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河北省邢台市多校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6+4)【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168

一、单选题

1.

据推算,自605年(隋大业元年)起参与开挖通济渠(黄河—淮河段大运河)的民工达360万,与此同时,参与疏通古邗沟的民工也不下10万;608年,连通海河与黄河的永济渠,仅征用的河北民工数就超过百万;610年,大运河全线贯通。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得以贯通的重要条件是(  )

A.民众对兴修水利的热忱B.大一统王朝的动员能力C.赋役折银 制度的推行D.隋炀帝个人的享乐追求

2.

2022年10月,考古学家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的海域发现了两处古代沉船遗址。国家文物局作出初步判断,其中一处为正德年间(1506—1521年)运送数以万计的外销瓷器的海船,另一处是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从海外装载原木等货物驶往中国的海船。这些发现(  )

A.可探究海上丝绸之路航线B.印证了郑和下西洋的成就C.表明中国造船技术更先进D.否定了海禁政策的真实性

3.

下列诞生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型运输工具中,直到20世纪才得到推广的是(  )

4.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中国的充电桩建设不断加快。图1所示为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状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
202404032131282518

图1

A.民间资本主导交通发展B.汽车产销结构发生剧变C.低碳出行方式更趋便利D.道路建设成本不断提高

5.

图2所示为黑死病传入法国南部后,阿维尼翁一位医生的笔记。这些描述意在说明黑死病(  )

黑死病的传染如此严重,以至于不仅与病人待在一起,即使看他们一眼似乎也会被感染。死亡的人如此之多……埋葬时找不到祭司在他们的坟前祷告。父子之间不相往……甚至医生也惧怕感染而不收患者进行治疗。至于我,为了不背上恶名,不敢不到场,但仍然始终处于恐惧之中。

图2

A.造成了严重社会恐慌B.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C.间接推动了医学发展D.使封建伦理遭到颠覆

6.

表1所示为对清代中医界普遍认可的名医 四大家 (又称 金元四大家 )的情况简介。名医 四大家 的活动(  )

表1

姓名

籍贯

简介

刘完素11101200)

河间

今河北河间

反对套用古方,非议滥用宋代太医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行为。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等

张从正11561228)

睢州考城

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

善用攻邪之法治病,强调攻邪有其适应证,也有禁忌证。代表作有《儒门事亲》等

李杲不详

真定

今河北正定

著有《脾胃论》,被中医界视为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朱震亨(12811358)

婺州义乌

今浙江义乌

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颇有异议。著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局方发挥》等。其学说在日本等国也有较大影响

A.展现了南北方医学差距B.推动了中医学传承发展C.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卓著D.均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

7.

据统计,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全国各地和解放军部队共出动346支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65名公共卫生人员进入湖北省,超过19个省区市与湖北各市州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

A.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奇迹B.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C.医疗机构服务职能的扩大D.加大医疗扶贫力度的举措

8.

1952年,由非政府组织编写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在美国问世。该手册共130页,列举了106种精神疾病。2013年,该手册第五版付印,其篇幅也达到947页。这表明现代美国(  )

A.基础医学突飞猛进B.注重公共卫生建设C.全民卫生观念增强D.愈发关注精神卫生

9.

孟子主张 仁政 ,将道德标准建立在利益追求之前,并以鱼与熊掌为例,宣扬舍生取义;商鞅主张 耕战 ,并以实利的诱惑、严密的法制和严厉的刑罚将人民强行导向务农与作战。二人的主张均蕴含了(  )

A.儒法思想融合的趋势B.存天理,灭人欲 的思想C.解决现实问题的诉求D.民为邦本 的理论预设

10.

明世宗时期,面对严重的旱情,皇帝不但多次在宫中祈雨,同时遣官致祭山川神明。世宗表示: 致灾之由,固在朕躬。但君臣交修,本为一体,朕既痛自循省,惟赖尔文武群臣同寅竭诚,匡朕不逮,以回天意。 由此可知,明世宗(  )

A.对自然规律颇为尊重B.认同 敬天保民 思想C.具有厚德载物的胸怀D.推崇天下为公的理想

11.

图3所示为考古出土的西夏文物—西夏文《论语》(左)、西夏文佛经(右)。由此可知,西夏(  )

A.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征B.主流思想与北宋无异C.与印度存在着直接交流D.把佛教当作官方宗教

12.

京师同文馆筹建时,清廷内部反对者甚众。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无论是地方督抚还是朝中大员,大多对创办西式学堂以兴学育才不再抵触;即便是戊戌政变失败后,顽固派也并未取缔京师大学堂这一维新运动成果。这一变化说明(  )

A.知识分子开始放眼世界B.西学教育愈发受到社会推崇C.中华文化主动寻求变革D.民族危机助推新式教育发展

13.

