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表1
族属
政权
自称
匈奴
大夏
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
鲜卑
北魏
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
北周
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
表2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宝钞(万锭)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图2
表3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中国
1913
100.0
100,0
1914—1916
145.5
100,6
91.4
93,4
95.3
1917—1919
119,6
74.1
48.2
64.3
59,2
1920—1922
167.6
61.8
27.6
67.0
48.7
1923—1925
120.6
33.1
9.5
37.9
24.9
表4
政策
特征
①
在广大农村中解决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②
由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向土地共有基础上的集体经营过渡
③
农民生产的产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二、材料阅读
北宋的“通槽四渠”
——据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三、开放性试题
——(魏源《海国图志·叙》
——魏源《海国图志》
民国教科书里的“秦始皇”
出版时间
教科书
书中对“秦始皇”形象的叙述
1913年
《新制中华高等小学历史教授书》(中华书局)
“至秦而竟成一统,小即成一统,私生专制”,始知专制之极则民不堪命,而国随以亡。”
1933年
《小学历史课本》(中华书局)
“古代封建的局面,从此打破,真正的统一中国自此(秦)始。”
1934年
《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
(商务里书馆)
“至此(秦)而我国为一大国的基础定;我民族融合神州诸民族,而形成一大民族的基础亦定。”
——摘编自李培健《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秦始皇”形象演变探析》
四、材料阅读
时代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