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一学期期终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测试历史试题(19)【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上海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4 浏览数:200

一、材料阅读

1.

河流与文明(18分)
河流作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河流——文明的温床

(1)许多地区流传着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而河流也孕育了文明的诞生。选出下列涉及洪水记载的文献所在区域(填写地图中的数字),并选出该地区的原产经济作物(填写字母8分)。
        A.稻和粟 B.大麦和小麦 C.玉米 D.橄榄

文献

地区

经济作物

《吉尔伽美什》

印第安人民谣

《史记》

《荷马史诗》

(2)在亚洲,( )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填写字母 2分)
        A.赫梯人 B.雅利安人 C.波斯人 D.希腊人

(二河流——国家治理的透视

(3)密西西比河贯穿于整个美国历史进程中,填写完成下列时间轴。(8分)
(4)1938年6月,国民政府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打破敌军的作战计划。但同时也淹没了河南、皖北等地区大片土地,给广大民众造成极大灾难。该事件发生与哪场战争有关?(2分)

(三重新认识河流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河流与人类文明关系的看法。 (6分)

2.

大食物观(25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其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是传统与当代、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
材料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食者,民之本也。

——《淮南子·主书训》

国家大本,足食为先。

——《宋史·宋太宗二》

(1)材料一分别从哪些角度论证了食物的重要性?(6分)
材料二
藕与蜜同食,可以休粮。

——宋《续博物志》

令天下卫所屯田军士人树桑百根,随地宜植柿、栗、胡桃等物,以备岁歉。

——《明大政记》

三月采食天坛之龙须菜,味极清美;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清《帝京岁时纪胜》

(2)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食物来源包括哪些种类?(4分)
材料三
大生产呀么嗬咳……军队和人民齐动员呀么嗬咳……人问我什么队伍……八路军呀么嗬咳……自己动手么嗬咳……丰衣足食么嗬咳……加紧生产……为抗战呀么嗬咳。

——歌曲《军民大生产》(1942—1943年)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1981年)

(3)材料三是诞生在不同年代歌曲的歌词选段,说出歌曲分别歌颂的历史事件。(4分)
(4)写出材料三中歌词的史料价值。(4分)
(5)根据材料一、二、三,总结 大食物观 的历史渊源。(3分)
(6)根据选必二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的学,为大家践行 大食物观 献计献策。(4分)

3.

奥斯曼帝国的兴衰(22分)
奥斯曼帝国的兴衰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演进。
(1)奥斯曼帝国的特点是( )(2分)
        A.分裂割据 B.小国寡民 C.民主政治 D.政教合一
小唐在了解奥斯曼帝国兴起时,对以下观点产生了好奇:
材料一
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这也成为激励西欧人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
围绕该问题,小唐寻找了以下材料:
材料二

奥斯曼帝国扩张表(部分)

时间

扩张情况

1354

土耳其人开始进入欧洲。

1453

攻陷君士坦丁堡,原本统治此处的      帝国宣告灭亡。

1516—1517

先后占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地。

材料三

葡萄牙海外探险活动情况表(部分)

时间

葡萄牙海外探险情况

1415

国王率远征军进攻摩洛哥北部港口城市休达

1443

首次驶过非洲西海岸博哈多尔角

1462

定居于非洲海岸附近的佛得角群岛位于北大西洋

1469

组织人员探险抵达西非加纳等地

1487

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好旺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材料四

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图

(2)将材料二中缺失部分补充完整。(2分)
(3)根据上述几则材料,你认为小唐是否会认同材料一的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
小唐发现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也引起了近代国人的关注。
材料五
俄土之战,土危亡矣……事事受列国钳制。……土耳其独立,利在与吾交通。吾即可开放门户,以谋西陲之发达,并借其势力,均欧有之势力。……况土耳其号称帝国,有自由立约之资格。事事进行若援万国公法,要求立约,吾政府无可拒之理。

——《召见军机梁如浩论说论土耳其立宪与中国之关系》(1908年)

(4)材料五对中土外交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5)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国人有此建议的原因。(6分)

4.

拿破仑与清仁宗(27分)
拿破仑波拿巴(1799—1815)与清仁宗嘉庆(1795—1820),两位同时代的统治者,其命运和历史遗产大相径庭。
材料一
四年……大学士和珅有罪,及尚书福长安俱下狱鞫(审问)讯。
九年……以搜捕三省馀匪(白莲教)净尽……
十年……御史蔡维钰疏请查禁西洋人刻书传教。得旨:一体查禁。
二十年……两广总督蒋攸铦疏陈查禁鸦片烟章程。得旨: 洋船到澳门时,按船查验,杜绝来源。官吏卖放及民人私贩者,分别治罪。

——《清史稿·仁宗本纪》

材料二
波拿巴……及其追随者决定诉诸武力,实行雾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
1804年,……波拿巴则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姿态出现于世。拿破仑诸法典……还把一向存在的法兰西特征固定下来,这就是社会方面的资产阶级、法律方面的平等主义……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最终正式的、无可挽回的解体了。拿破仑……把他的德意志附庸国组成……莱茵联邦。
1812年,法兰西皇帝进入莫斯科……(法国)大军不复存在了。
1815年,……滑铁卢会战……拿破仑……被再次流放。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

——恩格斯《德国状况》

1814年,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写道:“……看到法国人离开时还是有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嘉庆……较诸拿破仑大起大落的生涯,可谓运气极好。但他们在东西两半球留下的历史遗产呢?恰好相反。……嘉庆帝的统治,却使富甲全球的中国, 内囊里将尽 ……

——朱维铮《重读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完成大事年表。(8分)

时间

清仁宗事迹

拿破仑事迹

1799

发动政变,扳倒权臣和珅

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

明令禁止西洋人刻书传教

进攻莫斯科战役大败

1815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拿破仑的面相。(4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 嘉庆运气极好,拿破仑大起大落,但他们在东西两半球留下的历史遗产恰好相反。 这句话的看法。(1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