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北京市西城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0+4)【选择性必修一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34 浏览数:312

一、单选题

1.

考古人员在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和浙江浦江上山遗址,都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水稻遗存,在北京东胡林遗址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栽培粟和黍。大约距今8000年,原始农业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得到初步发展。这些地区原始农业的发展(  )

A.表明中国是稻、粟、黍的唯一原产地B.是先民采用青铜工具刀耕火种的结果C.使人类完全摆脱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D.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

观察下方秦国和六国劳动力耕作能力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每户人均面积

家庭平均人口数

家庭平均劳动力数

劳动力耕作人均面积

六国

100(

8(

3.5(

28.57(

秦国

108(

5(

2(

54.00(

A.七国的劳动力耕作水平差距很小B.秦国家庭劳动力明显不足C.耕作能力强是秦统一的重要条件D.六国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

3.

据睡虎地秦简记载,农业生产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上报。其中,《田律》规定了上报的行文要求:一是报告受雨、抽穗及未耕田地的面积数;二是报告降雨量和生长期受益田地的面积数;三是报告受灾田地的面积数。这体现出秦朝(  )
以农为本 的治国方略     ②社会治理措施具体细致
③统治者具有居安思危意识 ④赋税沉重,田赋税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秦皇古驿道位于石家庄市西部的井陉县境内,在赵国原车马道的基础上开辟为驰道,后为历代主要驿道,是连接华北和西部的交通要道,驿道上设有为邮差补充给养、转送函件的驿铺。此驿道(  )

A.证明了中国道路建设早于罗马古道B.表明 车同轨 政策未得到落实C.有力地促进了物质传递和信息交流D.建成伊始就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5.

《北史·酷吏传》序言记载, 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教之本也。法令、刑罚,教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 。该材料意在说明(  )

A.礼制的核心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B.礼教具有强制性法律化的特征C.法令与刑罚密不可分,相辅相成D.礼法共同承担治理国家的功能

6.

自隋朝开始,政府把户籍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要求人们在自己的户籍地参加考试,而且录取名额按照地域进行分配。此做法的影响包括(  )
①方便政府组织考试 ②强化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垄断
③拓展了户籍的功能 ④对稳定政权发挥一定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唐朝时,常举考试合格获得为官资格,后经吏部选拔才能正式任官。《通典》记载, 始取州县案牍疑义,试其断割,而观其能否 。这反映出吏部选人的标准之一是(  )

A.体貌丰伟 B.言辞辩正 C.楷法遒美 D.判案能力

8.

在敦煌出土的唐朝户籍中,有多处注明如 右足跛,耳下小瘤,面有黑子 之类的文字。这表明唐朝(  )

A.继承了隋朝的 大索貌阅 B.在敦煌建立羁縻州制度C.实行分类登记的户籍制度D.为赋税制度改革做准备

9.

下图是 南宋庑殿式陶瓷谷仓刻铭地契 ,地契的内容刻写在外壁上。下列可被采纳为该文物解说词的是(  )
①它以微缩宫殿式陶瓷谷仓为载体,外形独特别致
②谷仓是储藏粮食的场所,它是宋朝民间设置义仓的见证
③文物采用庑殿式宫殿样式,体现宋朝门第等级观念淡化
④地契是土地交易的凭证,是反映当时经济状况的重要证据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10.

明清时期,除原有的宗族义庄赈济族人外,还出现了许多超越血缘关系的善会和善堂等慈善机构。地方上的乡绅、商人、富户、儒生等成为主要资助者及管理者,政府也鼓励其发展。这体现出中国传统社会保障的特色是(  )

A.以宗族慈善事业为主体B.救助对象从不以血缘关系为界C.社会救济和优抚体系完备D.民间组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1.

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理论著作
②《千金方》被誉为 东方药学巨典
③《伤寒杂病论》提出 辨证施治 的原则
④《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

轮船招商局创立时规定 仿照西商贸易章程,集股办理 ,投资入股者拥有招商局发行的股票,成为股东,股票可以出让,但 不准让与洋人 。社会上 争相附股 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 。材料表明(  )
①轮船招商局的创立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序幕
②中国企业的创办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
③中国民用企业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经营模式
④股份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中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

近代警察制度产生于欧洲。清末河北行唐县的某次会试以《中国试办警察利弊论》作为考试题目。此做法对应的主张是(  )

A.以时务策命题B.废除科举制度C.设立学堂选官制度D.建立文官制度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政权建设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提出 无产阶级专政 废除资本家私有制 的目标
②在各级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的组成上实行 三三制 原则
③经中共中央批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④规定 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

