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5 浏览数:795

一、单选题

1.

商朝时 王权神佑 的思想观念盛行,商贵族标榜天神是自己的祖先;西周在商朝的基础上提出了 敬天保民,以德配天 ,并对天命观做出了 天命靡常 惟命不于常 等新的解释。西周天命观念的变化反映了(  )

A.人文精神植根久远的历史传统B.统治需要影响思想观念的嬗变C.反思夏商文化催生了民本思想D.早期国家治理强调政权合法性

2.

秦汉统治者在政治上不断迁徙打击各种扰乱乡里的社会势力,经济上防控土地兼并、扶持自耕农生产,意识形态上以儒家思想改造乡里社会风尚,社会治理上重视以法治民、以德化民。这表明秦汉统治者(  )

A.注重乡里社会秩序的改造B.奉行儒法并用的理政思想C.实行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D.重视基层社会的自我更新

3.

西汉氾胜之汇录的《氾胜之书》,记述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宋代陈旉的《农书》,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这些农书(  )

A.得益于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B.表明国家组织力量的强大C.反映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意在推广先进的农业工具

4.

实录是历代官修史料汇编,其记载了封建帝王的言论和活动。《清实录》以保存完整著称,但康雍乾三朝对清初实录作了大量修改和加工,使之失去了初修时的面目。康雍乾时期对实录的修改意在(  )

A.提升清朝形象B.延续治史传统C.吸收汉人文化D.消除民族矛盾

5.

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 官督商办 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代表新的生产力的近代产业工人已达到20万人左右。这反映了(  )

A.近代工业发展加速自然经济解体B.洋务企业实现了向民营企业转型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初步发展D.自救变革促进晚清社会结构变动

6.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但是在敌后抗战的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 三三制 原则,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这一调整(  )

A.改变了政权革命性质B.削弱了国民党的力量C.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D.适应了革命形势需要

7.

图6是中国1981~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变化图。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图6

A.对外开放全面走向世界B.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倍增

8.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 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不过,众多经验告诉我: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 据此可知,西哥特人(  )

A.力图毁灭所有罗马文化B.吸收国家治理有效经验C.推动了罗马文明的复兴D.成为西方文明的开拓者

9.

17世纪,欧洲的贸易公司从印度购买棉纺织品,一部分棉纺织品被运回欧洲,供欧洲人消费。还有一部分被运往非洲用来购买奴隶,然后再将奴隶送到美洲的种植园中去劳动。据此可知,当时(  )

A.欧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B.跨太平洋贸易发展迅速C.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D.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强

10.

图7反映了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图7

A.城市居住环境逐渐恶化B.各国工业化进程加快C.各国工业发展差距缩小D.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11.

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思想界赞扬王安石辅佐神宗,其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兴实利与人民,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历史解释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B.新史料的挖掘推动历史进步C.史学研究应不断调整研究方向D.政府加强对学术研究的指导

12.

欧盟以往对亚洲并不重视,致使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不如美、日。……1994年7月,欧盟制定《走向亚洲新战略》,……1996年3月,欧盟与亚洲国家举行了没有美国参加的首届亚欧会议,并发表了《亚欧会议主席声明》,建设体制化的亚欧全面新伙伴关系。这表明欧盟(  )

A.意在脱离美国的掌控B.重视第三世界的崛起C.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D.挑战美日的市场影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405年至1433年间,明朝政府发起了七次大规模的海上探察系列活动,领导这些探察的是宦官郑和,郑和的每一次航行都带着一支令人敬畏的船队,辅以庞大的武装军队,可以镇压探险队所到达的任何港口出现的抵抗。在前三次的航海中,郑和率领他的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和锡兰。第四次航行到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最南到达现在肯尼亚的马林迪。在整个旅行过程中,郑和随意把中国丝绸、瓷器和其他商品作为礼物散发出去。在返航时,他从东道主那里得到大量的、非同寻常的礼品,包括非洲的斑马和长颈鹿。郑和及其同伴尊重他们所遇到的当地神灵和风俗习惯。郑和通常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他的目标。……七次探察在印度洋盆地确立了中国人的地位和声誉。在他第四次返航时,郑和带来了30个国家的使节,他们来到中国,对明朝宫廷表示了敬意。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了 五通 ,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10年来,共建 一带一路 以基础设施的 硬联通 为重要方向,呈现出陆、海、天、网全面推进的态势。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自2015年成立以来,亚投行已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六大洲的106个成员,成为成员数量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国际多边开发机构。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教育合作、文旅交流、媒体智库、民间交往等领域开展广泛地合作,与共建国家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不断加强,拉近了共建国家人民的距离,促进民心相通水乳交融,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实现了文明交流互鉴。

——摘编自蔡彤娟《一带一路十年成就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郑和下西洋, 一带一路 呈现出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13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这些区域交往带给我们的启示。(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 ,是人类文明中延续最长久的一个共同体。维系这个共同体的,不是靠单一的族群,不是靠单一的语言,不是靠单一的思想,不是靠单一的信仰,不是靠单一的文化。因能容纳,而成其大;因能调适,而成其久。维系 中国 这个观念的真正力量,可能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导致的互相沟通和互相依赖;
第二,皇权统治下依旧保持的上下流动;
第三,以视觉符号为基础的文字系统超越了语言的间隔,使得文化得以赓续。
这三个方面,使得中国的广土众民,始终保持着流动,始终促进着融合,中国文化只有逐渐的变化,而没有突然的断裂,使得 中国 的观念,可以长期保持。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时间

重大事件

2017

美国政府税改,鼓励美资的跨国公司将海外资金汇回国内,使得全球国际跨国投资规模下降。

2017

美国政府指责《巴黎协定》让美国背负不公平的经济代价,宣布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20172019

美国政府29次动用否决权,阻碍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成员遴选,导致WTO争端解决机制逐步停摆。

2018

美国政府终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替代以《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加入了对美国有利的条款。

2018年至今

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的约600种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与中国的经贸摩擦不断升级。

——摘编自陈东《区域一体化演变趋势与我国中长期应对策略》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出台这些政策的实质并分析出台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实行这些政策的影响。(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