有学者指出,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阿拉伯文化具有融合性特征B.阿拉伯帝国政治与文化的不相协调C.阿拉伯文明领先世界的原因D.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14.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美德对于社会正义的实现十分重要。法治不应有悖于德性,因为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保证公民和城邦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这一观点(  )

A.弘扬了罗马法的务实精神B.推动了雅典民主制的建立C.背离了柏拉图的理性思维D.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重视

15.

查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对侵害他人财物的行为,规定必须估价损失,而损失包括受害人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有人杀害了一对骡子中的一头,或四驾马车中的一匹马,那不仅要对被杀的骡或马估价,而且还要进一步计算那些活着的贬值了多少。这(  )

A.保证了司法审判的程序原则B.加重了平民阶层的经济负担C.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D.推动了国家治理的成功转型

16.

图4所示是19世纪中叶发现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某地的印章,印章的材料为冻石、黏土、象牙和铜等,以冻石数量最多。印章的形状一般为2.5厘米直径长的正方形,也有的呈长方形。其所反映的成就最可能属于(  )

图4

A.古印加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印度文明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60年代,非洲大陆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1961年,中国与坦噶尼喀建交。1964年,坦噶尼喀与独立后的桑给巴尔合并,改称坦桑尼亚。当时的坦桑尼亚领导人设想建设一条从内陆国家赞比亚到坦桑尼亚最大海港的铁路,这既能方便赞比亚的铜矿出口,同时又可以为周边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提供支援。但他们先是遭到西方国家和金融机构的刁难,后又遭到苏联的拒绝。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表示:西方帝国主义不干的事,我们帮着你干,而且我们干的话,会干得很漂亮。坦赞铁路从1968年开始勘测设计,到1976年建成,中国共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派出技术人员约5万人次(其中牺牲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中国员工将近70位),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通车后不久,中国把铁路运营完全移交当地,撤回了全部中方员工。2013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坦桑尼亚,特别赞扬了坦赞铁路精神,还到援坦牺牲烈士的墓地凭吊。

——摘编自周南《我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决策背景》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坦赞铁路建成的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洋务运动首开学习西方医学教育办学经验的先河,为中国传统中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破了中国医学教育单一中医学课程结构的框架。洋务医学教育聘请外籍教师、使用外文课本,课程按西医学科分类,并设有专门的临床实习课程。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接管了洋务派创办的军医学校,又先后设立了一批国立、公立医学专门(专修)学校,教学内容均以西医为主。根据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当时有各类医学院校33所,分别由不同利益阶层所创办,管理较为混乱,课程设置也与此前没有太大变化。

——摘编自黄睿彦《近现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中国近代医学教育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围绕材料所能体现的任一特征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周人)创造了天命的意识形态,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所有后继的中国王朝都继承了君权天命的观念。并且,所有后继的统治更替都诉诸同样的声明,即天命从一个衰朽的朝代转移到了另一个具有更大 的朝代。周人创造了一个神话,这一神话已经传承了下来,现在也是西方人的标准中国观,即一个巨大的整体国家,一个具有异常持久力的统一文化。
材料二
在每一个历史时段,世界上总有某些地区因其更具影响力、有更多的人口、更具塑造世界的力量而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相对占据了更多的优势,这并不是出于认同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中国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影响全球的创举的确极其丰富。公元4世纪末,中国流民将佛教引入高句丽;520—530年,百济和新罗国王皈依佛教;538年,首座佛像进入日本;574—622年,最重要的皇室佛教支持者(日本)圣德太子在世;公元7世纪,佛教在日本皇室的支持下迅速扩张。西方人总是从中国学到许多而不是中国人从西方学到许多。直到18世纪,西方的劣势才开始逆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材料一中,周人创造的意识形态体现了           的传统文化内涵,周人创造的 神话 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中国相对占据了更多的优势 的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中国 影响全球的创举 并加以阐述。(8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发源于西亚、北非相邻的地区,在时间上埃及文明稍早。希伯来人(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从游牧转向定居的时间较晚,内需的不足是其发展商品交换、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内在动力。而迦南地区独特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也孕育了希伯来人的经商意识。

——摘编自赵克仁《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异质性及其原因》

材料二
希伯来文明与埃及文明在政治上都发展出王权政治,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古埃及形成了 神—法老—官吏—平民 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在古埃及人眼中,神灵把管理和统治世界的权力全部交给了法老,而其他人要得到权力只能由法老再次授予,即分享法老的管理权。在希伯来人的认知中,管理与治理世界的权力被神赋予了整个人类,神权与王权之间是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并非单方面的支配或遵从关系。早在希伯来文明兴起阶段,希伯来人就有军事民主制的传统,如遇大事,一般由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首领共同商议来作出决定,而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

——摘编自赵克仁《希伯来与古埃及王权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埃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古代埃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发展差异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