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浙江省温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1+3)【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4 浏览数:295

一、单选题

1.

商周时期,农民集体耕作;战国以后,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井田制度的推行B.铁犁牛耕的推广C.氏族部落的瓦解D.庄园经济的兴起

2.

井真成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由日本来唐的遣唐使,开元二十二年36岁时 终于官弟(第)”,逝世于中国。唐玄宗命赠他为 尚衣奉御 ,丧葬事务由官方负责。这反映了(  )

A.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B.唐代官员的丧葬礼仪C.遣唐使者的使命所在D.贞观盛世的兼容并包

3.

明代学者有言: 夫自轩辕(黄帝)以来,代有刑官,而五刑之法渐著……逮魏文侯……始采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汉萧何加以三篇,通号《九章》。……唐长孙无忌等又取汉魏晋三家,择可行者,定为十二篇,大概皆以《九章》为宗。历代之律,至于唐亦可谓集厥大成矣。 这反映了古代法律(  )

A.律例合编B.礼法结合C.继承发展D.日渐繁杂

4.

学者认为,清代基层社会同时存在着两套组织系统:一是官方所设立的基层社会控制系统,使得国家力量渗入到基层社会;一是基层社会自发产生的、并受官方认可的社会组织,使得基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我管理。下列分别属于 两套组织系统 的是(  )

A.邻保 宗族B.保甲 养病坊C.保甲 善堂D.邻保 社仓

5.

中国的药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药典籍记录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对药物性能功能的认识。下列属于中药典籍的是(  )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

6.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公务员任用法》,规定凡 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七年以上而有成绩,经证明属实者 可免试任为公务员。这一规定(  )
①强调特殊功勋的正向意义 ②意在保持行政连续性与稳定性
③存在方便任人唯亲的弊端 ④确立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1964年,一份仅47字的公报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全世界轰动,西方媒体称之为 外交核爆炸 ——首次有西方大国在违背美国意愿的情况下,与新中国建交。这份公报是(  )

A.中法联合公报B.《中苏友好同盟条约》C.中日联合声明D.中英联合公报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新中国成立后交通事业的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家航空公司成立 ②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
③第一条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④第一条地铁建成

A.①③②④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④③①②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条明确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因应可持续发展理念B.高度保障民法典基础性地位C.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D.是生态文明改革的重要体现

10.

2023年11月2日,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伦敦以北的布莱奇利园闭幕,中国、英国、美国等28个国家和欧洲联盟签署了《布莱奇利宣言》,宣言指出人工智能带来巨大机遇,有潜力增强人类福祉、和平和繁荣,同意共同努力防范AI可能造成的 灾难性伤害 。据此可知(  )
①现代科技进步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②人工智能已覆盖人类所有社会生活
③国际社会谋求合理利用人工智能 ④智能化创新需要各国携手共同研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

经考古学家考证,耶莫遗址是一个农业村落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7000—前5800年,有21座房屋,这些房屋墙壁以黏土构筑,每座房屋有好几个房间,房间里有炉灶和地窖,地面铺芦苇后敷泥。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石制、骨制工具等。据此可知,该遗址(  )
①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遗址
②为研究古埃及早期农业村落提供一手材料
③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④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2.

对于佛罗伦萨城内的恐慌,薄伽丘写道: 对这场导致人们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大灾难的恐惧,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心。兄弟姐妹、叔侄相互离弃,甚至夫妻也经常遗弃对方。 这场 大灾难 是(  )

A.三十年战争B.拿破仑战争C.西班牙大流感D.黑死病肆虐

13.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后基督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对于营利生活的态度所显示的对比,正如俗谚谑云:要不吃得好,要不就睡得稳。天主教徒选择 睡得稳 ,代表其偏好安定生活;新教徒选择 吃得好 ,代表其(  )

A.追求发财致富B.秉持节俭态度C.坚持信仰上帝D.反对教皇权威

14.

下图反映的是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占比情况。其中②代表的是(  )

A.美国B.苏联C.英国D.德国

15.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美国军事部门研制了一台用于弹道轨迹计算的机器,重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它后来被称为 信息时代的蒸汽机 。这台机器是(  )

A.埃尼阿克 B.斯普特尼克1号 C.玉兔二号 D.奋斗者号

16.

嘉庆十五年,给事中何学林在 请禁奸商 折中称部分钱铺肆意签发钱票, 陡然关铺逃匿,致民人多受欺骗 。针对此问题,嘉庆颁布上谕 开张钱铺者,必令五家互出保结,遇有关铺潜逃之事,即令保结之家照票分赔 。据此可知,清朝(  )

A.金融领域乱象频生B.钱铺盛行激化矛盾C.关铺逃匿屡禁不止D.官府监管钱铺经营

17.

解读下表,可知近代中国邮政(  )

晚清至民国邮政大事记(节选)

时间

事件

1842

英国率先在通商口岸开办客邮,实行本国邮政章程,收寄中外和中国国内互寄的邮件。

1878

海关试办邮政,收寄华洋公众信件。

1897

大清邮政官局正式开办,将各海关寄信局统一改为邮政局。

1902

大清邮政局大幅降低邮费,扩展邮政业务,民信局受到极大冲击。

1913—1914

北洋政府彻底废除驿站制度,所有公文归邮局递送。中国加入万国邮会。

1919—1922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提出邮政为主权所在,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获得列强同意。

①推动信息交流 ②见证国家独立 ③业务规模扩大 ④逐渐接轨国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

下图是1928年大学院审定供初小学生使用的三民主义教育课本节选。据此可知,国民政府(  )

A.意在激发民族意识B.收回部分关税主权C.宣布废除国内关税D.主张扩大贸易出口

19.

