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43 浏览数:255

一、选择题

1.

考古发现为历史学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观察出土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最适合用来研究早期农耕生活定居文明的出土文物是(  )
A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
.玉蟾岩出土的谷物


C
.刻符的龟甲

D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2.

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发现的一种玉器,是表明贵族身份的重要礼器。四川三星堆文化的前期已出现了良渚玉琮。此外,良渚文化的兽面纹还出现在陕西的石峁遗址中。这表明(  )

A.中华文明起源于良渚文化B.良渚文化领先其他文化C.三星堆是良渚文化的扩散D.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

3.

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了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对于以上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上印证了涿鹿之战是信史B.部落之间经常展开攻伐C.黄帝部落单独赢得战争的胜利D.蚩尤害怕战鼓最终失败

4.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国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定居生活的影响B.生产力的发展C.阶级斗争的结果D.火使用的结果

5.

经过历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以下史料最有利于帮助夏商历史研究的是(  )

A.二里头遗址B.文献《吕氏春秋》C.小说《封神演义》D.诗歌《楚辞》

6.

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并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原本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对象,启的即位,开启了(  )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7.

周师率350乘戎车布阵,商纣王也率军队前来抵抗。武王先让太师吕尚即姜子牙和百夫长与商朝军队单车挑战,然后亲率精锐部队冲击商朝的军队,使商军大溃而逃。商纣王在败兵之后逃回都城,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材料反映的战役是(  )

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牧野之战D.长平之战

8.

某学者指出某一时期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层层分封 ,该时期是(  )

A.商朝B.西周C.战国D.秦朝

9.

下表是西周中期一件青铜器的介绍,该青铜器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鸟尊

铭文

说明

鸟尊的盖内和腹部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翻译:晋国君主制造的祭天宝器。据考证,鸟尊是第一代晋侯燮所拥有的高规格祭祀礼器。

A.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B.体现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C.说明晋国是西周分封的第一个诸侯国D.凸显晋国青铜铸造水平世界领先

10.

《管子地图》(管子是春秋时期人)载: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 。《孙子兵法地形篇》载: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

A.国家统一B.民族交融C.生产力发展D.诸侯争霸

11.

家里应该还好吧?……收到信后请给我回信,告诉我一下我们兄弟给家里争得的爵位,大王分发到没有……替我们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这是战国时期一位秦国士兵写的家书(通俗翻译)当时 我们兄弟 能够争得爵位,是依据哪一政策(  )

A.奖励耕战B.重农抑商C.轻徭薄赋D.以农养战

12.

《汉书·沟洫志》记载: 蜀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 与材料有关的是(  )

A.治理黄河B.开凿灵渠C.修筑都江堰D.开凿大运河

13.

战国时期, 指游说于各诸侯国的知识分子。 以客出仕 是一种流行的入仕途径,公孙衍、张仪、白起、范雎、李斯等人均是典型。当时的 以客出仕 (  )

A.促进了儒学兴盛B.推动了百家争鸣C.改变了统治制度D.导致了思想趋同

14.

让每位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成为近年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的工作重点。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打破了 教育不公平 的局面,他是(  )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15.

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名家辈出。关于下列战国时期思想家人物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孟子

兼爱

非攻

墨子

中央

集权

庄子

逍遥

自由

韩非子

仁政

无为

A.①B.②C.③D.④

16.

秦孝公采取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的建议进行治国。这一事件是(  )

A.武王伐纣B.楚汉之争C.商鞅变法D.秦的统一

17.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焚文书而酷刑法。 下列哪一事件与文中叙述有关(  )

A.国人暴动B.陈胜起义C.焚书坑儒D.匈奴之战

18.

某同学作出如下课堂笔记,他学习的主题是(  )

六王毕,四海一

篇海内为郡县   

百官公卿

A.大一统的秦朝政治B.君主专制政体演变C.中国早期政治特点D.两汉时期思想文化

19.

西汉初立,社会残破,连为皇帝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

A.轻徭薄赋B.削藩政策C.盐铁官营D.打击豪强

20.

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  )

A.西南修筑灵渠B.推崇儒家学说C.修筑万里长城D.实行推恩令

21.

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图 西汉的建立与巩固 思维导图,应在图中①②处填入(  )

A.无为而治、罢黜百家B.兼爱非攻、罢黜百家C.小国寡民、无为而治D.推行法治、分邦建国

22.

耧车,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耧车的出现反映该时期(  )

A.科技的提升B.农业的进步C.人民的幸福D.中央集权的强化

23.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这首童谣反映了(  )

A.东汉政治的腐朽B.诸侯王国的割据C.黄巾起义的攻势D.官吏对平民压榨

24.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著名的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是(  )

A.玉石之路B.茶马古道C.丝绸之路D.香料之路

25.

军事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作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的是(  )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司隶校尉

26.

下列事件在《史记》中不可能被记载的是(  )

A.商汤灭夏B.光武中兴C.孔子建立私学D.卫青北击匈奴

27.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属于两汉时期并且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成就是(  )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

28.

《九章算术》共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下表是其部分章节的内容。据此可知,《九章算术》(  )

第一章:方田讲述了平面几何面积算法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按照比例折换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工程分配方法

第六章:均输用衰分述解决赋税的合理负担问题

A.重视解决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B.重视经验而轻原理C.体现了数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D.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29.

