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事迹
|
1828年
|
容闳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
|
1854年
|
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成为该校乃至美国第一个中国毕业生。他认为要“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
1860年
|
容闳前往“天京”,对洪仁玕提出七条建议:设立武备学校,海军学校实业学校,颁定各级学校教育制度等。但当时天国政权已风雨飘摇,他大失所望,落魄离开。
|
1863年
|
容闳到安庆拜见曾国藩:“予所注意之机器厂,非专为制造枪炮者,乃能造成制枪炮之各种机械者也。”曾国藩委任他赴美国购买机器筹办机器制造厂,之后又受命协助管理江南制造局。
|
1872年
|
容闳选拔并陪同120名幼童出洋。数十年后,这些留学生成长为转型中国的中坚力量。
|
1898年
|
历经甲午战败的容闳认识到“以故人人心中,咸谓东西判若天渊,而于中国根本上的变革,不容稍缓。”他开始积极参与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组织的各种学会活动。变法失败后,容闳流亡香港。
|
1908年
|
容闳加入革命党阵营,帮助孙中山筹集起义军费,后提出“红龙——中国计划”以支持革命党人的革命斗争。
|
1911年
|
移居美国的容闳听闻武昌起义爆发消息后,致电革命党领导人要警惕袁世凯等人,内部要团结避免纷争,希望他们能建立一个民主独立的新政府。
|
1912年
|
容闳客死异乡。他的代表作《西学东渐记》成为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和中美交流历史的经典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