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政权统治者对其统治区域的民族施以宗法分封、德化怀柔、因俗而治、尊王攘夷等民族政策,有效推动了夏人、商人、周人的民族融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为稳定的华夏民族。……诸子百家提出的政治
“大一统
”主张和华夷统一的民族观,以及各诸侯国为实现统一所作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摘编自韩国祥《中华民族政治“大一统”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秦朝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将王政范围扩展至全域,有力地促进了华夏地域的整合,形成了
“华夏
”
“秦人
”的大一统概念别称。汉代董仲舒提出春秋
“大一统
”,将蛮夷纳入中原文化系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摘编自马慧、刘毅《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溯源的大一统思想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措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波澜壮阔。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举措,使得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不断增强和巩固,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杨春娥、赵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