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0 浏览数:812

一、单选题

1.

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  )

A.中原领先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2.

陈树镛在《汉官答问》中如此写道: 考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低。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 这一叙述反映了两汉时期(  )

A.尚书省制得以确立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开始加强尚书职权D.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3.

《新唐书》卷52《食货志》载: 税法即行,民力未及宽,而(781年)朱滔、王武俊、田悦合从而叛,用益不给,而借商之令出。……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增其本道税钱,每缗二百,因诏天下皆增之。 由此可知该税法(  )

A.实际上增加了百姓的负担B.基于镇压地方叛乱而实行C.有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扩大收税对象来增加收入

4.

北宋白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但1610年容与堂刊行的百回本《水浒传》中多次出现使用白银的情节,如林冲和洪教头比武,柴进拿出一锭25两的银子,作为胜者的奖励;戴宗请萧让写碑文,承诺给50两银子;史进给师傅王进100两银子,作为谢师费;等等。这种反差(  )

A.说明《水浒传》脱离社会现实B.折射出明朝白银流通已经普遍C.证实小说不具备任何史料价值D.加重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5.

图1所示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图中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基本一致且保持迅速增长应发生于(  )

图1

A.1500—1600年B.1600—1700年C.1700—1800年D.1800—1900年

6.

表1呈现了蔡元培的主要事迹。这说明他(  )

表1

时间

活动

1892

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4

组织建立光复会

1912

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6

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A.用民主科学改造封建思想B.革命活动受阶级立场制约C.以教育救国作为毕生追求D.报国方式受国内时势变化

7.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深入中国陕北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其所见所闻编著成《Red Star Over China》一书,这本书次年在伦敦首次出版,1938年2月首次发行中文版,曾译名为《西行漫记》,后被译为《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  )

A.是研究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一手史料B.成为考订国共正式合作的重要证据C.见证了中共 三三制 的政权建设D.佐证了国民党在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8.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要 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也取得了和可能取得了广大的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及其他爱国分子的同意。 这一主张(  )

A.基于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B.重在强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D.推动解放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9.

武汉市喻桥乡贫民陈汉友在解放前没有耕牛农具,土地很少,每年只收七担谷,一年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八个月之久。土地改革后,他家里有田地十五亩四分,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这一变化说明(  )

A.土改在解放区全面展开B.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C.社会主义革命成果显著D.工业化建设条件已成熟

10.

1963年底至次年初,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了埃及、加纳、马里、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访问期间周总理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包括严格尊重受援国主权,采取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等内容。这一次外交活动(  )

A.是国内三线建设成果的体现B.说明外交重点转向对外援助C.体现一边倒外交政策已突破D.打击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

11.

图2还原的是古埃及时期金字塔的制作,根据希罗多德的描述,各环节如采石、运输、下河、上岸,不仅需要大批的石匠、工人、水手,而且需要大批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以及有足够镇压能力的军队,三十年方可完成一座。这说明埃及(  )

图2

A.社会动员能力强大B.科学技术水平较高C.封建官僚系统完备D.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12.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观察图3,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图3

A.印加人在①处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B.玛雅人在②处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C.阿兹特克人在③处发明 浮动园地 D.印第安人在④处开凿了巴拿马运河

13.

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从吕宋起航,开辟了一条西起吕宋马尼拉、东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全新航道。之后的250多年里,西班牙人将无数丝织品运抵美洲市场,用以交换产自西属美洲的白银。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西班牙垄断了大西洋贸易B.银丝贸易是殖民主要手段C.欧洲的贸易中心正在转移D.全球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14.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纽约、波士顿、匹兹堡和华盛顿等城市一万多个单位的35万工人举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罢工,当时在罢工工人中流行一首《八小时之歌》,歌中唱道: 八小工作,八小时休息,八小时归自己! 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

A.美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美国C.工人阶级积极争取合法权益D.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15.

