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贸易虽是以与苏联、东欧贸易为主,但中国并没有放弃与西方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努力。日内瓦会议期间,为打破美国的封锁禁运政策,周恩来指示中国代表团成员多与英国代表团接触,争取打开英国市场。1952年英国对华出口额只有300万英镑,1957年上升到1200万英镑。在中英贸易关系发展的带动下,法国、瑞士、联邦德国、挪威等国的工商界代表纷纷访华,中国同西欧的贸易有了较快增长。万隆会议后不久,10多个非洲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中非贸易额呈逐年增长之势。
——摘编自徐行,张松《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的对外贸易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内主要工业品供应短缺,加上工业发展模式是半封闭型的,仅有少量的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也多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完备产业基础和综合成本优势,我国对外贸易量质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1978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仅为168亿元人民币,2018年已达到16.4万亿元,增长979倍。自2009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意义。(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