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重庆市渝西七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30+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3 浏览数:426

一、单选题

1.

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与方国形成联盟关系;西周实行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 屏周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周王成为天下共主。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周王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B.国家政权由松散趋于严密C.奴隶制国家政权得以确立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疏远

2.

据《史记》记载,商代名相伊尹放逐暴虐乱德的商王太甲三年,直到太甲悔悟才归政于他;《周礼·小司寇》记载:西周自由民(国人)有议政的权利,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征询国人的意见,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迁都),三曰询立君(国君废立)材料反映出(  )

A.国人舆论影响国家大政B.君主专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约束D.原始民主传统约束皇权

3.

商人崇尚饮酒,上至商王,下至臣子,各级贵族均嗜好饮酒。贵族墓葬中随葬的青铜器,其数量和组合均以酒器为主,如殷墟妇好墓中的青铜器,酒器约占74%。在一些贵族的墓葬中,爵、觚、盉等酒器大都同棺木一起放在木椁之内,而鼎、鬲、簋等饮食器皿都放在棺外。这一现象折射出(  )

A.商朝灭亡缘于酗酒荒政B.商朝农业得到一定发展C.商朝青铜铸造业较发达D.商朝社会阶级分化严重

4.

观察下图,据图中变化信息推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遭破坏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C.诸侯国修筑长城防范匈奴D.国家组织能力加强

5.

战国时期,列国纷纷改邑为县,县直属于国君,县官按照国家法令治理县政,定期接受考核;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组织生产,二是管理民政,三是财政职能,四是司法职能,五是军事职能。县的上述特征反映出(  )

A.中央集权体制已经确立B.专制皇权得到加强C.国家管理体制发生变化D.贵族政治已被取代

6.

《汉书· 艺文志》记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行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一局面(  )

A.标志着学术下移已经完成B.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C.不利于学术文化走向繁荣D.助推诸侯争霸战争兴起

7.

秦王朝以军人为吏,必然使各级行政机构都容易形成集权专制的特点,使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都具有军事化的形制,又使统一后不久即应结束的军事管制阶段在实际上无限延长,终于酿成暴政。由此可见(  )

A.秦朝灭亡的根源在暴政B.秦朝暴政根源于军功爵制C.军人为吏一定导致暴政D.国家治理政策需适时调整

8.

汉惠帝(高祖之子)见相国曹参整天请人喝酒聊天,根本不用心治理国家,怪之;曹参曰: 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上曰: 君似不及也。 参曰: 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这就是历史上的萧规曹随,这一治国理念出现的原因是(  )

A.汉初经济凋敝B.文景二帝实施与民休息的政策C.儒学成为正统D.道家无为而治不适应形势发展

9.

下图为东汉后期政局演变示意图,对这一局面解读正确的是(  )

A.根源在于皇权衰落B.加剧了东汉后期的政治腐朽黑暗程度C.加剧君相之间矛盾D.皇帝年幼是引发宦官专权的重要诱因

10.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可见其重要性。观察下图,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序,对应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11.

建立后秦的羌族,在关中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姚苌起兵时得到汉人支持,后秦政权一建立就采用汉制。姚兴继位后,多方笼络汉族士人,延揽名儒到长安讲学,生徒多至万余;又经常和名儒们 讲论道艺,错综名理 。材料表明(  )

A.前秦汉化水平较高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中原文化影响较大D.民族统一进程得以加快

12.

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说到:九品中正之制,自何起乎?曰:古代用人,以德为主。德行必本诸实事,而行实必征之乡里,故汉世风气,最重乡评。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 由此可见,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兴起(  )

A.继承了察举制乡里清议的传统B.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将选官权力从地方收归到中央D.顺应了社会形势的变化

13.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由此可见(  )

A.三省六部制不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B.政事堂的设立削弱了宰相权力C.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强化皇权的诉求D.行政中枢调整服务于现实需要

14.

