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8)【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4 浏览数:346

一、材料阅读

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31分)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国的对外交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博物馆准备举办主题为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 展览活动,邀请同学们参与布展,以下为展品列表。
(1)根据展品信息,上表展品可以放置到下列哪个展馆?请给出你的选择。(不定项选择,填写字母序号,15分)
①民族关系馆: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外交流馆:__________________
(2)展品产生于特定的时空,也反映特定的时空,历史地图亦反映特定时空。根据展品信息以时序布展,请在上表中找到属于下列历史地图所反映的时代展馆的展品。(填写序号,4分)
①____________(单选题,2分) ②____________(单选题,2分)
(3)为补充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流的情况,下列展品中可以选择______(单选,2分)
(4)通过布展,根据上述展品,请归纳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6分)

2.

秦始皇的面相(18分)
某教师为学生做有关 秦始皇嬴政 的专题讲座。
材料一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大洽濯俗,天下承风……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秦】李斯《会稽刻石》

(1)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概括 秦始皇 的面相。(4分)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

(2)教师提问:通过材料二,还可以看到 秦始皇 的哪一面相?(4分)
材料三
他(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3)教师提问:材料三可与上述哪则材料相佐证?说明理由。(4分)
(4)综合上述材料,陈述你眼中的 秦始皇 ,并从证据的角度说明理由。(6分)

3.

金鸡纳树中的历史(26分)
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在青蒿素被发现和应用以前,奎宁是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它是从金鸡纳树皮分离出的生物碱。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包括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某同学对其历史展开研究。
(1)青蒿素是由屠呦呦团队受到中医药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后提取分离而来,以下属于中医药典籍的有______、______(双选题,4分)
        A.《伤寒杂病论》 B.《心血运动论》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材料一

近代金鸡纳树及奎宁全球流动的时间表。

——整理自靳技科《从金鸡纳树的全球流动看资本主义全球扩展》

材料二
由于欧洲市场对奎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英、荷等欧洲国家开始有组织地收集和运输金鸡纳植物种子,从南美洲森林移到各殖民地植物园。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和英属印度西南部先后进行种植试验。19世纪末,南亚、东南亚金鸡纳种植园发展迅猛:1873年缅甸的种植超过2万株:1884年锡兰(今斯里兰卡)树皮产量几乎是印度和爪哇的两倍:荷属东印度的爪哇西部山区就有100多个种植园……

——整理自王林亚《改变世界的奎宁:全球环境史视野下人类对金鸡纳的认知、引种及影响(1853—1939)》

(2)下列属于同金鸡纳树一样由美洲走向世界的物种有____、____(双选题,4分)
        A.甜高粱 B.马铃薯 C.咖啡 D.辣椒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金鸡纳树全球流动的主要因素。(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在下列地图中用“/ ”标注出19世纪末金鸡纳树分布的至少两处区域。(4分)
材料三
19世纪20年代,在西非海岸,欧洲军队死亡率为士兵48.3%,军官20.9%。到19世纪末,由于奎宁的大量使用,这一比例已降为7.6%和5.3%。

——【美】菲利普·科廷《白人的坟墓:想象与现实》

材料四
19世纪中叶,单就秘鲁而言,每年就有2.5万棵金鸡纳树被毁……1866年锡兰就清理了10万英亩的森林,1862—1929年爪哇被砍伐的森林面积高达20万英亩。森林砍伐造成土壤流失加剧,为提高土壤肥力,欧洲进口大量化学肥料,这又造成土壤板结。

——【英】克莱门茨·马卡姆《秘鲁树皮:印度金鸡纳种植记录(1860—1880)》

(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金鸡纳树的全球流动?(8分)

4.

国歌中的历史(29分)
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歌曲,其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中国古代没有国歌,自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留学生和驻外公使的派遣,身处异域的中国人日益意识到国歌的重要性。近代中国国歌几经转变,某兴趣小组以此为主题展开研究。
材料一
法国国歌《马赛曲》(1792年创作,1795年确定)曲谱及歌词(节选)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
光荣一天等着你!
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
举起染满鲜血的旗,
举起染满鲜血的旗!
听见没有?凶残的上兵
嗥叫祖国土地,
他冲到你的身边,
杀死你的儿女和妻。
武装起来,公民们!
(1)《马赛曲》的创作者法国人鲁热·德·利尔(1760—1836)可能的经历包括______(单选题,2分)
        A.听闻英国爆发 光荣革命 B.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
        C.见证《人权宣言》的颁布 D.翻译《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1911—1912年间,中国两个政府颁行的国歌(节选):
国歌甲: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国歌乙:巩金瓯,承天博,民物欣凫藻……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2)请根据歌词内容,判断材料二两首国歌分别来自清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哪个政府?简要说明理由。(6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国歌《三民主义歌》(1924年创作,1930年颁行)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先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3)有关《三民主义歌》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双选题,4分)
        A.该歌创作时的时代口号为 打倒列强除军阀
        B.该歌反映出当时中国全面西化的时代潮流
        C.该歌成为国歌时国共两党正处于合作期间
        D.将该歌颁行为国歌的政府为南京国民政府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1949年确定)曲谱及歌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进!
(4)《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______(单选题,2分)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国歌的变迁?(1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