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八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3 浏览数:205

一、选择题

1.

2023年10月,淮安市博物馆举行了 圆明园兽首暨清代宫廷艺术特展 ,淮安人民纷纷打卡,感受国宝魅力。十二兽首至今仍有部分流落海外,造成兽首流落海外的原因是(  )

A.英军炮轰虎门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占领旅顺D.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

2.

他激愤地表示: 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整齐队伍,严明纪律,精求枪炮,统以能将,岂必不能转弱为强。 经过艰苦努力,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题中的 指的是(  )

A.曾国藩B.张之洞C.左宗棠D.李鸿章

3.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德国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B.日本侵占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岛屿
C.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D.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的照会,要求享受均等贸易机会

4.

东北野战军特种兵参谋长苏进回忆人民解放军进入北京城: 钢铁洪流般的坦克、装甲车和大炮,浩浩荡荡地通过了东交民巷……今天,中国的军队和人民第一次在这里扬眉吐气,昂首挺胸,自由出入! 东交民巷 有关的近代屈辱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辛丑条约》

5.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土地一日不平均,又受大地主、大资本家无穷之专制耳,遗害子孙,何堪设想。 为解决材料中隐忧,孙中山先生主张(  )

A.发展社会主义B.关注民生问题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民族压迫

6.

下图漫画《愿人人以此自绳》,发表于1916年7月4日的《新闻报》。画面中,一群不同阶层的人被一根绳索约束在一起,而绳索勾勒出 的字样。这根绳索指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民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民国宪法》

7.

谢觉哉在1921年6月29日的日记里写道: 午后6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ΟΟΟΟΟ之招。 这5个圆圈是因为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对日记中的这件大事解读正确的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B.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定都瑞金

8.

这是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要挽救民族危亡,只有革命军,所以我们一定要开这个学校,要造成革命军。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都担负得救国救民的责任。 由材料可见(  )

A.黄埔军校是北伐战争的重要成果B.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建立作了准备C.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创办学校D.黄埔军校为国共合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9.

七月三十一,夜半闹囔囔,手榴弹、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响到大天亮。……八一大天亮,百姓早起床,手榴弹、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解决国民党。 这首传唱至今的江西民歌歌唱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三湾改编D.土地革命

10.

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换错误的领导者,挽救处于危机中的中国革命,成为全党全军特别是多数高级干部,包括曾经犯过 倾错误的一些人的一致要求。 中国共产党完成这些要求的重要会议是(  )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

11.

1930年由上海进口的货品中,日货达到29%,但1931年底下降到3%。 这一时期日货进口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日货质量问题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国货质量提高D.九一八事变激起全国人民抗日怒潮

12.

北京城正式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只有三处,即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和东城区的张自忠路。这三位人物的故事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期间B.土地革命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

13.

谢晋元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 信中提及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

14.

《聂荣臻回忆录》记载某次战役:“(这次战役)使正太路中断一个月之久,给了华北敌人以沉重打击。……而最重要的战果,则是严重打击了敌人的 囚笼政策 ,钳制了敌人大量的兵力,拖住了它进攻正面战场的后腿,遏止了当时妥协投降的暗流。 这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5.

1945年5月2日,《解放日报》以连续六个版,全文刊登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以下表述符合中共七大相关史实的是(  )

A.中共七大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B.中共七大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
C.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D.会议标志着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6.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 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二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三喜。 这则报道中的第三件喜事是指(  )

A.吴起镇会师B.重庆谈判C.北平和平解放D.重庆解放

17.

1949年春节,淮安县地方政府向即将参加某次军事行动的家庭发慰问信。内容如下: 解放战争二年半以来,江北残匪已经全歼,大军不日挥戈南下,将继歼江南蒋匪,解放全国,为期不远……为揭露敌人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需要再下最后的一把劲……结束蒋贼统治寿命,解放全中国。 此次军事行动是(  )

A.孟良崮战役B.辽沈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8.

