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东省省级联考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前两单元】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194

一、单选题

1.

中世纪英格兰政坛长期存在着三种争端:一是围绕高级教士教职授予权的争端;二是教会法庭与世俗法庭围绕某些特定而敏感的问题的争端;三是围绕教会财富归属(国家还是罗马教廷)问题的争端。这反映出中世纪的英格兰(  )

A.王权与教权斗争激烈B.国王兼任基督教领袖C.王权受到法律的限制D.民族主义思潮已涌现

2.

明代前中期,夏秋两税主要以稻麦形式征收,其中稻谷(米粮)的数量渐趋减少。隆庆元年(1567年)年底,太仓应支官军俸银135万两、边饷银236万两、补发年例银182万两,而太仓所存现银仅130万两。材料有助于解释晚明(  )

A.官员的俸禄开始货币化B.募兵制弊端的全面凸显C.江南弃农经商的普遍化D.推行一条鞭法的必要性

3.

1941—1946年,国民政府先后四次修订1933年颁布的《暂行文官官等官俸表》;与此同时,公务员在享受法定的正俸之外,还享受职务津贴、生活补助费、煤贴、油贴、子女教育费等。国民政府此举旨在(  )

A.巩固国统区政治秩序B.吸引优秀人才入仕C.减轻物价波动的影响D.完善近代文官制度

4.

如表所示为战国晚期两名思想家有关法律与治国的观点。由此可知,二人均认为(  )

思想家

观点

荀子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韩非

好恶者,上君主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禄而恶刑罚……治国者莫不有法,然而有存有亡;亡者,其制刑赏不分也

A.法律高于君主权威B.法治可与德治并行C.治理乱世当用重刑D.律法是人治的工具

5.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的 软实力 概念包括 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 ,并不局限于人们习惯上认为的 文化软实力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软实力建设备受重视。从提升广义上的 软实力 角度看,下列举措最适合作为依据的是(  )

A.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评选全国道德模范D.提出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6.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各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陆续签订一系列条约或建立同盟关系。到19世纪中叶,各国之间长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而1848年开始席卷整个欧洲(除俄国外)的资产阶级革命风潮却有着明显的国际合作倾向。该现象的出现说明,维也纳体系(  )

A.是英国均势外交的产物B.是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C.立足欧洲大陆封建秩序D.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7.

2005年3月,旅日华侨组织斥巨资在日本横滨中华街兴建妈祖庙,采用中国传统八角形建筑风格。2017—2018年, 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 活动连续两年举行,妈祖金身(塑像)巡游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地,盛况空前。这反映出(  )

A.亚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B.中国睦邻外交成就显著C.民间信俗助力中外交流D.华侨资本主导文化传播

8.

考古研究显示,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大量的宋币出土。如图所示为截至1959年东非出土的古钱币中中国钱币的占比情况。这反映出(  )

A.宋钱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臻于鼎盛C.宋代实现了与东非双向直航D.宋代商品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9.

1941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认为《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中的税收免征点(起征点)太高,并强调免征点的规定一般应迁就生活水准较低的地方;同年3月,修正后的晋察冀边区统一累进税征税办法公布,同年7月起征,8月顺利完成征收。这表明晋察冀边区的税制调整(  )

A.旨在强化中共的政治权威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有利于各阶层税负合理化D.与减租减息运动背道而驰

10.

从唐高祖到唐玄宗时期,唐朝政府曾三次颁布均田令。其中关于不同年龄段的 丁男 中男 授田数量略有调整。与此同时,唐朝还划定 宽乡 狭乡 ,其中,狭乡只按法定数额的一半授田。由此可知,均田制的推行(  )

A.合理优化了全国人口分布B.以严密的户籍登记为基础C.有助于解决土地兼并顽疾D.易导致国家出现征兵困难

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瑞典等北欧国家的政府学前教育补贴覆盖面从3—6岁儿童,扩大到1—2岁儿童;以公立机构为主,私营机构为辅的托幼体系逐步形成;部分国家甚至在延长父母双方育儿假的基础上,追加 性别平等奖励 。这些做法旨在(  )

A.提高妇女的地位B.保证人口的繁衍C.防止社会矛盾激化D.消除高福利的弊端

12.