15.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选民证,有汉文、藏文和朝鲜文等。与此相关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中国公务员制度

16.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美国的金融海啸迅速波及全球,面对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果断采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等措施。材料反映出(  )
①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维持汇率稳定的必要性
②美元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唯一货币
③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便利了消费,也提高了风险性
④人民币地位稳定,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

下表为2012—2020年中国民族地区发展情况表。它体现了(  )

项目

2012

202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770(

13634(

农村贫困人口

3121(万人

全部脱贫

公路通车里程

102(万千米

141(万千米

卫生技术人员数

86.7(万人

155(万人

A.中东部地区与民族地区有互补性B.广大民族地区城乡差距缩小C.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实现加快发展D.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系完善

18.

秦律规定有人在路上受到伤害,在出事地百步以内的过路行人如不加援救要受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有关于 见义勇为 的法律条文。这反映出(  )

A.自秦开始,儒家思想逐渐融入法典,礼法结合B.道德重在引导,法律强调防范,二者无相关性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能用法律手段来推进D.《民法典》对古代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有所继承

19.

下方为某同学为 放眼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活动课发言所做的示意图。其中,①-④应填写的内容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全球治理体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全球治理体系对外开放
C.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外开放全球治理体系D.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全球治理体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人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 待遇 。发生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完成B.农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C.运输和保鲜技术的进步D.水果品种改良技术的提高

21.

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与授时服务。这表明(  )

A.中国为人类高品质生活提供技术支持B.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尖端科技是衡量国家实力的唯一标志D.计算机已被其他技术所取代

22.

观察下方部分食物的原产地及传入中国的时间表,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作物

黄瓜

菠菜

西瓜

胡萝卜

玉米、甘薯

花生

欧洲苹果

原产地

印度

尼泊尔

非洲

北欧

美洲

巴西

欧洲

传入时间

西汉

西汉

五代

元朝

明朝

明朝晚期

清朝

A.各地的食物通过同一路径传入中国B.食物物种交流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C.食物物种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中外食物物种呈现双向交流的特点

23.

毡房是草原民族的民居,俗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以木条为骨架,外面覆盖毛毡以抵御寒冷,它是一种方便拆合的住宅。这反映出草原民居的特点是(  )

A.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B.体现等级制度的观念C.因地制宜形成多种样式D.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

24.

中古时期,西欧庄园农民或农奴依照月份和季节进行劳动,任务主要包括播种、收获、修剪果枝、剪羊毛、脱粒、榨葡萄汁、照顾牲畜等。这体现出的劳作方式是(  )

A.原始社会的集体耕作B.农业庄园式劳作C.手工业家庭式劳作D.农业家庭式劳作

25.

国际法之父 荷兰人格劳秀斯(1583—1645)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阐述了国际法的概念并提出了公海自由的经典理论。与其成果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
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②欧洲爆发争夺领土和霸权的战争
③17世纪的荷兰是海上强国 ④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6.

英国人伯克·特伦德193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经过考试成为公务员。某校学生依据《内阁办公厅:现代政府的诞生》一书编写了一段对话,如右栏所示。对话反映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朋友:你在内阁秘书长职位上干了10年,经历了4任首相,这个职位你是实至名归啊!

特伦德:这个位置可不太好坐啊。内阁秘书长可不是首相的私人仆从,我不能在部门的斗争中选边站,又要确保每一个部门的立场都能获得平等的关注。

A.考试择优录用B.保持政治中立C.晋升机制完善D.官僚习气深厚

27.

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大约在11世纪后期,西欧一些城市复苏,拥有一定的自治权。近代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市镇和乡村先后取得自治权,以不同的形式实现基层治理。可见,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

A.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道路B.始终以贵族势力为主导C.以基层自治为其主要特点D.与民族国家的产生同步

28.

观察下图信息,判断其所对应的时代特征是(  )

A.新航路开辟前,通过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贸易B.16世纪中后期,西班牙人主导 大帆船贸易
C.20世纪初,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21世纪,利用互联网和现代运输工具进行跨境贸易

29.

1946年颁布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指出: 各民族之健康为获致和平与安全之基本,须赖个人间与国家间之通力合作。各国间对于促进卫生与控制疾病,进展程度参差,实为共同之危祸。 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

A.提醒各国应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B.呼吁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保障人类健康C.提倡讲卫生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D.强调卫生与疾病控制需人类携手共同解决

3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颁布法律将社区中的医院管理、社会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这体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

A.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发达国家的财政负担B.基层医疗单位为治疗疑难杂症发挥重要作用
C.把原先政府承担的部分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D.地方政府为社区直接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二、材料阅读

31.

