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3 浏览数:416

一、选择题

1.

如题图所示,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腓尼基文字


甲骨文

A.传承性B.一致性C.交互性D.多样性

2.

两河流域文明的因素在古代埃及文明、赫梯文明、犹太文明、伊朗文明等中都有丰富的表现。这表明两河流域文明(  )

A.历史悠久B.成果丰富C.传播广泛D.绵延至今

3.

古希腊人追求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心灵,一方面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参加城邦节日活动、体育竞赛和其他户外活动;另一方面注重建造庙宇、市场、广场、剧场和运动场等公共设施。这反映了古希腊(  )

A.实行专制政治B.重视建造建筑C.注重民主政治D.增强公民意识

4.

如表所示,根据当时雅典选举法,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占全部人口比例为(  )

公元前431年雅典人口统计表

全部人口

自由民

外邦人

奴隶

40含妇女、儿童

16.8成年男性公民4.5

3.2

20

——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

A.8%B.11.25%C.42%D.88.75%

5.

罗马法学家拉贝奥曾解释 关于用水的令状 :如果某人从你的土地上引水,并污染、损害、破坏水质或使水质恶化,你可禁止他的此等行为。此后该解释进一步扩张为危害水道之清洁的任何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

A.维护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B.已出现现代意义的环境法C.存在一些保护环境的规范D.成为一套全面的法律体系

6.

11世纪,洛克庄园法庭由领主主持,依据习惯法确认佃户有义务每周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三天,但领主不能随意增加劳役量。从中可以看出庄园法庭(  )

A.维护了领主特权B.维护了公共秩序C.坚持了司法公正D.保护了佃户利益

7.

1215年,罗马教皇的使节在巴黎大学要求,禁止阅读亚里士多德关于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的著作。这说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  )

A.教学内容受教会限制B.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C.教会厌恶亚里士多德D.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8.

某小组在合作学习时,讨论的内容涉及封君封臣制度、庄园法庭、城市自治、大学兴起等。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古代欧洲文明B.封建时代的亚洲C.封建时代的欧洲D.走向近代社会

9.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图示中“? 处对应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10.

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 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庄园经济繁荣发展B.生产的资本主义化C.商人政治权力扩大D.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11.

14世纪前后,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 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主要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C.享乐主义比较流行D.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12.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下表所示西方航海家应是(  )

姓名

生卒年

历史贡献

CristoforoColombo

14511506

遂航大西洋,发现西印度群岛,前后四度,遂启亚美利加大陆。(1905年《新民丛报》

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

13.

热词 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下与这一历史时期特征最吻合的一组词汇是(  )

A.维生素、棉布、橡胶B.新大陆、黄金、香料C.蒸汽机、工厂、火车D.内燃机、石油、电话

14.

17世纪之前,在西欧只有高贵的人才能享用香料和糖;到17世纪中期,香料在精英的食谱上不再流行;18世纪普通人也可以在茶水中添加糖来改善胃口。据此可推知,这一变化得益于西欧(  )

A.自由平等思想传播B.对东方贸易的扩大C.初步建立全球联系D.生活习俗发生变化

15.

如表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情况。其结果共同说明了(  )

国家

手段

纲领性文件

结果

英国

内战和宫廷政变

《权利法案》

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美国

武装斗争

《独立宣言》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

激烈的革命与战争

《人权宣言》

经过共和国——帝国的反复,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A.立法是革命的需要B.武装斗争是唯一的选择C.正义事业战无不胜D.欧美巨变是时代的潮流

16.

有学者指出,1787年制宪会议将独立战争时期释放的各州自治的能量重新收回了一点。材料中的 能量重新收回 指的是(  )

A.联邦制的确立B.废除黑人奴隶制C.共和国的建立D.废除君主专制

17.

《英雄交响曲》本来是为歌颂拿破仑而作,但在1804年正式发表时作者愤怒地去掉了拿破仑的名字。这是因为拿破仑(  )

A.发动政变B.加冕称帝C.远征俄国失败D.兵败滑铁卢

18.

语言折射历史变迁。有学者发现,在历史某一时期,英语中的industry(工业)、class(阶级)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此外,还有capitalism(资本主义)、proletariat(无产阶级)等新词汇出现。以上词汇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

A.王权与议会的对立B.工场手工业的出现C.光荣革命 的发生D.工业革命的推进

19.

1848年6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创办了《新莱茵报》,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恩格斯称它为 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 。这主要是因为该报(  )

A.动摇了资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社会主义诞生C.阻碍了社会经济进步D.指导了工人运动发展

20.

