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胡适日记·卷十四
一九一六年
答梅觐庄—白话诗……437
答觐庄白话诗之起因……442
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447
打油诗寄元任……460
文学革命八条件……464
项目
数量
参战部队
105个团(约20余万人)
战斗次数
1800多次
歼敌人数
2万多人
摧毁敌交通线
铁路474千米
公路1500多千米
二、材料题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匡胜《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三、小论文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摘编自李占才,张凝《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
陈启沅
1859年赴安南(今越南)佐兄料理商务,经商致富。1873年,回国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该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雇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令停产。
张謇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1910年,连续三次在京发起以设立责任内阁和早开国会为号召的请愿活动。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愤然辞职。1917年,在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在吴淞复校,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1918年10月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
卢作孚
1910年,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投身辛亥革命。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国民政府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