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8 浏览数:634

一、选择题

1.

中国古代各领域的科技著作以其独特的记载方式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科技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

2.

如图的漫画《坚决反对》,以美国总统麦金莱形象设计的山姆大叔,脚踩中国版图,对列强们说: 先生们,你们尽可能分割这张地图,但请记住我站的位置,不能分进你们的势力范围。 这幅漫画能够反映一战后(  )

A.中国被列强共同支配B.尊重中国主权完整C.欧洲地区的国际秩序D.美国保护中国利益

3.

有学者在论及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曾用了这样一则比喻: 马体牛用。让马去犁地,让牛去奔跑。 并补充说, 他们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与体制是最优秀的,只不过船不坚炮不利罢了。 该学者在此(  )

A.批评了清廷的封闭保守B.指出了洋务新政的局限C.剖析了维新变法的根源D.讽刺了尊孔复古的荒谬

4.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表明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B.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C.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使命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5.

下图是某校初二年级绘制的长征组诗板报插图。其中①处可以插入的诗句是(  )

A.漫漫长路从此启B.生死攸关肃左倾C.大渡桥横铁索寒D.三军会聚尽开颜

6.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 冒险 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 冒险 (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有学者认为:在一个发展水平甚低、资本极度缺乏的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由于市场机制很难保证稀缺资源流向不具比较优势的重工业部门,因此就需要借助计划和行政命令配置资源。该学者意在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A.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是实现赶超发展战略的需要C.是学习借鉴苏联经验的表现D.是特殊国情之下的必然选择

8.

如表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表中占比变化可以反映出(  )

时间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非公有制

1978

54.6%

43.3%

2.1%

1987

38.7%

35.7%

25.6%

A.所有制结构调整目标实现B.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D.国家发展公有制经济

9.

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 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狭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波斯文明D.犹太文明

10.

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有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佃户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很少需要对外交换。这体现欧洲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流通自由B.精耕细作C.自给自足D.商业发达

11.

葡萄牙王国偏居伊比利亚半岛一隅,土地贫瘠。葡萄牙人热衷于寻找新资源和肥沃的土地。早在13世纪初,他们就远离海岸来到大西洋深海,寻找鱼、原木和可以种植小麦的土地,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由此可见,葡萄牙王室支持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领土扩张的需要C.东方产品的需求D.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12.

列宁曾经说过: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 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 。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无产阶级首次发动的武装起义D.人类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的民主革命

13.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后提出重建国际秩序的主张,主要包含: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贸易自由、全面裁军、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民族自决、恢复比利时主权、撤出俄罗斯领土等。这些主张(  )

A.体现美国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B.维持了持久的国际和平C.使美国主导了一战后凡尔赛体系D.缓和了世界大国的矛盾

14.

下图为 罗斯福新政期间的部分措施 ,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

时间

措施

1933

颁布《紧急银行法案》、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颁布《农业调整法》、 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1934

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

1935

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成立工程进展署

A.奉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C.通过立法等手段干预经济D.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扩张

15.

下表是 1946—1990年,亚非拉人民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的国家数量统计表 ,据此推断(  )

时间  数量区域

1946—1960

1961—1975

1976—1990

亚洲

15

9

1

非洲

23

23

4

拉丁美洲

0

5

5

A.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B.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C.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材料题

1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的文物图片。


图一
金字塔


图二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图三
古代印度佛像


图四
古希腊陶瓷

【材料二】


图五


图六

(1)(4分)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可将材料一中的图一、二、三归为一类,图四归为一类,其理由是什么?
(2)综合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3)(3分)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五和所学知识,请列举一项史实说明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并根据图五、图六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

17.

汲取精神之源,凝聚奋进力量,坚持中国道路。(14分)
材料一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持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及主要内涵

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特区精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整理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材料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现代化历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典范的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丰富了人类探索现代化的多元图景和多元路径,为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态。

——摘编自薛金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世界意义》

(1)(4分)请将①—④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按照它们出现的时期进行排序。(只填序号即可)。
(2)(4分)依据材料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开创了什么道路?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获得了哪一历史经验。
(3)(6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四则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

三、小论文

18.

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不少困难与挑战,人类如何应对这些困难与挑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困难与挑战

应对

20世纪以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1945年至2020年,全球共发生了涉及99个国家的78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联合国宪章规定各成员国必须参与维和行动,自1948年以来将近130国提供军队或警力维和。

全球气候变暖速度加快;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森林资源因乱砍滥伐日益减少;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统一安排。

为了实现低碳目标,德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从1990年至2020年,由12.49亿吨,降至7.39亿吨,30年减了5.1亿吨,降幅达40.83%

1960年至1991年间,占世界人口20%的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世界收入从70%增加到85%,而20%最穷的人所拥有的极少的收入则从2.3%下降到1.4%

1993年起,联合国把每年1017日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中国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截至北京时间202212271620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感染病例662391407例;累计死亡病例6687583例。

20215月,全球健康峰会召开,与会国共同商讨如何团结协作应对新冠疫情的挑战。

截至202212月底,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

——摘编自人民网和齐晓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全球生态治理困境研究》等

(1)(4分)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8分)阅读材料,从 联合国、大国担当、国际合作 等选取一个角度,围绕 应对困难与挑战 拟定观点,并在材料中选取两个对应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