如表所示为部分学者对 商代是否存在牛耕 这一命题的探讨。在这四段讨论中(  )

论述

出处

商代青铜犁的出土,表明商代不仅有了畜力拉的犁,而且有了青铜犁铧。

许顺湛《商代社会经济基础初探》(1958

卜辞中常见“字,像牛引犁头启土之形,又引申为黎黑的,也可能指黑色的牛。但即使有了牛耕,也不可能推广。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1976

古代苏美尔、埃及是在畜力车出现前就有牛耕的;希腊、罗马也差不多……商代已使用车子,这不仅有史书记载,而且已为考古发掘所一再证实。

彭邦炯《商代农业新探》(1988

殷商时代,已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农业和手工业已甚发达,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牛耕是很自然的。

王星光《中国传统耕犁的发生、发展及演变》(1989

A.不同类型的史料可用于相互证实B.出现较晚的论述推翻了前人观点C.均没有商代出现牛耕的确切证据D.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最有说服力

13.

16世纪晚期的中国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但此时辣椒多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的;18世纪中后期,辣椒作为餐桌调料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开来;据统计,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国种植, 辣文化 覆盖人口超过5亿。材料深刻反映了(  )

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B.中国人地矛盾的激化C.远洋粮食贸易的兴盛D.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

14.

《吕氏春秋》记载,周族的先祖后稷将 耕织 视为 本教 ,受其影响, 天子亲率诸侯耕帝藉田 ,大夫、士也分工参与其中;与此同时,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这些陈述意在(  )

A.复兴天子亲耕制度B.传播男尊女卑观念C.还原周初历史风貌D.宣扬以农为本思想

15.

1802年至1803年,德意志艺术家格德在游历不列颠岛的伯明翰和什鲁斯伯里时,感叹方圆数英里 冒着火光的山川 喷火的火山 一样映红了地平线, 被煤炭闪耀的火光映衬得如此绚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古罗马火与锻冶之神伍尔坎的工场! 这段艺术描写(  )

A.讴歌了工业化时代的恢宏气象B.说明工业革命激发了艺术灵感C.旨在使人们关注工业污染问题D.隐含对手工锻冶业衰落的惋惜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千年科举第一榜概况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从全国约四十万名考生中层层选拔出的贡士,到东京汴梁参加科举考试。这次科举殿试录取进士388名,其中载入《宋史》列传的24人,后来担任宰相的9人,唐宋八大家3人,被后世称为 千年科举第一榜 。排名争议欧阳修是嘉祐二年省试(礼部考试)的主考官。在阅卷的时候,欧阳修等考官都对一篇名为 刑赏忠厚之至论 的文章拍案叫绝。欧阳修考虑到他的学生曾巩(后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也参加了这一科的考试,认为这篇文章只有曾巩能写出,为了避免将来被别人怀疑 舞弊 ,欧阳修将这份试卷批了一个第二,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这个被他改成第二的人,是来自四川的苏轼,时年21岁。

榜内进士中的部分杰出的人

姓名

相关事迹

苏洵、苏轼、苏辙

章衡

嘉祐二年的状元;帮助苏轼筹划西湖的治理方案,并在苏堤建设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资助

章惇

章衡之叔,宋神宗时期曾招抚西南四十五州;哲宗时期,他平定西北局势,官至知枢密院事,其间大肆打击旧党如提议贬苏轼于海南儋州,宋徽宗时被贬官到海南,并终老于此,被列入《宋史·奸臣传》

曾巩

曾布

曾巩之弟,坚定不移地支持王安石变法,后与章惇、蔡京等“新党发生矛盾,被列入《宋史·奸臣传》

吕惠卿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官至参知政事,王安石失势后代替王安石主持元丰改制,很快也以失败告终,被列入《宋史·奸臣传》

程颢

与其胞弟程颐一道发展了理学理论,其创建的学派“洛学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理学学派

张载

创立“关学学派,提出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征的哲学体系

王韶

神宗时期,向朝廷上《平戎策》,后在秦凤路位于陕西经略司任职,在他的带领下,北宋取得了熙河之役的胜利北宋对西夏作战的首场大胜

——据朱晔《理说宋朝(北宋篇)》等整理

(1) 千年科举第一榜 的出现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2)表中衡量进士人才是否 杰出 的标准有哪些?这启示我们在评价封建时代的进士人物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三、开放性试题

17.

