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思想观点
出处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道德经》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孟子》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荀子》
资料
唐德宗建中元年,江淮“岁入米数十万斛,以济关中”。
《唐会要》
唐宪宗“(元和)初,江淮米至渭桥者(长安附近粮仓,又称渭仓)才二十万斛”。
《新唐书》
唐宣宗大中五年二月(847年),江淮“漕米四十万斛,其能至渭仓者,十不三四”。
《旧唐书》
二、材料阅读
时间
赋役制度
从汉朝至唐朝中叶
政府主要是按丁口征收赋税和摊派徭役,而不考虑纳税人财产(主要是田产)的多少。如汉朝的田租、口赋;魏晋南北朝的田租、户调;唐初的租庸调制等,都是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和财产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样数量的绢粟。
唐朝后期
宰相杨炎改租庸调为两税,即主要依据田产多少在夏秋两季征收赋税,两税按田产征税,纠正了从丁而税之弊,把对人征收的庸调废除,成为对物的财产税。
两宋
实行两税制,“以田亩为准,按等定率,夏税以钱计,秋税以米计”。徭役从两税中独立出来,形成以里正等为内容的职役差役和以通常劳役征发为内容的力役夫役。人口、地籍、税册一体户籍形式被打破,户籍赋税功能被地籍替代,户籍只是派役主要依据。
——整理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
——摘编自丛静《维新派教育思想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地位》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摘编自舒小昀《市场与英国社会转型》
三、开放性试题
下表是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几种认识。
观点一
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不同,又会有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而有不同的经济形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特征和具体文明形态也具有差异性,由此呈现出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状况。
观点二
地域性的文明可以在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养分中不断丰富与更新自身。
观点三
回眸千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史,可以发现诸多文化并不是封闭、孤立地各自发展,而是在交流碰撞中推动人类文明演进。
——摘编自刘先春、张艳霞《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依据、理论内涵及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