20世纪20年代,法国洛林州中心城市梅斯市公园内,市民们推倒了德皇威廉一世的铜像,重塑了一座身穿法国兵卒军衣、头戴法国兵卒军帽、背着军用皮包的普通士兵的铜像加以取代。这表明法国(  )

A.从德国手中收回了洛林B.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C.平民化思想已深入人心D.民主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16.

当今时代问题丛生,战争与和平本应被人铭记,但事实却是最近一段时间总能看见一些国家对其他国家动武,不断炫耀自己的武力,而炫耀武力的国家往往是西方国家,被打击的往往是非西方国家。这说明(  )

A.联合国和国际法没有强制力B.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D.逆全球化趋势成为主趋势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修建太平洋铁路和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决定以发行国债的方式筹集修路资金。为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只要其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由于公司所获的公债、授地及补贴是根据修建铁路的里程来发放的,所以两家铁路公司都想加快建设建设速度以获得更多的利益。1849—1882年,共有30万华人进入美国,大多数集中于西部。最初,绝大部分人是为采掘黄金而来,后来则主要从事筑路。这条铁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完工了。自此,……美国经济开始进入狂飙突进时期。

——高连奎《为何美国是老大》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起,在清政府的内部有人开始提出了建筑铁路的要求,与此同时,激烈争论也开始了。曾国藩认为,在内地一旦建设铁路,将会造成 车驴任辇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 。当时任通政司参议的刘锡鸿认为, 铁路之利于行兵,……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任;兵力弱,则人亦因以蹙我。 内阁大学士张家骧提出, 从中岂无田亩、屋庐、坟墓、桥梁阻隔不通之处?……此令一下,民必不乐从。势迫形趋,徒滋扰攘。 由于形势所迫,清政府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1880年,为了适应开平煤矿煤炭外运的需要,修建了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是我国自筹资金修建的第一条营业铁路。同时,这条铁路采用的标准规矩1.435米,也为今后的铁路延伸、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后,铁路的修筑真正成为清朝的一项国策,至1894年底,中国共建成铁路415.4公里。

——摘编自邵攻南《1862—1937年中国物流方式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得以完成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晚清兴办铁路时反对派所持的理由,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 最终还是决定修筑铁路 的原因。(7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胥铁路与太平洋铁路的修筑对于中美两国的共同影响。(3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隋唐五代时期,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除祖先崇拜、佛道崇拜之外,还信仰多种自然神灵,宗教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表现出若干新的时代特征。……
道教和佛教仍然是宋代最主要的宗教。儒家的尊祖敬天、佛教的水陆道场、道教的斋醮法事,都被作为一种生活情趣而加以接受。但随着社会的变化,民间所崇拜的神灵对象有了新的内容。中唐以前,在以荆州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受崇拜的关羽,自宋元时代开始成为全民信仰。城隍被人们奉为专门守护一座城市的神祇,其崇拜几乎达到与社神崇拜相等的程度。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盛行妈祖信仰。巫术仍然十分流行,施展于相宅和卜葬的风水术也风靡社会。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概括宋元在文化信仰方面的变化。(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文化信仰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1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梦——国家富强》特种邮票(如下图所示),邮票展示了我国四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分别是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辽宁号航空母舰,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图4

根据邮票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二月二十日正午,船将拢岸,丁、徐二君已偕英使馆各馆员乘小轮来迎。……我们住的旅馆,虽非顶阔,也还算上等。然而室中暖气管是关闭了,每个房间给一斗多的碎煤,算是一日二十四点钟的燃料。电力到处克减,一盏惨绿色的电灯,孤孤零零好像流萤自照。……
我们因旅馆难觅,由徐、丁二君先往巴黎布置,我和同舟诸君,在伦敦勾留五日。趁这空暇,随意观光,头一个要拜会的,自然是有名的 英国凌烟阁 威士敏士达寺。……我想这一个寺就可以算得英国国民性的 象征 ,他们无论政治上法律上宗教道德上风俗礼节上,都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蜕变,几百年前和几百年后的东西,常常同时并存,却不感觉有一些子矛盾。

——梁启超《伦敦初旅》原刊1920年3月《晨报》

(1)据材料概括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上论证梁启超所说的 英国国民性 。(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