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进程
阐释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三线建设
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
C
中共十五大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①
东欧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
②
南亚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
③
西欧
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
④
东亚
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发现论”
完全否定土著的事实占有,以攫取殖民地的土地等自然资源
“无主地论”
无视土著的事实占有,以攫取尚未被“有效占有”的土地
“无主领土论”
承认土著的事实占有,却否定土著法律上的占有,以剥夺土著的财产权
“优先权论”
部分承认土著事实上和法律上对土地的占有,但欧洲殖民帝国将自身作为土著土地的唯一受让人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无论平时或战时,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5)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二、材料阅读
时间
中国视角·世界认知
16世纪末17世纪初
地如此其大也,而在天中一粟耳,吾州吾乡,又一粟中之毫末,吾更藐焉中处,而争名竞利于蛮触之角也欤哉……——光禄寺少卿李之藻
19世纪中期
编撰完成《海国图志》《瀛寰志略》《康輶纪行》《海国四说》等著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编译出版《埃及近世史》《亚细亚西部衰亡史卷》《波兰衰亡史》《西力东侵史》《俄国蚕食亚洲史》《英民史记》《法兰西革命史》《美国独立史》等著作。梁启超发表《新史学》等文,指出:“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中国史在世界史中,当占一强有力之位置也。”
20世纪20年代
《西洋史要》出版,封建社会、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巴黎公社、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第一国际等概念支撑了全书的总体结构。
20世纪90年代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六卷本出版,对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着墨更多,并将中国史纳入世界史体系。
2023年
《新世界史纲要》出版,主编钱乘旦在前言中写道:“宗旨是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风格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
咖啡传播简表
咖啡的传播
——
咖啡起源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6—8世纪
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禁止喝酒,于是咖啡迅速成为阿拉伯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
15—16世纪
奥斯曼帝国强势崛起并不断向巴尔干半岛以及中欧地区进军,咖啡也随之传播到欧洲。被一些宗教人士视为“魔鬼饮料”的咖啡得到教皇克雷芒八世的喜爱和推崇,咖啡从此顺利在欧洲得到推广。
1607年
咖啡被引入北美。
1652年
第一家英国咖啡馆诞生,开启了咖啡饮用的风潮。
1690年
荷兰成为第一个咖啡栽种和出口的国家,主要栽种地位于锡兰和爪哇。
1730年
英国人把咖啡树移植到牙买加、古巴和中美洲,西班牙人把咖啡树移植到哥伦比亚。
18世纪
印度咖啡源源不断地销往欧洲,后来荷兰和法国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先后种植咖啡,并逐渐向拉美赤道附近地区发展。
1773年
波士顿爆发“茶叶事件”,当地人由喝茶转向喝咖啡,咖啡成为北美普遍的饮料。
三、开放性试题
四、材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