D.有利于提高各级官员政治素质

12.

明代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专注 致良知 ,认为 良知 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 天理 ,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据此可知,王守仁(  )

A.提倡个性自由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抨击君主专制D.主张 存天理、灭人欲

13.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商定,若需变动,须经英方同意。这一规定破坏了我国的(  )

A.领土主权B.关税自主权C.司法自主权D.领海主权

14.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报纸报道: 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而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与美国人的设想并不完全符合,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不同B.西方民主自由尚未在中国启蒙C.中国留学欧美的学生思想保守D.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15.

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

召开时间

会议名称

主要决议

1921

中共一大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

中共三大

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

八七会议

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16.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会议上分析面临严峻形势后,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随后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湘鄂西革命根据地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7.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论持久战》。他指出: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主张进行广泛的热烈的政治动员,解决兵源、财源等困难问题,达到 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 的目标。这一观点(  )

A.针对国民党片面抗日方针B.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主张全面抗战、全民抗战D.指明了亚洲抗日战争的方向

18.

中共某次会议指出: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随后,大会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19.

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抗战胜利B.讨论国民党的改组C.争取和平民主D.为建立新中国做准备

20.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问题,即《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奠定基础 ②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主要任务
③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1.

20世纪70年代,非洲有25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拉美有13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截至1979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20个。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大力扶持新兴国家B.反霸斗争取得胜利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国际环境大为改善

2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多次重要会议,其中某次会议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八七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遵义会议

23.

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这其中包括邓小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  )

A.一国两制 构想B.经济体制改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对外开放政策

24.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七大B.中共十八大C.中共十九大D.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

25.

从2013年起,习近平在众多国内国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主要在于,该理念(  )

A.为世界建设提供精神支柱B.利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C.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D.源自中华文明和平思想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在唐代的政治体制中,三省六部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在唐代政治发展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并且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命令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职能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一方面,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
宋朝的建立与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水路交通的便捷,营业时间的不受限制等都为宋代城乡商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促使宋代大小城市及乡村镇市的商业空前繁荣,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商业繁华情况,南宋初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很翔实的记载,北宋末画家张泽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商业的热闹场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三省六部制在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8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十年间,欧美国家海军技术进步主要有三:第一速射炮,第二军舰高速度,第三无烟火药。除无烟火药外,另外两项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应用,但应用者却是日本舰队。……黄海海战的失利不能忽视战略上的原因。清廷自1885年以后,在思想上丧失了对日本的警惕和防范之心,致使整个国防战略发生严重失误。

——摘编自潘向明《黄海海战失利原因再检讨》

材料二
甲午之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列强瓜分狂潮,使中国人痛心疾首,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中国有识之士抛弃了 天朝上国 观念,通过反思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败、日本为什么胜、怎样才能 救亡图存 ,推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

——摘编自王晓秋《甲午战争彻底打破天朝上国迷梦》

材料三
中国政府很乐意欢迎任何资本,在我朝寻找投资机会……你们可以提供资本和技术,但铁路电报线路等事务的管理权必须由中国政府控制。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不容任何人触及政府的神圣权利。

——摘编自1896年李鸿章回答《纽约时报》采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甲午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从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对待列强态度的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一战的爆发,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中国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为中国民族工业让出了部分中国国内市场,也利于中国商品开拓国外市场。1911—1919年,全国面粉业增至120多家,火柴、造纸等轻工业有显著发展。但好景不长,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就萧条下去。

——摘编自焦雪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之研究》

材料二
一五 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中有68个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过去中国不能生产的高级合金钢、无缝钢管、喷气式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警戒雷达、汽车、大容量成套火力和水力发电设备、大容积高炉设备以及新型机床等,现在都能生产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工业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一大批工矿企业在内地兴办,旧中国重工业过分落后的面貌和不合理布局大大改观。
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一五 计划是中国从一穷二白的战争废墟,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第一张蓝图。

——摘编自洪向华、石建国《一五计划:步履铿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 一五 计划取得的成就。(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