政治制度与法治建设。(15分)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1和图2行政区划示意图分别对应的朝代,(2分)选择其中一幅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反映的政治制度。(5分)
材料二
20世纪初,英、日、美等国表示,如果中国能改良法律,就放弃其在华领事裁判权。1902年,清政府任命沈家本(1840—1913)为修律大臣。1904年,修订法律馆正式开馆。沈家本提出 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世界未有无法之国而长治久安者 。北洋政府频繁进行制宪活动,并大量援用清末法律。

时间

沈家本参与的重大修律事件部分

1906

主持修订《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和《刑事民事诉讼法》

1906

《破产律》等获准颁行

1907

拟定《看守所规则》,提出改建新式监狱

19051909

翻译《德意志刑法》《法典论》《西班牙国籍法》等几十部法律文献

1912

撰写的《汉律摭遗》定稿,此书全面记载和分析汉律,并且对比唐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沈家本为近代中国法治建设做出的贡献。(8分)

三、综合题

32.

从古罗马到近代民族国家。(14分)
材料一

成书时间

古籍名称

内容摘录

东晋

《后汉纪》

各有官曹官曹指官吏办事机关,……皆会乃议事

东晋

《抱朴子》

以道使人,人以义观,不用刑辟刀刃戮罚,人民温睦

士庶推让不畜奴婢天下珍宝所出

五代

《旧唐书》

有贵臣十二人共治国政,……其王无常人,简贤者而立之

(1)指出材料一对古罗马的认识符合史实和不符合史实的各一处,并加以解释。(6分)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政治统一、独立自主 。《欧洲的分与合》一书指出,事实上,王权国家的 民族化 在欧洲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历史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这个同质的演变进程在欧洲各国不仅不是同步发生,而且在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2)依据材料二,围绕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知识加以说明。(8分)(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33.

技术进步与经济生活。(14分)
材料一

一组反映社会状况的绘画作品

(1)观察材料一,从中选择两幅图,简述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
材料二

16—20世纪部分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单位:%)

18701913

19131950

19501973

19731998

西欧

2.10

1.19

4.81

2.11

日本

2.44

2.21

9.29

2.97

亚洲不含日本

0.94

0.90

5.18

5.46

拉丁美洲

3.48

3.43

5.33

3.02

东欧和前苏联

2.37

1.84

4.84

-0.56

非洲

1.40

2.69

4.45

2.74

材料三

1900—2015年中国、美国及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单位:10亿1990年国际元)

1900

1950

2001

2015

中国

218

240

4570

11463

美国

312

1456

7966

11426

世界

1973

5326

37148

57947

——摘编自《世界经济千年史》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结合史实,阐释科学技术和国际组织是如何促进该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6分)

34.

古今关税与经济发展。(12分)
材料一
钞关是明朝内地征税的关卡。1429年,政府准许商人在商运中心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在这些地点设立税关,因以钞纳税而得名。1493年规定关税折收银两,但钞关之名未变。
钞关征课的对象主要是载运商货之船户。钞关最初主要设于江北运河一线,后来逐渐扩展到江南运河和长江中游。1480年,钞关每年收税银十二万两,此后大体维持在每年二十三万两左右。明神宗朱翊钧大肆搜刮,1597年税银升至三十三万多两。

明朝八大钞关分布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历史百科》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朝钞关的两项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这两项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材料二
1843年,中英双方订立第一个协定海关税则,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859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洋人开始掌控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晚清至民国时期,海关的业务除经办监管、征税、查禁走私、统计业务外,还办理邮政、海港检疫、同文馆、代购军舰、代办商标注册、代办国际博览会等事务。
1950年,刘少奇在北京庆祝 五一 国际劳动节干部大会上指出: 我们已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 海关管理的内容集中于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和编制海关统计等工作。1979年,海关的工作方针是 依法监管征税,方便合法进出;制止走私违法,保卫促进四化 。2018年, 一带一路 税收合作会议在哈萨克斯坦召开。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有开放口岸51个,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开放口岸314个。1990年,关税收入为35亿元,到2022年关税收入达22855亿元。

——摘自《中国海关博物馆》

(2)依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现代海关的主要变化,谈谈你的认识。(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