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甘肃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9 浏览数:144

一、选择题

1.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中国的首都 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 占领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

下列文献属于太平军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的是(  )


A


B


C


D

4.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将中国人知不足后进行的探索活动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02311111830110768

A.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洋务运动B.①辛亥革命②戊戌变法③新文化运动C.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新文化运动D.①新文化运动②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

5.

近代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是在暴力胁迫下订立的,其内容基本上是单方面给予列强种种特权,因而对中国的危害极大。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产生于(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下表是清末维新(含改革、改良)这一词语的使用次数统计,可用于说明(  )

A.洋务运动起到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
C.戊戌变法改变了清王朝旧有的君主专制统治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7.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旗上文字: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漫画的寓意是(  )

A.清政府已完全成为 洋人的朝廷 B.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

8.

章士钊在《孙逸仙·自序》中写道: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此语旨在说明(  )

A.孙中山是 反清英雄第一人 B.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C.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D.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

9.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题 烈士事略 序)该段文字所提及的是(  )

A.广州起义B.萍浏醴起义C.安庆起义D.黄花岗起义

10.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的是(  )

A.近代开端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国家统一

11.

据统计,1914—1918年间,全国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而陆军增加92万多人,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材料反映的是(  )

A.天京事变的影响B.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C.北伐战争的影响D.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后果

12.

傅斯年曾说: 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科学社已经发行了《科学》杂志,而且这个杂志前后持续三十五年……但是谈论近代科学运动的人却不大提到他们,而总是以新文化运动的 赛先生 为始 。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是第一次近代化运动B.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D.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13.

习总书记曾这样寄语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919年就是这样的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 指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民主共和时代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4.

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下面图片中的实物史料见证了(  )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复制品

A.近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共产党诞生C.国共两党的合作D.渡江战役的盛况

15.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 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 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C.工农武装割据 的重要性D.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16.

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  )

A.脱离了中国实际B.忽视了农民力量C.找到了革命新路D.建立了人民政权

17.

据统计,红军长征时三大主力部队行军里程加起来超过8万里。他们在极度疲惫和极寒的情况下,在 前有围堵后有追兵 的困境中,进入雪山草地,翻越7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3次穿越被称为 死亡陷阱 的茫茫草地。这主要体现红军(  )

A.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恪守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大众D.强调一切缴获要归公,顾全大局

18.

下图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年代尺,由此获得的信息应包括(  )
①七七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国民党在抗战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③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9.

我军悉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相抗,其视死如归之精神可歌可泣。……打破日军阀三个月征服中国之迷梦,”材料描述的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

20.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哪一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21.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 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 ,与以上论述相关的是(  )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论持久战》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2.

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 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 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日本宣布投降C.签署 双十协定 D.推翻南京政府

23.

郑振铎曾谈到: 自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 这种关切代表了广大民众(  )

A.和平建设国家的强烈渴望B.对国民党腐败统治的不满C.踊跃参军参战的热切期盼D.获得彻底翻身解放的喜悦

24.

淮海战役后,被俘的国民党军队将领感慨道: 那些原本连猪毛都见不到的村庄,如今尽是犒劳解放军的车队,车队上载满了送给解放军的猪肉。 据此可知,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的支持B.装备的提升C.政策的宣传D.战术的调整

25.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二、问答题

26.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它包括哪三项内容?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取得了哪次起义的成功?随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以谁为都督?辛亥革命有哪些影响?(写出三点)

27.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一句?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们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三、材料题

28.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14分)
【历史之痛】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1)读材料一,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 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 指的是哪三次战争?(6分)
材料二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1901年······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使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4分)
【奋起抗争】
材料三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
(3)读材料三,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 中国人民不断抗争 的主要史实。(2分)
【忧患意识】
(4) 读史使人明智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2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指出材料中 这场战争 的名称以及此时中国共产党依靠的阶级力量。(3分)
材料二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深入发动群众,让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斗争采取的措施(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3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 一盘散沙 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3)请举一例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并用该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