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供应制度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一项重要的消费分配制度,除人民币外,各类全国通用票证是当时唯一在全国流通的支付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票证供应制度大事记
时间
|
大事
|
1953年11月
|
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命令》,新中国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正式确立,规定粮食统一由居民凭借购粮证或户口簿在国营商店购粮
|
1954年3月
|
城镇粮油统销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普遍实行
|
1954年9月
|
全国发行通用布票
|
1955年8月
|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四证三票制度”,即: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和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地方饲料票
|
1955年9月
|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的名义印制的1955年版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发行使用,同时印发油票
|
1957年7月
|
商业部印发肉票,此外还对烟酒糖票、蛋票、豆制品票、糕点票以及各类副食进行计划供应
|
1959年
|
发行各类日常工业品消费券
|
1961年
|
凭票供应“放松”,人均供应量增加
|
1962年
|
在全国范围内发放日用工业品消费券,如火柴、肥皂、暖壶、脸盆等,此后逐步发放手表票、收音机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等
|
1966—1976年
|
凭票供应的商品种类与范围拓宽
|
1980年
|
各地相继开始取消糕点票
|
1983年12月1日
|
商业部宣布取消布票
|
1985年1月
|
国家正式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
|
1988—1990年
|
国家先后取消烟酒票、肉票、蛋票及糖类等副食票
|
1992年
|
各省市相继放开粮食价格
|
1993年4月1日
|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正式宣告取消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的举措,“四证三票”随之全面取消
|
——据高倩《凭票供应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953—1978)》、李崴《票证:家国巨变的方寸记忆》等整理
材料二
图4全国通用粮票1955年版和1966年版
——选自李三台《票证里的中国》
材料三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采用一个合适的时间尺度,对新中国票证供应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分别说明划分依据。
(2)材料二、三对我们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城乡居民消费状况有何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