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2 浏览数:215

一、选择题

1.

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6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  )

A.人类起源B.农耕生活C.部落联盟D.社会制度

2.

如下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史前时期(  )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

A.先民的审美观念B.国家的政治形态C.汉字的基本结构D.青铜的冶炼技术

3.

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材料中的 他们 是(  )

A.炎帝和黄帝B.蚩尤和黄帝C.夏启和商汤D.孔子和孟子

4.

我国古代有许多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传说。下图是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 英雄 (  )

A.尧B.舜C.禹D.启

5.

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奢侈而暴虐,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民众不堪忍受,甚至发出宁肯与他同归于尽的怒吼。从中可得出夏亡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的反叛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的入侵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在创造这种文字时,最早使用的方法是(  )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7.

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表所示呈现了当时的(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8.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如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商代的(  )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畜牧业

9.

周王 血缘 功臣 诸侯 等词语相关的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等级制

10.

春秋时期的人常以 作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些现象说明了(  )

A.以 作为名或字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B.春秋时期,普通人也拥有了姓名权
C.春秋时期,人们普遍开始重视手工业D.春秋时期,牛耕不断得到推广

11.

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衰微B.分封制崩溃C.兼并战争不断D.注重兴修水利

12.

孔子招收学生不受贵贱、贫富、老幼等条件限制,很多学生出身于贫贱之家。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有教无类B.崇尚 自然 C.克己复礼D.民贵君轻

13.

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

A.选举贤能B.取得民心C.复古崇礼D.重视农业

14.

秦始皇规定:皇帝自称 ,皇帝的命令称 ,印章称 ,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其用意是(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保证政权长治久安C.树立王位继承规范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15.

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 阿房,阿房,亡始皇 ,这反映了(  )

A.修建阿房宫导致秦朝灭亡B.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C.秦始皇死后将葬于阿房宫D.秦朝刑罚残酷,社会动荡

16.

贾谊的《过秦论》以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巨鹿之战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义

17.

西汉初年,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面对这一境况,汉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  )

A.以德化民B.提倡节俭C.加强中央集权D.发展农业生产

18.

下表所示为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一举措(  )

①解甲归田

②释奴为民

③轻徭薄赋

A.使国力达到鼎盛B.让思想得到统一C.巩固了西汉政权D.提升了军事实力

19.

下列对下表的解读,最准确的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

政治

推恩令的实施

思想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经济

盐铁专卖

军事

北击匈奴

A.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B.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C.加速了西汉王朝的灭亡D.实现了西汉的大一统

20.

悠闲对坐畅饮的主客二人……翩翩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东汉宅院画像砖中这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反映了(  )

A.光武中兴,人民生活安乐B.外戚专权,政治腐败不堪C.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D.文景之治 ,经济繁荣发展

21.

184年,张角等领导农民大起义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京师震动。这表明黄巾起义(  )

A.源于东汉王朝腐败B.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C.取得了最终的胜利D.遭到统治者联合镇压

22.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在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教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这体现了丝绸之路(  )

A.是东西方之间唯一联系桥梁B.只是一条军事、外交之路C.推动了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D.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

23.

西汉时期,一名普通的郎官满怀坚定的信念,忍受大漠的孤寂、落日的苍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历经13年完成了 凿空 的壮举。这位郎官是(  )

A.张骞B.班超C.甘英D.班勇

24.

下图所示的医学体操编制者是(  )

A.张仲景B.华佗C.张陵D.张角

25.

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26.

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赤壁之战发生的公元208年还可以表述为(  )

A.公元2世纪初B.公元2世纪末C.公元3世纪初D.公元3世纪末

27.

下图所示坐具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北方少数民族引入内地。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  )

A.排异性B.吸纳性C.保守性D.连续性

28.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最能反映出南北朝时期的(  )

A.科学文化繁荣B.南北对峙局面C.生产力水平高D.佛教信仰盛行

二、材料题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以来,诸侯不尊周天子,互相征伐,争做霸主,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仅记载《鲁史》的242年里,列国间发生的战争就有483次。春秋时期弑君三十六,亡国三十二,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其数。故而孟子说: 春秋无义战

——摘编自邹复《想起了春秋无义战

(1)根据材料,写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小历认为,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阻碍历史前进。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如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 商君 改革的两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简述将岷江分成内江与外江的分水堤坝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水利工程的功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君变法和都江堰修建对秦国 遂并天下 在经济方面所起的共同作用。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为了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摘编自卢菡《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

(1)根据图左,指出位于北方的政权名称。根据图右,简述其中两个内迁的少数民族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三、小论文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杰出数学成就

时期

人物或著作

内容

公元前1世纪

《周髀算经》

介绍并证明了勾股定理

西汉

刘歆

推算圆周率数值3.1547

东汉

《九章算术》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对中国和东方数学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张衡

推算圆周率数值是3.16

三国魏国

刘徽

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割圆术,并求得圆周率为3.1416

南北朝

祖冲之

应用刘徽的方法,在地上划了一个直径为一丈的大圆,从圆内接正6边形开始,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2288边的多边形。要使内接正多边形的数目连翻11番,每翻1番,至少要运算7次加、减,还要进行12位小数的2次乘方、2次开方。……终于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祖冲之》

(1)根据表,简述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的人物。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