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表5:1936年不同经营面积的农户纯收入数据表(以四地177家农户为调查数据来源)
经营面积 |
户均纯收入/元 |
亩均纯收入/元 |
每劳动单位纯收入/元 |
5亩未满 |
122.659 |
30.912 |
50.051 |
5—10亩 |
174.243 |
23.551 |
66.691 |
10—15亩 |
251.573 |
21.065 |
77.407 |
15—20亩 |
372.934 |
22.269 |
87.680 |
20—25亩 |
397.193 |
17.596 |
103.880 |
25—30亩 |
563.780 |
21.240 |
129.562 |
30—35亩 |
535.235 |
16.264 |
125.446 |
35—40亩 |
517.680 |
13.916 |
97.089 |
40亩以上 |
736.175 |
13.007 |
120.290 |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中国逐渐形成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当时,大、中、小型机械已经进入农户家,农户主要经营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也开始进入农户的经营领域。从1979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人均占有土地状况大大改善;农户拥有先进机械的比例大大提高,传统生产工具占比不断降低。2009年至今,家庭经营性收入异军突起,进城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农户生产或经营方式都高度市场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余勇亮《农户经营方式转型研究——三大历史时点的比较与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36年农户经营面积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农户采用的主要耕作模式。(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后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