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3—2024学年度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青海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4
浏览数:132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请根据提示语
“
距今约170万年
”
、
“
门齿化石、”
“
粗糙的石器
”
、
“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判断描述的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有学者认为,我国今天北方建筑中的传统风格无不受着半坡建筑文化的影响。
“
半坡建筑文化
”
体现在( )
A.干栏式木结构建筑
B.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D.人面鱼纹彩陶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山西省简称
“
晋
”
、山东省简称
“
鲁
”
、陕西省简称
“
秦
”
。这些省的简称与周朝哪一项政治制度有渊源( )
A.郡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和最进步的造字方法分别是( )
A.象形、形声
B.会意、指事
C.象形、指事
D.形声、假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春秋后期,农业方面实行深耕细作,作物产量增加,同时,山林得到开发,耕地面积扩大。这主要得益于( )
A.水利工程的修建
B.社会环境的安定
C.青铜器广泛使用
D.铁犁牛耕的出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孔子拥有仁义之心,提倡天下大同。孔子的思想主张被归纳为( )
A.
“
仁
”
的学说
B.
“
兼爱
”
“
非攻
”
的学说
C.
“
礼
”
“
法
”
结合的学说
D.
“
无为而治
”
的学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
( )
①赋税徭役繁重 ②统一货币 ③严刑峻法 ④秦二世统治残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
,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
文景之治
”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其经济文化发展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
文景之治
”
的表现不包括( )
A.政治清明
B.国力强盛
C.人民富裕
D.国库充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西汉、东汉统称两汉,它们建立时所定都城分别是( )
A.阳城、亳
B.镐京、洛邑
C.咸阳、长安
D.长安、洛阳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如图反映的政治状况使东汉( )
A.豪强横行
B.诸侯争霸
C.社会混乱
D.文化繁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公元前60年,
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
。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这些史实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B.沟通了欧亚陆上交通
C.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D.加速了西汉走向灭亡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东汉医学著作( )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纸的发明促进了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
A.李冰
B.张仲景
C.蔡伦
D.华佗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曹操统一北方后,成为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军事集团,他随即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但是却被孙权、刘备的联军打败。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它是指(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诗句中的
“
南朝
”
共有四个朝代,它们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
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时人称
“
王与马,共天下
”
,其中的
“
马
”
指的是( )
A.司马光
B.司马炎
C.司马懿
D.司马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民以食为天,华夏儿女历来关注农业生产。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圆周率,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贾思勰
D.祖冲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材料二
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习近平
材料三
李冰设计的工程妙绝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000多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难题,外国工程界直到本世纪(指20世纪)30年代才总结出来!
(1)材料一中,华夏族的形成与哪两位远古祖先有关?他们生活在我国哪一地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大禹治水
”
是如何
“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
的?材料二中习近平的治国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
“
诸子百家
”
中哪一思想派别的主张?
(3)材料三中
“
水利工程
”
指的是什么?概括该水利工程的功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1)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中
“
刘项
”
在秦亡后进行了
“
楚汉之争
”
。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到黄河流域。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大量胡族与汉族杂居。史书记载,
“
西北诸郡皆为戎居
”
,关中百万余口
“
戎狄居半
”
,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材料三
魏主认为:
“
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
(1)材料一图示中①和②两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魏、蜀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具体汉化措施?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汉化措施?(写出两个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小论文
24.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准确,过程完整,思路清晰,表述简洁,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①采纳主父偃的
“
推恩令
”
建议
②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汉武帝
政治、思想上的措施
五铢钱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