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概况
|
隋唐
|
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古代民族已经踏着“木脚”或乘着“木马”在冰面飞驰,追逐猎物
|
元代
|
叶尼塞河上游的民族会把动物骨头磨光,绑在脚底,踏着它在冰面上滑行
|
清代
|
冰嬉是对冰上运动的总称,包括基于滑冰的各种竞技、娱乐和表演项目。它诞生于努尔哈赤时期,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宫廷冰嬉典礼在冬至后正式举办,皇帝会亲临观看,对表现出色的人进行奖赏。道光后期,冰嬉在宫廷衰落,但在民间继续发展。
|
近代
|
西式溜冰的引入始于租界。天津和北平最初的滑冰场基本都在租界内,租界内的洋人将西方的冰雪运动照搬到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溜冰运动在北京渐渐热起来,溜冰成为“冬季最摩登之运动”
|
建国初期
|
1953、1955年中国成功举办第一、二届全国冰上运动会。1963年,我国选手罗致焕获得1500米速度滑冰金牌并打破世锦赛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位世界速滑冠军
|
改革开放后
|
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提出“北冰南展,北雪南移”战略,为冰雪运动向南扩进提供了政策支持。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在哈尔滨成功举行,滑雪作为时尚运动走入大众视野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以简约、安全、精彩的庄严承诺和办赛标准为世界提供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