青岛土山屯墓群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内土山屯,为汉代墓群。墓中出土的遣册(遣册是专门记录随葬品器物的简牍) 堂邑令刘君衣物名 ,其上有关 玉席 堂邑户口薄 等记载。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研究汉代青岛(  )

A.区域文化交流B.建筑工艺技术C.社会生活状况D.对外交往概况

30.

《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 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 该战役(  )

A.孙刘联军惨遭失败B.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是三国形成的标志D.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31.

歌曲《曹操》中唱道: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 分三国 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中魏国建立者和都城是(  )

A.曹操洛阳B.曹丕洛阳C.刘备成都D.孙权建业

32.

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导致了西晋衰落以及近三百年的内乱。是中国历史第一次人口迁徙的高潮。 内乱 是指(  )

A.八王之乱B.七国之乱C.黄巾起义D.州牧割据

33.

阅读下图两则史料。材料中的变化可以说明的信息是(  )

史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雨水……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史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A.南方海外贸易发达B.南方经济得到开发C.北方居民大量南迁D.北方社会相对安定

34.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东晋王朝。有人说东晋的建立标志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个说法的依据是(  )

A.单一汉民族形成B.区域发展水平相对同一C.国家的完全统一D.于战乱中取得相对稳定

35.

从秦代到明末1800多年中,被篡弑的君主共101人,其中三国4人,两晋(不含十六国)9人,南朝16人,北朝19人,占比超过45%,而时间只有350多年。这折射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A.宦官外戚交替专权B.中央集权严重削弱C.国家治理秩序混乱D.民族交融影响稳定

36.

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漩涡之中。这一时期社会的两大特征表现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政权分立与经济发展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7.

曹魏时期锺繇的楷书《宣示表》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全篇324字,一气呵成,凡重复的字,每个写法都不相同;北魏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这体现了(  )

A.统一文字的出现B.石碑艺术的发展C.不同字体的演变D.书法艺术的多彩

38.

下图是北魏魏碑书法作品《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片),其风格雄厚粗犷,苍劲有力,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B.中央集权政体的来源C.社会道德的普遍提升D.统治者崇尚书法文化

39.

历史人物总是对应历史事件。下列人物和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孝文帝——建立北魏B.苻坚——淝水之战失败C.司马睿——建立西晋D.刘备——建立东吴政权

40.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江 东山再起 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某一战役有关。在这一战役中,交战双方分别是(  )

A.鲜卑、汉族B.氐族、汉族C.羯族、匈奴D.氐族、鲜卑

二、材料题

41.

某学习小组开展以 国宝中的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宝档案一它(图A)是河姆渡人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长22.0厘米、刃宽13.0厘米、厚3.4厘米,1977年出土,收藏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A


B

国宝档案二司母戊鼎(图B)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
国宝档案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文字。中国已发现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甲骨文主要内容涉及3000年前商代的自然生态、气候灾害、王权与神权关系、土地所有制、社会经济构成、外交征伐以及商王都内权贵阶层的日常生活状况等,为研究中国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人文社会传承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甲骨文是汉字的鼻祖,与当今的汉字及现代汉语语法结构一脉相承。
(1)档案一中的 指的是什么?该遗址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司母戊鼎具有怎样的地位?它铸造于哪个朝代?这些青铜器主要用途有哪些?
(3)根据档案三,概括甲骨文的重要意义。

42.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不仅在当时领先于世界,而且到现在还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出现。山林得到开发,耕地增多。

春秋时期名医扁鹊已使用针刺、按摩、汤药等方法治病。

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病人服下失去知觉,再进行手术。

南北朝祖冲之精密推算,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北朝贾思勰整理古书,汲取农民经验,编写《齐民要术》。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密的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

——《后汉书·蔡伦传》

据统计,南朝时,《四部目录》著录的书有64582卷,与汉朝《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图书相较,时过338年之后,书籍卷数增加4.3倍。

造纸术出现近一千年之后,欧洲人才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造纸……造纸工艺非常复杂……是特殊的人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四 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下图)用失蜡法铸造,失蜡法是精密铸造金属器物的一种方法。经汉唐到明清,失蜡法被一代代匠人传承和发扬,历久不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空军一位机械师将中国的失蜡法改进后注册了专利,这是目前铸造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最佳方法。我国虽然没能最先注册这项专利,但是通过不懈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四个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国家宝藏》解说词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发展__________:
中国古代科学家治学严谨__________:
中医成就造福人类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因及影响。
(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4)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对云纹铜禁的守护誓言是 守护强国制造 。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这句誓言的理解。

三、综合题

43.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 【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秦朝形势图
西汉形势图
活动二 【提取信息——史料实证】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 诸华 诸夏 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这一交融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地区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联系加强,长江中下游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这次大交融的高潮在南北朝时期。
活动三 【编写简史——历史解释】


图1

活动四 【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图2

【注】:从左到下依次为秦兵马俑图,汉代讲学画像砖,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
(1)观察活动一中秦朝与西汉的形势图,归纳异同点。
(2)从活动二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任答三项措施)
(3)请你根据活动三图1思维导图,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结合图2,任选角度,总结出一个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说明清晰,逻辑合理,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