1947年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华北大学任教的美国人韩丁,在观察了土改后的农村社会后说: 中共革命创造了一整套新的词汇,其中一个重要的词就是 翻身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 翻身 的土地政策是(  )

A.打土豪、分田地B.地主减租减息C.农民交租交息D.耕者有其田

19.

状元张謇说: 今欲巩固民国,非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不可! 为了践行这一救国思想,张謇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汉阳铁厂D.大生纱厂

20.

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绘制的一幅思维导图,最适合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B.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C.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材料题

21.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西方列强肆意侵略留下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书写的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包藏祸心英吉利,七万里外轮船至。互市高楼鬼岛连,挟山奇货通天智。洋烟流毒剧堪哀,茶药曷换洋米来。

——林昌彝《广州采风杂感》

材料二 (它)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激烈斗争的产物,也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所提出的 等贵贱、均贫富 均田免赋 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为农民小生产者的代表,太平天国起义者受阶级的局限,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以代替封建制度。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第4版)》

材料三 陈独秀曾说: 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 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 倭寇 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

——摘编自施亚英《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材料四 虚言造语都为假,却不道、朝内糊涂信了真。闯成大祸难收拾,外洋的、八国联军进北京。只杀得、血流遍地尸堆积,最多是、小足伶仃妇女们。

——《秋瑾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 包藏祸心英吉利,七万里外轮船至 指的是英国发动的哪一场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在反对 洋烟流毒 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民族英雄是谁?
(2)材料二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哪一重要文献?依据材料说明该文献无法行之有效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 国土的割让 指的是战后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 北洋水师 全军覆没于该战争中的哪一场战役?请举一例在这场战争中顽强斗争的民族英雄。
(4)材料四描述的是 外洋 发动的哪一侵华战争? 闯成大祸难收拾 指的是哪一反帝爱国运动成为了列强发动该战争的借口?
(5)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历史事件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2.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一代代青年人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绘制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值内忧外患之际,一批背负着祖国革新图强使命的十二三岁的孩童们迷茫而又忐忑地踏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作为清廷教育计划的一部分,他们要到美国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振兴衰落的中国……那长长的辫子虽然还甩在身后,但他们早已不再是自卑怯懦的孩子,而是蓬勃健壮,活泼自信,在各个领域各个场合都光芒四射的有志青年。

——摘编自《幸运儿: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896年23岁的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20多岁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最小的余东雄年仅17岁。人称 首义三武 的孙武、蒋翊武、张振武,分别只有32岁、27岁、34岁。被孙中山称为 熊一枪 的熊秉坤,率领敢死队猛攻楚望台军械库,时年26岁。

——摘编自朱国鑫《辛亥精神与青年使命》

材料四 欧议中之青岛问题至近日形势大变,我国朝野均奋起斗争,而北京学界尤为愤激,乃于昨日星期休假,国立大学及各专门学校学生举行游行大会,以为国民对于外交表示誓争到底。

——摘编自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中的文章《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1)材料一中派遣 留美幼童 的举措与哪一近代化运动相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派遣 留美幼童 的根本目的。
(2)材料二中的 变法 指的是什么事件? 变法 期间,清政府创办的哪一所学校,成为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
(3)材料三所说的 首义 指的是什么事件?首义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革命的意义(政治、经济、思想任选两个角度作答)。
(4)材料四中提及的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指的是什么事件?对这次 大举动 起到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的青年们身上肩负的共同使命是什么?

23.

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次携手】
材料一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兄弟阅墙】
材料二 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 安内 ,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步平《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同仇敌忾】
材料三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演说

【再度反目】
材料四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1)材料一指的是哪次会议的内容?依据材料一回答,此次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国共两党以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为目的开展了哪一军事行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块 红色区域 的名称。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 安内 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3)材料三中的国共两党宣言和演说是在哪一事件后发表的?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形成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民党发动 全面内战 的标志是什么?哪一军事行动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5)综合上述材料对国共两党关系发展历程的研究,谈一谈你的感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