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云南昆明高三
“三诊一模
”摸底·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马铃薯(俗称洋芋)在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土,从东南沿海至北京,当时仅是皇室、显贵盛馔。乾隆年间推行垦荒增粮,马铃薯承担了重要角色,八旗子弟也以油炸、烧烤马铃薯为食。汉族人以为八旗子弟吃洋芋让人长得帅气,变得强壮有力,于是出现
“吃洋芋,长子弟
”之说。嘉庆年间,人口成倍骤增,适应性强的马铃薯种植已经遍及山南海北,垦者达千百万计,局部地区甚至以其为口粮,
“吃洋芋,长子弟
”遂成为中国人情结。
——摘编自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等
材料二
表1 马铃薯与英国餐桌文化
时间
|
“马铃薯与英国餐桌文化”大事记
|
1589年
|
伦敦市长向英王报告“一部分失地的下层人以小块土地或盆栽种植马铃薯充饥”。
|
1649年
|
威斯敏斯特教堂红衣大主教修订教义,宣布“马铃薯也是上帝的恩赐之物”。
|
1815年
|
议会通过《谷物法》,将马铃薯与小麦、稻谷、玉米等并列为谷物并征收高额进口税。
|
1853年
|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机器标准化加工的马铃薯罐头成为英国军事储粮之一。
|
20世纪初
|
马铃薯食品(土豆泥、土豆派、土豆威士忌等)逐渐成为英国餐桌文化亮丽的风景。
|
——据史蒂文·托皮克《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及社会影响》等整理
材料三
甘肃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2022年底,马铃薯制品生产能力达70余万吨,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340亿元。马铃薯从
“救命薯
”到
“温饱薯
”,从
“脱贫薯
”到
“小康薯
”,再到
“振兴薯
”
“营养薯
”,极大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摘编自王朝霞《“小土豆”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人
“吃洋芋,长子弟
”情结的形成过程。(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铃薯逐渐成为英国
“餐桌文化亮丽风景
”的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马铃薯推广开发为例,说明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可借鉴的经验。(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