针对日本在朝鲜进行领土扩张,李鸿章致信朝鲜官员: 日本之扩张,非人力所能阻拦……诸事表明,借力打力,方为我等最佳出路,阁下抓住所有机会与西国缔约,便能以其遏止日本。西方通则,一国不得无故侵占别国领土,然则国际法之保护力,仅于共享商业利益之强国有效。 李鸿章意在(  )

A.批判西方大国的双重标准B.揭露日本吞并朝鲜的野心C.推动中国政府介入朝鲜事务D.规劝朝鲜利用国际法牵制日本

20.

联合国下属某一专门机构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该机构的总部位于下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1.

有学者指出: 欲使世界史昌盛于历史学者当中,需要拆除三座堂皇的壁垒。第一座壁垒透过单独的民族国家孤立地思考过去。第二座壁垒则是将自己在地球所处的这个区域看作一切事物的中心。第三座壁垒则是阻碍我们完成一部包罗万象、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 史:人类中心主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历史研究饱受桎梏,唯有跨学科思维方能消解B.立足国家、关注区域发展的世界历史研究徒劳无益
C.历史研究需要不断价值澄清,促使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世界史研究理念并非封闭,在打破旧见中实现新发展

二、材料阅读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封建制确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逐渐形成;疆域辽阔,边疆民族众多,汉族和边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其边疆管理机构开始形成为中央和地方双重体制,组织上日益严密,正是这种形势的产物。

——摘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元朝把藏族地区统一在中央管辖下,忽必烈加封西藏喇嘛八思巴为 国师 ,总领宣政院事, 管领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 。……同时制定 吐蕃刑律 ,对西藏行使有效管辖。所有这些,即所谓 郡县吐蕃之地 ,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明清继续在西藏行使主权,清在确认明治藏旧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有力地促进了西藏地区的全面发展,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摘编自李清和《中国古代民族》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取得重大成就。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取得重要进展,以《宪法》为根本,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民族区域自治执行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中央领导与决策机制加强、自治机关能力提升、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职等协调配合,彰显了制度优势;制度运行的监督机制受到重视,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监督、专门机构监督、社会监督等相互补充,共同发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巩固。

——摘自雷振扬、王明龙《改革开放40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推动边疆管理机构 双重体制 形成的主要形势。结合所学,简述秦朝边疆管理机构 双重体制 的主要表现。(7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元代体现 郡县吐蕃之地 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元明清三代的民族关系。(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成就,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制度优势。(7分)

23.

明朝的 丝绢分担纷争 。(20分)
材料一
万历年间,正是一条鞭法在江南盛行的时候。在南直隶执行一条鞭法的是海瑞,他在应天巡抚任内推动甚力,徽州府属下六县, 均平 成为改革浪潮。所以,士绅声称, 天下之道,贵乎均平。故无由不得其平则鸣。歙县久偏重赋,民困已极,躬遇仁明在位,备臣情款,恳乞均平 ,要求将徽州府的人丁丝绢(税粮项目之一)分摊六县而非偏派歙县。

——摘编自李义琼《晚明徽州府丝绢事件的财政史解读》

材料二
围绕丝绢应如何负担产生纷争。歙县据《大明会典》 直隶徽州府夏税 一项只载具体数额,并未注明由歙县独揽,主张人丁丝绢应由六县分摊;其余五县 耆民里老 等联名上呈, 祖宗成法不可变 ,要求按照《黄册》所记由歙县单独负担,且将矛头直指户部和内阁。此后双方反复抗争,甚至引发 激变 ……最终中央政府处理了丝绢事件,实际上并未加派六县,故名 共免两全之法 ,随后刊刻了《条鞭赋役册》,永为定规。与此同时,对 激变 的主谋者进行逮捕和审判。

——据【日】夫马进《试论明末徽州府的丝绢分担纷争》等整理

材料三
《大明律》卷十八《刑律·劫囚》规定: 若官司差人追征钱粮,勾摄公事……,聚众中途打夺者,……因而伤人者绞。杀人及聚至十人为首者,斩。 刑部据此严惩激变的主谋者程任卿,他被拟判 监候处决 。但在审判过程中,程任卿 切查律例所载 ,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构成被指控为 聚众中途打夺者云云 的罪情,故不应强用该条文。他进一步提出生员为了保卫家国的理法, 为乡党而公言其是非 何有大罪? 最终,刑部改判。后程任卿又得以减刑充军,因军功被授予把总归乡。

——据【日】夫马进《明清时代的讼师与诉讼制度》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歙县士绅要求 分摊六县 的时代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纷争双方各自的主张及其依据的文献。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简述明代赋役制度的主要变化。(10分)
(3)律乃律文,例乃条例,统称律例。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明代最重要的律、例名称。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 丝绢分担纷争 的最终处理。(6分)

24.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 变与不变 。(12分)
材料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

事件

1600

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

 英王颁布特许证,授予公司贸易独享权,司法权、媾和权等政治权利。

1657

公司初步确立合股制度,股东数量爆增。

1689

公司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

1720

公司将中国的瓷器、茶叶等商品运往欧洲,获利颇丰。

1757

公司发动普拉西战役,并占领了印度的孟加拉地区。

1773

国会授予公司出口茶叶到北美的专利权。

1813

国会授权英王颁布特许状,规定取消公司对印度贸易垄断权,给予公司对华贸易及对茶叶和鸦片贸易垄断权。

1833

国会授权英王颁布特许状,规定取消公司的全部贸易特权,仅作为行政机构继续殖民统治。

1857

国会正式剥夺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各地的统治权,收归英国政府进行直接统治。

1874

公司解散。

——据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整理

(1)阅读上表,从公司职能 的角度,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6分)
(2)马克思说, 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请结合英国东印度公司的 变与不变 予以阐述。(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