唐朝陆贽对某赋税制度评价如下: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家则有调。天下为家,法治均一,虽欲转徙,莫容其奸。据此推之,该制度(  )

A.简化税收名目且扩大了收税对象B.征税标准以财产为主C.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的长期稳定D.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

15.

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循规蹈矩,道貌岸然。然而魏晋名士却一反常态,他们过分讲究化妆,使男人女性化,他们追求阴盛阳衰的病态美, 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言,绰约嫣然 ,一副娘娘腔。到梁朝时,贵族子弟更是无不 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这一反常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家正统地位受冲击B.社会现实黑暗动荡C.佛教心外无物的影响D.对隐逸避世的追求

16.

小麦原本以中国北方为主要栽培地区,北宋末南宋初,南方对小麦的需求量骤然增加,南方农民种麦的积极性得到刺激。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B.政治局势发生较大变动C.稻麦复种制度的推广D.海外贸易发达需求量大

17.

辽朝境内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有两类:一类是 耕稼以食,城郭以治 的汉族和原渤海国人;一类是 渔猎以食,车马为家 的契丹族和其他北方民族。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辽朝(  )

A.实行蕃汉分治的二元化政治体制B.推行猛安谋克制度C.吸收中原文化以加速封建化进程D.推行四时捺钵制度

18.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 行某处省事 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后来行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定型为常设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据此可知(  )

A.行省不是法定的地方行政机构B.行省权力具有大而不专特点C.行省制度适应了国家治理需要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

19.

随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宋朝农村中出现了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的专业户,专门经营蚕桑、茶、菜、漆、花、果、蔗等。嘉泰《吴兴志》说 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富室育蚕有致数百箔,兼工机织 ;陈專《农书》记载湖州农家 唯藉蚕办生事 。材料反映出(  )

A.江浙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C.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的趋向D.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

20.

东京依汴水建城,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东京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丝绢、纸、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墨料、大食的香料与珍珠。材料表明(  )

A.宋朝海外贸易繁荣B.区域间长途贸易发达C.东京商业气息浓厚D.交通决定经济的发展

21.

宋朝商人人数增多,资金雄厚,开封城中,坊郭户的资产 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李覯在《富国策》中阐述了 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同时商人可以入仕,致使官商一体。材料反映出宋朝(  )

A.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B.商人政治地位得以提高C.传统社会出现新变化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22.

元朝长期停止科举考试且实行四等人制: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汉族人民又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历来以天下为己任的儒生的地位仅在乞丐之上,这一政策带来的客观影响是(  )

A.加剧民族矛盾B.市民阶层壮大C.削弱中央集权D.促进元曲发展

23.

观察下图,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A.体现强化六部职权的诉求B.以提高中央行政效率为出发点C.有利于防范权臣专权乱政D.为内阁成为法定中央政府奠基

24.

嘉靖二年(1523年),日本大内氏贡使与细川氏贡使为了争夺朝贡贸易的特权,在宁波港发生械斗。明朝政府以此为借口,关闭市舶司,中止日本与明朝的朝贡贸易。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是(  )

A.朝贡贸易走向终结B.民间走私贸易得到发展C.东南沿海倭患兴起D.对外交往开始闭关自守

25.

元明以来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借口向朝廷纳贡,把负担加倍摊派到百姓头上, 其征之私橐不啻百数十倍,而输之仓库者,十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 。土司苛索花样繁多,土司家婚丧、寿诞、生子、盖房、过节都要征派,当地百姓咒骂土司是 生补 穷补 嫁补 娶补 直到 死补 。据此推之,清政府改土归流有利于(  )

A.加强中央对西南边疆管理B.推动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趋向C.因地制宜处理各民族关系D.减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百姓负担

26.

明朝时期,松江府属各县及苏州府属嘉定、太仓、昆山、常熟等县,都成了著名的产棉区,农家多种木棉,专业纺织,棉作的收入成为农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当时的地方志中说: 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 。材料表明(  )

A.商税收入成为国家重要财源B.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走向解体C.农业经济商品化程度的加深D.农业发展助推市镇经济繁荣

27.