【格劳秀斯与近代西方法律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果·格劳秀斯(1583—1645),荷兰代尔夫特市人,荷兰自然法学派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法》《海洋自由论》等。下图为其自然法思想的思维导图。
注:jus由拉丁文衍生而来,是现代英文中justice(公平、正义)一词的词根;jus在拉丁文中意为 ,其狭义指法所分配给每个人的东西。

——据严存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等编绘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以 格劳秀斯对近代西方法律文明的贡献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我国农业农村部农田管理司的工作人员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将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分为六个阶段(见下表)。

阶段

相关依据

农田水利恢复建设时期(19491957

19491952年,水利工程建设参与人数达2000万人,各地兴修和整修小型塘坝600多万处,打井80余万眼,恢复和修建较大的灌溉排水工程280多处,完成土石方17亿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5000多万亩。

农田建设大干快上时期(19581961

19588月,《中共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明确提出农业增产技术措施水肥土种密,据此,全国大范围开展治沙治碱、对全国主要的低产土壤包括盐碱土、沼泽土、红壤、冷浸田、咸酸田等进行综合治理。

农田建设调整时期(19621977

1964年起,全国受农业学大寨口号影响,农田基本建设以分期分批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中心内容,辅以土地平整和田渠路林综合配置。

农田建设数量为主时期(19782007

197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在不损害水土保持、森林、草原和水产资源的条件下,组织国有农场和人民公社有计划地开垦荒地,使耕地面积逐年有较多的增加

农田建设数量质量并重时期(20082017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农田建设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推进时期(2018年至今

2019年、2020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分别为8150万亩、83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分别完成2190万亩、2395万亩。

——据楼晨《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刍议》整理

(1)任选两个阶段,分析相应阶段新中国加强农田建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史实说明新中国农田建设历程留下了哪些历史经验。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与技术援助苏俄协会

材料一
技术援助苏俄协会是旅居纽约的俄国侨民于1919年5月建立的。后来,美国其他地方和加拿大也成立了此类协会。除俄国侨民外,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也积极参加了协会的筹建工作。协会的宗旨是通过从美国和加拿大向苏俄派遣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办法来协助苏俄恢复国民经济。1921年7月,各地技术援助苏俄协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纽约举行,一个统一的美国和加拿大技术援助苏俄协会正式成立。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规定,任何一个有技术专长、 承认人民委员政府并同意把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贡献给俄国的共产主义建设 的人,都可以成为协会会员。到1923年,协会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分会超过75个,会员有两万多名。许多分会设有不同专业的学校。从1921年年底到1922年10月,协会给俄国运去了价值50万美元左右的机器、种子、粮食和其他设备。1925年,协会在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后停止活动。

——据《列宁全集》(第43卷)整理

材料二

致技术援助苏俄协会(1922年10月20日)

我们的报纸上登出了一些非常可喜的消息,报道了贵会会员在坦波夫省基尔萨诺夫县和在敖德萨省米季诺车站附近各国营农场工作的情况,以及顿巴斯一批矿工的工作情况。
……
谨向你们表示深切的谢意,并请在贵会会刊上发表这封信,如有可能,也请在北美合众国的一般报刊上发表。
……
……你们帮助我们用拖拉机耕地对我们是特别适时和重要的。
我为有机会在你们打算组织200个农业公社之际向你们致贺,感到特别高兴。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致北美俄国侨民(1922年11月14日)

美国技术援助苏俄协会的代表赖克尔同志把北美部分俄国侨民中存在的对新经济政策的不正确看法告诉了我。
……
……国家资本主义的实施在我们这里进行得不如我们希望的那么快。譬如,直到现在我们实际上还没有一个重大的租让项目,而没有外国资本参与我国经济的发展,要迅速恢复经济是不可能的。
……
赖克尔同志告诉我技术援助协会正在做准备工作,把那些打算随带新式生产工具、拖拉机和作物良种等志愿前来俄国工作的美国农业公社和其他生产公社组织起来。
鉴于1922年夏天他们的农业公社和农业队在俄国的工作卓有成效,我在给技术援助协会和苏俄之友协会的信中,已向美国同志们表示了自己的谢意。
……在各种形式的援助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最可贵的援助,就是对我们农业和改进农业技术的援助。

——人民委员会主席弗·乌里扬诺夫(列宁)

(1)指出覆盖北美多地的技术援助苏俄协会的存续时间,并指出这一时期对苏俄(联)而言是一个怎样的时期?
(2)技术援助苏俄协会是否对苏俄(联)的工业化和现代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结合材料二列宁信中的信息,谈谈你的看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