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地区
概况
松滋县
田内冬春季种麦或豆,夏秋季产棉或稻
英山县
田中先种水稻,秋季以后则种大麦、芸苔或小麦,地中则以棉花、蕃芋、豆菽,芝麻、芦粟等与小麦轮种
石首县
棉花、黄豆、绿豆、高粱、芝麻、黍粟与菜麦轮作
年份
企业海外直接投资
私人购买外国证券
政府对外贷款和其他资本流出
1961
2653
762
1928
1963
3483
1105
2204
1965
5011
759
2463
1967
4805
1308
3638
1969
5960
1549
3489
二、材料阅读
清末修律
修律过程
法理派
礼教派
《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1906年),第一个单行诉讼法,受驳斥后搁置
沈家本:主张父祖子孙别籍异财、男女平等;否定“宗法”“家族”的作用;采用西方的陪审制和律师制
张之洞:“本法所纂,父子必异财,兄弟必析产,夫妇必分资”“应博采东西诸国律法……而仍求合于国家政教大纲”“欲求节操端严、法学渊深者,实不宜得”
《大清新刑律草案》(1907年),受抨击后修正
沈家本:更定刑名、酌减死罪、废除凌迟等酷刑;“子孙违犯教令”“全是教育上事……无关刑事,不必编入刑律中也”
劳乃宣:加重卑幼对尊长、妻对夫杀害伤害等罪的刑罚;把“旧律有关伦纪礼教各条”“逐一修入新刑律正文”
《大清新刑律》,1911年清政府正式颁布
正文采用近代西方单一刑法体例。分为总则和分则。附录增补礼教派主张,如保留斩刑、加重对有违传统礼教的犯罪行为的处罚、卑幼对尊亲属不得适用正当防卫之法等
——摘编自《中国古代与近代的法治与教化》
——摘编自薛冰等《古代中国基层自治实践对现代公共管理的意义》等
——摘编自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
马铃薯的传播
——摘编自斯利彻·范·巴思《西欧农业发展史》
1693年
1710年
1740年
1781年
1791年
816克
758克
680克
476克
475克
——摘编自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摘编自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1740——1786在位)政令
三、开放性试题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目录
子目
关键词摘编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村落的产生
人类、农业、居住形式、公共活动场所
集镇的出现
生产力、交换、财富和人身安全、市场
城市的产生
功能、布局、典型代表
世界各地的民居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文化习俗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演进
工业革命
居住条件的改变
居住、生活服务
基础设施的发展
自来水、电力、交通、通讯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环境、交通、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