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5 浏览数:290

一、单选题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中华文明 满天星斗说 ,如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以鸟形陶、三足陶鼎为特色;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以双唇尖底彩陶瓶为代表;而西辽河地区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则以筒形罐为特征。材料体现了中华文明(  )

A.多元并行格局B.多元一体格局C.多元一统格局D.多元自治格局

2.

古代官衙大门面南而建,左右列砖墙两道,呈 字形布局,墙上张贴圣谕、告示、判词、科考录取名单等信息。清代考据家王引之认为, 盖卿大夫有临民之权,临民者,无不南面。 材料中衙门的设计主要反映了(  )

A.尊卑等级理念B.无为而治理念C.亲民为民理念D.君权神授理念

3.

北魏兰陵长公主孕中被驸马伤及胎儿而亡。当时,一派主张驸马谋杀皇室成员,应处死;另一派认为驸马杀子伤妻致死,考虑父权夫权因素,罪不至死。最终驸马被判处死刑,又因皇子出生被赦免。由此可知(  )

A.以儒入法难以为继B.封建皇权至高无上C.家国同治面临困境D.朝廷政治环境宽松

4.

苏麻离青矿料原产于波斯,元代传入中国,用于青花的烧制,出窑后色泽明艳幽蓝并伴有铁锈斑。郑和下西洋带回大量苏麻离青,永乐、宣德两朝大量用于官窑青花瓷的烧制,使青花瓷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上述材料说明(  )

A.青花瓷是官窑烧制的精品B.中外商贸往来推动文化交流C.郑和下西洋重视经济利益D.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5.

清中叶以后,政府对银两与制钱兑换比例的监管迟滞,百姓使用不便。清末 番洋 (外国银元)进入中国,银两和银元的比价随行就市波动,民间形成 两元并用 的货币流通格局。这一格局(  )

A.推动白银货币化的出现B.表明货币完成殖民地化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说明近代金融体系形成

6.

下表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对洋务运动的研究成果。据材料可知(  )

研究史实

人物

研究视角

结论

洋务运动

萧一山

民族自觉

晚清维新运动历时八十年

蒋廷

近代化

开启全盘西化步伐

钱穆

民族文化

中体西用再好不过

A.时代差异决定历史结论B.历史事件难以形成定论C.研究视角影响历史结论D.政治立场制约历史研究

7.

下图是2023年我国部分立法情况统计。从图中数据可知,现阶段(  )
202404261050478903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未形成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服务经济建设C.法治建设分布不均衡不利于国家建设D.国家指导下的法治建设逐渐趋向统一

8.

希腊政治思想家普遍持有一种自然政治观,认为城邦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由各种自然的社会组织(家庭、部落和村社等)自然进化的产物,不是个人的集合体,更不起源于社会契约,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材料体现了希腊政治思想(  )

A.整体主义的价值观B.政治生活的理性化C.研究主题的人文化D.城邦体制的多元化

9.

从11世纪开始,基督徒的合法学术内容不仅有炼金术、占星术,还包括天文学、数学、医学等。到12世纪,基督教在城市创立了大学,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以上现象的出现源于(  )

A.宗教神学推动科学进步B.经院哲学家利用形式逻辑论证教义C.欧洲商品经济高度发展D.王权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形成

10.

163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运回中国瓷器36万件,第二年运回中国砂糖约500吨。一时间质地精良的中国商品成为上流社会的时髦品,欧洲消费市场掀起了 中国风 。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荷兰已经成为海上马车夫B.欧洲社会奢靡之风盛行C.东方奢侈品开始流人欧洲D.全球性贸易网络的发展

11.

下图是世界著名政治漫画家大卫·罗的作品。被希特勒打 的法国仍倔强地从棺材里伸出手来,在墙上写了个大大的“V”(胜利的标志)。该作品体现了(  )

A.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B.英法绥靖政策破产C.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实现D.法国坚持抵抗运动

12.

下图为20世纪60年代,拉美地区经济部分领域情况变化示意图。据图可知,拉美地区(  )
202404261050478903

A.民族经济持续增长B.国家过分干预经济C.经济发展面临挑战D.深受金元外交影响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嘉靖末,行一条鞭法,夏税、秋粮、均徭、里甲、雇募,一条总征之。使一年而出者分为十年,及至所值之年一如余年,是银力二差又并入于两税也。未几,杂役仍复纷然。故一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清廷在财政上实行 原额主义 ,即中央设定一个固定的标准,监察税收完成情况。中国缺乏对人口增长的正确认识,仅关注其带来物资紧张、物价上涨等结果,将维持原额视为 善政 ;原额主义在当时水平低下的行政管理下满足了财政方面中央集权的要求……帝国的财政体系中存在两种并行的制度和收支:法定财政收入(正额财政),以及法定之外 或公开或私下的不明收入 (正额外财政)。国家分配给基层的经费,往往入不敷出,不得不用附加性、追加性课税来解决, 中饱 陋规 等私下捐赠,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财源。晚清之前,政府收支大体平衡。鸦片战争前,户部存银不足2000万两。1858年,户部存银仅5万两,难以维持各部运行。

——摘编自岩井茂树《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材料三
英国近代税制的奠基石是土地税,直接动力则是沉重的债务压力。在英法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滑铁卢战役后,英国债务总额高达8.2亿英镑。为开辟财源,英国形成了包括多税种的复合税制。一战后,英国近代税收制度基本定型,出现了涵盖国税和地税的税收体系,出台了《印花税法》《石油税法》《增值税法》等法案,适应且促进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滕淑娜《税制变迁与英国政府社会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推行 原额主义 的内容,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中英两国的税收制度。(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对国家税收制度的认识。(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徽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合大学校歌(1938年至1946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完整。)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清代驿站扮演着实与军政相表里的角色。清末,驿站臃肿腐败、弊端丛生。随着轮船、铁路、电报的发展,外国在华通信机构——客邮的冲击,驿传必然要向兼具治理和公共属性的现代邮政转型……清末民国时期,裁撤驿站归为邮政管理,中央设立最高管理机构,基层邮政局属于营业机关。各级邮政组织遍布,分为正式邮政机构和委托代办机构,委托代办机构一般由商家兼理。邮票代售处为寻常铺户,可从邮票出售中取利。邮件由邮差投递,或悬牌公告由收件人自取。通邮之初,民众不信任,基层邮政经营惨淡,成都局有时一天只能卖出一枚一分的邮票。1934年各级各类邮政组织数目中,四川优于云南与先进的山东相颉。抗战时期,有的县级邮政局一次就可以收寄重达数吨的商业包裹。

——摘编自李家涛《近代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演进》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裁驿归邮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国时期国家邮政的特点。(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