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图1
图2
图4
图5
图6
·乾隆三十九年,民愤四起,山东寿张县民王伦组织白莲教教徒于是年秋起事
·康熙三十年,中国人口约为2036万左右;乾隆六十年,中国人口数突破了2亿9千万
·1435年,乾隆写给英王的敕谕中提到,“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图7
图8
图9
第二十条
参议院得自行集会开会闭会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是一次全局性的、转折性的会议
图14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王阳《从<世说新语·贤媛>看魏晋士人的女性观》
——摘编自何琳《从张萱<捣练图>看唐朝女子的着装》
图15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地图册》(上册)
——摘编自张冰《世情与俗趣的诗意书写——明清戏曲小说美学精神的近代转型》
表1为张海鹏教授对晚清时期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的概括。
表1
阶段划分
阶段特征
阶段一
1840~1864年
是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对中国社会面临的急遽变化作出初步反应的时期
阶段二
1865~1895年
阶段三
1896~1901年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确立期,也是中国社会中的积极力量对所处环境作出强烈反应的时期
阶段四
1901~1912年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下沉沦到谷底的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在成长,其政治代表人物发动辛亥革命……
——摘编自张海鹏《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摘编自孟红《“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沧桑巨变》
——摘编自依绍华《践行“进博之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