以下史料可用于研究(  )

我绝不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我的章西,绝没有好下场

——章西女王

坚定坚定再坚定,耐心耐心再耐心,我拉美大陆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C.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1.

历史老师在研究某国的发展历程时,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据此推断该老师研究的是(  )

A.俄国革命史B.美国的发展C.一战的起源D.二战的影响

22.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回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

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 。其中揭示 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 的著作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物种起源》C.《战争与和平》D.《神曲》

24.

一战期间,法国外交部与战争部利用成立的武装部队电影摄像办公室向法国驻外机构寄送了前线照片的底片印刷版,以及由百代公司与法国电影工会在前线拍摄的军队影片。这一做法(  )

A.显示了这场战争的正义性B.加速了战争的结束C.有利于树立法国军队形象D.促进了欧洲的团结

25.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C.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D.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6.

俄罗斯人米罗诺夫指出 沉重的战争负担超出了人民的忍耐力和控制力,人民还不需要西欧式的民主。农民需要土地,工人需要工厂,而其他人则要求结束战争。 这一切得到实现是在(  )

A.农奴制改革后B.二月革命后C.十月革命后D.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27.

某历史公众号中推送了以下资料。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主题是(  )

论著

《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文件

《九国公约》

照片

巴黎和会三巨头

纪录片

《话说世界历史·Ⅳ》

内容: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A.巴黎和会B.凡尔赛体系C.华盛顿会议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8.

阅读下面表格,其内容说明这一时期苏联(  )

1928年、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28

1940

增幅(%)

万吨

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

3550

16600

368

棉纺织品亿米

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

7300

9550

31

A.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绩突出C.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突破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9.

华盛顿被称为 国父 ,圣马丁被称为 自由的奠基人 ,玻利瓦尔被称为 解放者 ,甘地被称为 圣雄 。这是因为他们(  )

A.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B.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C.主导了国际秩序建立D.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30.

某同学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以1942年1月为界把战争进程划分为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各国孤立反抗法西斯侵略、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反抗侵略。该同学划分这两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德国闪电战突袭波兰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D.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二、综合题

31.

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落实历史核心素养要求,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的农村,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大地主把获得的土地,出租给富裕农民或农业家,形成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使农场的经营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随后几年,英国通过与荷兰的战争以及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为资产阶级的对外贸易开辟了道路。

——【美】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

材料三 如图所示


1770—1861
年英国煤和铁产量统计图


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均收入统计图

英国的部分立法

年份

立法

1795

《济贫法改革》

1834

《济贫法修正案》

1905

《失业工人法》

1908

《养老金法》

——摘编自《英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这一时期的西欧在手工业方面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为开辟 资产阶级的对外贸易 道路所采取的方式,并分析英荷战争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角度,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三、小论文

32.

目录是一本书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挚领,研读目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通史》有关目录(部分)
第三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十章 科学革命—1914年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 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 俄国
第十四章 中东
第十五章 印度
第十六章 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 非洲第十八章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节选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一书的目录(部分)

第四章(近)现代

一、更新:现代西方是怎么来的?
二、翻转:文艺复兴只是文艺?
三、裂教:宗教改革有没有摧毁基督教?
四、扩张:大航海只有血与火?
五、宪章:自由和强国何以兼容?
六、蜕变:英国凭什么成了世界第一?
七、生意:荷兰为什么输给了英国?
八、假象:太阳王路易十四真的风光无限?
九、启蒙:什么是经典的现代性?
十、革命:天地从此焕然一新了吗?
十一、独立:美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十二、扩展:美国凭什么成为世界霸主?
(1)材料一中目录反映的 西方据优势地位 的原因是什么?请列举相应的史实各一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标题自拟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论述。

四、材料题

33.

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不断崛起,其历程值得我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3—1861年俄国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18531856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国家预算赤字达7.96亿银卢布,超过每年国家赋税收入的2倍;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先驱赫尔岑创办《北极星》,旨在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

1856

沙俄在欧洲的34省播种面积比1852年减少35%,谷物出口只及战前的1/3

18561861

农奴争自由运动风起云涌,成为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18612

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二月十九日法令》,农奴制被废除。

——摘编自张广翔《俄国1861年改革新论》

材料二 1853年,在美国 黑船 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选择了 不战而开国 。15年后的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不到50年就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一次崛起。

——孟晓旭《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

材料三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类别

19291930

19301931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的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富兰克林·罗斯福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53年日本面临的国内外危机,并简述日本为应对危机采取的具体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三表中现象的原因,并说明材料三中所述 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所采取的举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