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8 浏览数:288

一、单选题

1.

西汉稳固边疆、开拓疆域的重要举措之一是(  )

A.实行盐铁官营B.设西域都护府C.推行察举制度D.尊崇儒家思想

2.

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 19世纪人类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完成者 。这三种思潮是(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卢梭的政治契约论 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下列文化中以 蛋壳陶 为代表器物的是(  )

A.大汶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仰韶文化D.龙山文化

4.

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

5.

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秦始皇: 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 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 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 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6.

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 光武中兴 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

A.皇帝昏庸腐败B.外戚宦官专权C.黄巾军大起义D.地方军阀割据

7.

图反映的是江西省在某一时期所属行政区划,这一时期是(  )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8.

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团结合作,绝不与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这标志着(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9.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的现象出现,其破坏的是(  )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礼乐制

10.

宋朝时,曲辕犁、踏犁、水力筒车、脚踏内翻车、秧马等适宜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制也得到推广。这些做法(  )

A.增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地位B.促进了农业劳作方式转变C.加快了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D.推动了南稻北粟格局出现

11.

占城稻自宋初引进后,至宋代中叶各地培植出许多新品种,生长期由原先的150天左右(清明时节插秧要到9月上、中旬才成熟),缩短为80至120天。占城稻新品种的出现(  )

A.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B.得益于铁犁牛耕技术的进步C.推动了 不抑兼并 政策的出台D.使经济重心完全南移至南方

12.

秦朝的 三公九卿 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皇权至上C.官员众多,政务繁忙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13.

1875年,洋务派开始筹办海军,随后不光李鸿章从国外购买军舰,驻南京的南洋通商大臣以及福建和广东两省的官员也相继从国外购买军舰。至甲午战前,全国至少建立起四支互不统属的海军舰队。这一状况(  )

A.实现了海军强国的目标B.促成了民用企业的兴起C.导致了地方割据的出现D.埋下了甲午战败的隐患

14.

有学者指出,全部的启蒙方案就是将理性思维运用于人脑中的阴暗区域,那里潜伏着威胁性的、分裂性的力量,它们源自偏见、宗教、迷信、不可控制的以及无法想象的情感,源自一切使自主的个体失去自我认知、自我控制的事物。这说明启蒙运动(  )

A.驱散了人世间的黑暗B.旨在增强人的自主性C.指出了情感的复杂性D.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

15.

中国古代古史系统一般以 三皇五帝 作为起点,但《史记》则跳过三皇,直接从五帝中的 黄帝 开始写起,并称 学者多称五帝,尚(久远)矣 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规范,严谨)”。这反映出司马迁(  )

A.以儒家视角观察、研究历史B.重证求信 的治史原则C.重视平民阶层对历史的影响D.意在树立共同的国族认同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 土车为铁路 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 我军万难远役 ,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一八七八年,唐廷枢开办开平煤矿时,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建议修筑开平至北塘的铁路,由于李鸿章的支持而获批准。旋因守旧派的反对,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唐廷枢被迫改为开挖运河,由于开挖运河失败,再获批准。一八八一年六月,在英人金达指导下,铁路终于通车。但守旧派又群起攻击,清政府遂以 震动皇陵 伤害庄稼 为由下令查禁,经李鸿章多方努力,铁路才得以保留。修一条九公里长的铁路,竟然几起几落,中国铁路产生之艰难,实难想象。

——摘编自李开第《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2019年中国高铁总里程突破3万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最繁忙的国家。中国高铁行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优化了出口贸易结构。中国高铁 走出去 ,使中国进入 新陆权 时代,由此必然带来世界海权与陆权格局的变迁,从而产生巨大的地缘政治效应,同时还推动了沿线国家在核心价值同一性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形成彼此尊重、交融、互相学习的 朋友圈 文化圈

——摘编自徐飞《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主张修建铁路的理由。(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修建艰难的原因。(8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中国高铁迅速发展的意义。(8分)

三、综合题

17.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一切其他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罗马人将工商业看成卑贱的职业,那些在对外征服中获得巨额财富的高级官员和新兴骑士利用一切机会扩大其地产。贵族依仗权势采用各种手段,加紧对小农土地的兼并。由于奴隶劳动排挤了自耕农经济,无业游民进入城市,为大地产出售商品粮提供了市场。罗马共和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拥有数千犹格土地的 拉蒂芬丁 型地产。

——摘编自隋竹丽《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农业结构的遽变》

材料二
客观地看,工厂主颁布严厉的规章制度,推行苛刻的工厂纪律,对工人实施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以强制其适应机器大生产方式,这一点值得肯定。历史学家艾什顿指出: 显然,如果18世纪的工人在工作时拒绝服从统一的管理,那么就不会有工厂制,不会出现生产增长,因此,实际上也不会出现19世纪那样的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古罗马 拉蒂芬丁 型地产形成的原因,指出与这种地产直接相关的农业劳作方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围绕 工厂规章制度 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四、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3 中国都城的变迁模式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经历了从 长安时代 北京时代 的转移。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迁的原因。(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