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表1
年份
外货进口总值
国货出口总值
1912
473097031
370520403
1913
570162577
403305546
1914
557109048
345280874
1915
454475719
418861164
1916
516406665
481797366
图4
二、材料阅读
唐代新兴节日
——摘编自张勃、李学娟《唐代节日特征述论》
近代中国政治派别的名称
表2
名称
时期
政见主旨
(1)维新派
维新运动时期(1895—1898年)
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以消弭革命于方萌。
(2)保皇派
保皇活动时期(1898年戊戌政变后—1905年)
保护(要求归政于)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联系革命派并与其论战。
(3)立宪派
立宪运动时期(1906—1911年)
——整理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三、开放性试题
新中国道德模范评选
表3
阶段
概况
改革开放前
革命性和劳动性成为道德模范的集中体现,这一时期评选的道德模范以工人、农民和军人为主,他们或是本职工作的佼佼者,或是被塑造成“高大全”的社会公德楷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末
在国家道德模范的评选中,一改往日以工人、农民和军人为主的局面,出现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和知识分子的身影。到1989年,全国道德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活动以制度化的形式被确立,1995年,基本形成五年一次的评选规律。
21世纪初
道德模范的职业身份涵盖了大学生、医护人员、教师、军人、运动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道德模范评选向平民化方向发展,普通民众的占比逐年增多。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评选实行了“两审三公示”的评选公示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评选工作稳步进行,改革先锋、全国脱贫攻坚创新人物、“三八”红旗手评选、最美奋斗者、最美职工、最美志愿者……新的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层出不穷。这一时期,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评选方式,网络媒体与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紧密相连。
——摘编自陈瑶、吉卉《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模范评选机制的演进、特征与传承》
四、材料阅读
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
图7
——据杨中凯等《近代世界专利中心转移的历史考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