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4 浏览数:513

一、选择题

1.

粟最早在中国种植,经碾磨脱皮后成为小米。粟在梵语、波斯语中分别被称为“Cinaka”和“Shu-shu”,与 谐音。英语中的粟为millet,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粉之意。由此可知(  )

A.中华文明影响世界B.语言是文明最主要表现形式C.世界文明因粟而兴D.原始农业最早是在中国兴起

2.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下列可作为其史料论据的是(  )


A
.青铜礼器铜鼎


B
.司母戊鼎


C
.三星堆青铜面具


D
.利簋

3.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孟子提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民心。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诸子百家本质相同B.民本思想受到重视C.儒道思想引领时代D.奉行人民利益至上

4.

下图是北魏时期的墓葬壁画。这幅壁画能印证当时 (  )

洛阳出土的儒家孝子画像石棺(528年),画中人物穿着汉族服饰

A.绘画艺术成熟B.南北政权对峙C.江南经济开发D.北方民族交融

5.

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拥有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雄心壮志。这些诗句体现了(  )

A.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B.兼容并包的社会风尚C.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D.蔑视权贵的浪漫情怀

6.

下面是北宋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家税收情况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北宋(  )

时间

税收万贯

农业税占比

商业税占比

宋太宗

3 559

65%

35%

宋真宗

5 723

48%

52%

宋神宗

7 070

30%

70%

A.农业发展停滞B.国家经济衰退C.商品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

7.

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下西洋时,曾敕谕告海外诸王, 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这说明郑和下西洋秉持的理念是(  )

A.宣扬国威B.开疆拓土C.和平交往D.互通有无

8.

下面大事年表体现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1281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561 明世宗嘉靖四十年

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1689康熙二十八年

中俄双方的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A.反抗侵略的斗争B.边疆地区民族关系缓和与发展C.边疆的制度管理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9.

只是在封建制母体上 嫁接 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枝芽,其结果必然会出现许多畸形怪状的产儿。 材料评价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

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提出: 昔者不自知其为国,今见败于他国,乃始自知其为国也。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B.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C.促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11.

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在这次会议以前, 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 ,直到这次会议,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二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2.

20世纪初创作的《自由结婚纪念歌》歌词中写道: 世事新,男女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 这体现了近代社会(  )

A.新旧并呈,多元发展B.崇洋逐新,舍弃传统C.生产生活,方式变化D.思想解放,习俗变迁

13.

对于 人身自由 的表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所不同(如下)由此可知,我国1954年颁布的宪法(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人身……的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

A.保障并完善了公民权利B.体现了过渡时期的要求C.借鉴了他国的宪法经验D.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14.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进博会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了 买全球、卖全球、惠全球 ,共享中国市场机遇。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我国(  )

A.拉动国内内需B.优化出口结构C.扩大对外开放D.深化对内改革

15.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位的变化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每年354天的阴历;中国古代以月相变化和太阳回归年为依据制定了阴阳合历。由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A.同一性B.多元性C.一体性D.特殊性

16.

近代国际法的概念和范畴与罗马 万民法 息息相关。罗马法中民事权利主体平等、契约自由等重要的私法原则和制度经由近代国际法学家的移植、解释与演绎逐渐演变为近代国际法中的重要规则。材料体现了罗马法(  )

A.至今日仍然完全适用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D.维护公民平等自由权利

17.

他们希望探索、完善人类的潜能,而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研读和翻译古希腊和罗马学者在艺术、文学、哲学、政治和历史等领域的作品。 材料中的 他们 (  )

A.主张人文主义B.认同地圆学说C.宣传主权在民D.支持工人斗争

18.

美国制宪者在设计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办公机构所在地时,都按当时的标准隔离的足够远,以保证官员们不能相互串门。此举遵循了(  )

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原则C.国会至上原则D.分权制衡原则

19.

1918—1919年,商业广告在苏俄《真理报》上近乎消失。1922年7月30日《真理报》第169号的第6版的广告专版中,出现了糖业广告、啤酒广告、农产品广告等商业广告,这种广告新气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国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D.两个五年计划完成

20.

欧亚大陆战火重燃,局势持续紧张,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军备竞赛阴霾不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肆虐;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面对这些问题需要(  )

A.反对战争、争取和平B.顺应政治格局多极化C.民族独立、外争主权D.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材料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从现代意义上说,所谓纸,指植物纤维原料经机械处理(切断、舂捣)及化学处理(碱液蒸煮),再制浆、抄造、干燥后形成的有一定强度的片状纤维制品。

——摘编自华觉明、冯立昇《中国三十大发明》

材料二 世界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书写材料

国家和地区

出现时期

类型

制作工艺流程

古埃及

公元前3000

(suō草纸

莎草茎削皮、切片、浸泡,两层垂直排放,平摊在两层亚麻布中间捶打,重压、干燥、浮石磨光即成

古希腊

公元前2世纪

羊皮纸

羊皮浸泡石灰水去毛除脂,专用木框极力拉伸、干燥、固定而成

中国

东汉时期

蔡侯纸

切割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制浆抄纸晾纸揭纸

(1)有人认为,古埃及、古希腊等地区早在中国之前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 。据上述材料,你是否认可此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2)中国古代还有众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请你再举一例。(1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截至1998年12月底,我国汽车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209.39亿美元;2000年,我国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24家,总投资额5.1亿美元;2001年,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17家,总投资额7.25亿美元。

——摘编自郭克莎、银国宏《1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材料二


2018—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增长率

新能源汽车出口在我国汽车出口中占比越来越高,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从出口数量来看,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能力持续走强。

——柯婉萍《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汽车行业有何特点。(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3分)
(3)从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到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你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17世纪后,随着民主思想的进步,欧洲许多原属于皇家贵族的宫苑、猎苑和私家园林逐渐向市民开放。18世纪,欧洲城市和人口飞速膨胀,造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匮乏、交通拥堵、城市卫生条件和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社会改良者探索改善城市生存环境的对策,促生了现代公园。政府开始关注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大众需求,把公园建设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途径。园艺师不再单为上流社会和富裕阶层设计花园,开始建设越来越多的为大众服务的公园。

——摘编自江俊浩《从国外公园发展历程看我国公园系统化建设》

材料二 欧美19世纪城市公园建设

建设时间

城市公园

特点

1843

英国博肯海德公园

政府出资,免费对公众开放

1858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合理规划土地,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

1880

美国波士顿公园体系

提倡城市园林化,发挥园林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1)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城市公园发展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欧美19世纪城市公园建设的特点。(2分)
(3)综上所述,西方城市公园的建设给我们国家城市化建设带来什么启示?(1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马铃薯作为一种耐旱、抗风、增产高效的农作物,起源于南美洲和安第斯山脉,16世纪西班牙引入了马铃薯,并沿着其殖民贸易路线逐渐推广种植到了爱尔兰、英国、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迅速被全球农业生产者接纳。随后,马铃薯又通过航海贸易、移民流动等形式,传入了亚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其他地区,成为许多国家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

材料二 薯片的生产和消费
19世纪末加工薯片要靠手工削皮和切片,20世纪20年代,电动土豆削皮机出现,薯片开始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如图)。
起初薯片流行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后来人们用汽车把薯片运到美国各地。1961年,赫尔曼·雷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市场化品牌——乐事,并逐步建立了全球产业链。

——摘编自董淑亮《风靡全球的薯片》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绘制出马铃薯的传播路线示意图。(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薯片在全球流行的因素。(3分)
(3)综上所述,马铃薯的传播与发展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1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