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图3
表1为不同时期《新青年》杂志关于“社会主义”一词出现的次数。这一变化反映了( )
时间
次数
1919年之前
34
1919年
104
1921—1922年
685
图4: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示意图(单位:亿元)
二、材料阅读
时期
大运河的开凿与改造
隋
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后,为加强对南方的统治,隋炀帝从洛阳开凿南通余杭、北抵涿郡的南北大运河,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文明连接为一个整体。
唐
唐王朝建都长安,当时的长安城有百万人口,更需要大运河为其漕运服务,唐朝开伊娄河、广济渠工程,又一次开启了具有“天下”格局的“中国共同体”。
北宋
运河交汇之地开封为都城,北宋进一步开凿新河,疏浚旧河道,开创了漕运的鼎盛时期。
元
改造运河,使大运河从北京开始由河北入山东经江苏直达浙江杭州,大大缩短了航程,并把钱塘江、太湖、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这六大水系一脉贯穿,“中国共同体”得以强化。
清
清王朝继承元明两代的治河成果。康熙平定三藩之后,六次“南巡”都为黄河、运河而来。
——摘编自翁淮南《大运河:千年流动的文化血脉》
——摘编自叶晓庆《先秦诸子“大一统”学术思想论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公有制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表
年份
全国工业 企业总产值
(亿元)
其中: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企业占比(%)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1953
450
193
17
42.9
3.8
1955
534
273
41
51.1
7.7
1957
704
378
134
53.6
19.0
——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整理
——摘编自杨春学,杨新铭《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一种综合性的解释》
三、开放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