明中叶以降,政府的财政收支,大都改用银两折纳与计算;原来以米、钞支给的官俸,逐步改用银两,本色俸米一石以银二钱五分支给;赋税也作了相应性变化,把相当大部分折成银两收缴,出现了金花银,以后又把徭役折成银两。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海禁开放使白银大量流入C.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D.赋税制度改革的有效推动

28.

新航路开辟后,无论葡萄牙还是西班牙和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都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贸易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因此,持续两个半世纪之中,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一现象反映出(  )

A.世界市场以中国为中心B.中国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D.中国经济发展仍有一定优势

29.

王阳明发挥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 心外无理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心外无物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朱熹所说的绝对至上的 ,被王阳明移植到每个人的心中去了。这一主张(  )

A.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B.动摇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C.激励了人们格物致知以求理D.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进取意识

30.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 四书 五经 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曾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据此推之(  )

A.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B.中学西渐主导西方思想解放程度C.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影响力D.闭关锁国政策未影响中西间交往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秦朝

汉朝

唐朝

两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央

管理

典客

大鸿胪

礼部

鸿胪寺

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时战时和

榷场贸易

宣政院

礼部

鸿胪寺

理藩院

管理措施

军事措施

修筑

长城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北击匈奴

北方灭东突厥

西北灭西突厥

西北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南方征服越族地区

行政措施

东北乌桓

校尉

东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东北设都司、卫所、授封女真首领

设行省

北方

战争、和议、册封鞑靼首领

北方盟、旗行政单位

西北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

西北安西、北庭都护府

西北宣慰司、北庭都元帅府

西北伊犁将军

南方南海、桂林、象郡

羁縻南方

西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行省

西南

土司制度

西藏授封僧俗首领

西南改土归流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

其他

和亲政策移民屯田

与吐蕃和亲、会盟

——据中外史纲要上、选择性必修一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主要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意义。(6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4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以及西北边陲的军事胜利,中原与西域之间的道路终被贯通,两地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汉政府 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从而保护中西商贸往来。

——张松《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立法》

材料二
唐代的帝国版图较之前朝有了很大扩展,与周边国家和民族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唐政府对陆上和海上的对外贸易极为重视……唐时期的海外贸易主要来自东、南两个方向,与唐交易频繁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新罗、南海诸岛国、印度、斯里兰卡、大食(阿拉伯)、波斯等。唐政府规定,蕃商不能轻易上岸、随便交易,每至各道,必须奏报,这些都由蕃长负责。市舶使通过蕃长对蕃商的货物逐一检查登记,然后依据法令抽税或禁止没收违禁的货物……唐王朝允许蕃商在中国内地自由定居、营业,并且在蕃商较多的城市划出一个固定区域——蕃坊,依照其本国法律和习俗进行管理。唐律规定: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除此之外,唐律还保护蕃商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张松《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立法》

材料三
清政府在允许海外贸易的同时,又制定出许多限制出海贸易的条例。诸如对出海贸易的货物作了具体规定,粮食、兵器、木板、铁器、火药、土硝、硫磺、水酒等都被视为是违禁品;严禁将船只卖与外国人, 如将船卖给外国人,造船人与卖船人皆立斩。 ……出洋人员要随时受到严格稽查,禁止民人留居国外,有违者, 解回立斩 ;清政府还规定渔船不得海外行商, 渔船出洋,不许装载米酒,进口亦不许装载货物,违者严加治罪。

——张松《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立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贸易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4分)

三、开放性试题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者

评价

范文澜

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陈寅恪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日本内藤湖南

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美国孙隆基

在我们探讨宋朝是否是世界近代化的早春,仍得用西方近代化的标准,例如:市场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都市化、政治的文官化、科技的新突破、思想与文化的世俗化、民族国家的成形以及国际化等等。这一组因素,宋代的中国似乎全部齐备,并且比西方提早500年。

法国埃狄纳.巴拉兹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因此,研究宋史,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近代开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请从上表中任选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