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内蒙古自治区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7 浏览数:300

一、单选题

1.

在西周中期的佣伯和其妻毕姬的墓葬中,毕姬墓随葬有五鼎五簋,而佣伯墓随葬了三鼎一簋。有学者认为,这主要缘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而佣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附庸。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政治实力冲击宗法制度B.等级观念阻碍民族融合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2.

匈奴浑邪王归附,汉武帝下令隆重迎接,封其上层为食邑千万户的侯。汉廷在缘边五郡故塞外设置 属国 安置其部众,保存其官号和部落组织,保留其游牧生产方式,尊正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汉统治者此举有利于(  )

A.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奠定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C.保障因俗而治的双轨制度D.强化祖源认同的文化根基

3.

变文是在佛教僧侣 唱导 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在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说唱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这反映出唐代(  )

A.文学艺术高度繁荣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佛教经文广泛传播D.文化多元并存交融

4.

明初,官营手工业生产所需物料由各地上供,名曰 岁办 岁办 不足时方由官府出钱 采买 。随着各处解京物料折银上纳的增多,至清中叶, 召商置买 逐渐形成制度并普遍化。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

A.官府政策的调整B.商品经济的发展C.地方财政的紧张D.商人地位的提高

5.

20世纪初,一代知识精英抨击传就宗法伦理社会 家私其肥,宗私其族,族私其姓都是独术的表现,造成为民四万万,则为国亦四万万,等于无国 。因此,他们认为要承担起国民的责任义务,必 出于家人登于国民 。据此可知,他们的主要意图是(  )

A.强化国家认同B.反思传统伦理C.提升国民索养D.抨击君主专制

6.

1942年初,太行区党委会议的报告指出, 每一个布尔什维克,必须有计算的精神 对于社会经济及民力问题要精确计算,并从这里转变我们的全部工作 ,提倡 朴实计算与管理的作风 。这表明根据地(  )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优化基层治理的模式C.转变党组织的工作重心D.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7.

下图为1960年的画作《争分夺秒》,表现的是夜间从事工业生产建设的一个瞬间,该作品体现了我国(  )

A.工业体系已经完整建立B.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现代化工业建设热情高涨D.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氛围

8.

据表1可知,当时(  )

表1 1979—1999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年份

原煤/

亿吨

原油/

亿吨

天然气/

亿立方米

发电量/

亿千瓦时

成品钢材/

万吨

焦炭/

万吨

水泥/

万吨

1979

6.35

10615

145.1

2820.0

2497.0

4583.0

7390.0

1989

10.54

13764

150.5

5848.0

4859.0

6624.0

21029.0

1999

12.80

16000

252.0

12393.0

12109.8

12073.7

57300.0

A.产业结构持续优化B.工业布局日渐合理C.国民经济完成调整D.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9.

公元前366年,罗马共和国选举出历史上第一位平民执政官鲁克尤斯·塞克斯提乌斯。此后,其他原来被贵族垄断的高级官职也陆续对平民开放,平民的身影陆续出现在独裁官、监察官、大法官等职位上。这一变化推动了(  )

A.共和国统治基础的巩固B.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消解C.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D.成文法的适用范围扩大

10.

如图是美国学者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的目录摘编。据此可知,该书(  )

第五章    历史的穷与富

粮食生产开始时的地理差异

第十一章  畜牧的致命礼物

病菌的演化

第十三章  需要之母

技术的演进

第十八章  两个半球的碰撞

欧亚大陆与美洲历史的比较

A.说明地理差异决定文明发展B.基于技术演进视角解读历史C.阐述病菌对人类社会的危害D.运用多元视角分析历史演进

11.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苏维埃国家管理应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所通过的决议则强调, 俄国共产党既然掌握了政权……自然应当使自己数以万计的党员去管理国家 。这说明苏俄领导人(  )

A.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B.支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探索符合国情的民主道路D.反思苏联模式产生的弊端

12.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与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会谈时提出 缓和、谅解、合作 的建议,表示同苏联建设一个 从大西洋到乌拉尔 大欧洲 的设想;1963年,法国大西洋舰队从北约撤出。这表明(  )

A.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B.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C.冷战对峙与竞争状态D.法国战略目标发生改变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7—18世纪,法国出现长达一个世纪的 中国热 。知识分子们深度研究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政治制度。中国历史的古老性和连续性首先对基督教神学的人类起源说和历史叙事造成了冲击。启蒙思想家们从 天下为公 社稷为民而主 等儒学伦理道义中汲取灵感,进而怀疑宗教信仰和教会制度的合理性。中国的君主专制被认为是 开明专制 ,君主关注社会治安和顺应民心的强大自律可以避免政治的混乱和动荡。启蒙思想家们极度赞美科举制, 以学识孕育政府 成为法国社会的新理念。1791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实行文官考试制度。法国学界承认,这种通过竞争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无疑来源于并且效仿了中国。

——摘编自张慧《中学西渐推动近代法国政治变革》

材料二
1952年,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所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发表。钱穆指出:某一制度之创立,必然得自根自生,且与人事相配合,它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必有其渊源。讨论一项制度,应该重视其 时代性 地域性 ,推广而言,更该重视其 国别性 。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此种意见,钱穆称之为历史意见。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及中国历史学家钱穆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观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钱穆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加以说明。(7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中学西渐 对法国政治变革的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费正清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构建起 西方中心观 的研究范式,他们普遍认为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归因于外部力量的进入与干涉。而以柯文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取向,即 它国中心观 。1984年,他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 中国中心观 ,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深入且精密地探讨近代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

——摘编自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围绕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对材料中的任一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明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601年,为缓解圈地运动开展所导致的贫民问题,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规定以教区为单位,对辖区内的穷人进行救助。国家和社会从此承担起济贫的责任,穷人接受救济也成为受法律保护的一项权利。基于不同的致贫原因,政府将贫民分类,贫穷儿童被送到工厂当学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将有机会获得教区提供的工作等。各教区建立济贫院,同时也以发放现金、实物的形式对穷人实施户外救济。此外,教区还通过限定救济条件、工资补贴制度等措施提高社会就业率。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济贫法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很多人认为济贫法培育懒汉,鼓励不道德,限制劳动力流动。到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

——摘编自徐琪新《英国济贫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济贫法改革的特征。(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济贫法改革的影响。(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针对马岛(位于南大西洋,毗邻南美洲和南极洲)的主权问题,英国与阿根廷曾于1982年爆发过战争,英方获胜,但阿根廷始终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战争后,连续7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均敦促英阿两国谈判解决主权问题,但英国一直拒绝回到谈判桌上。双方新一轮冲突发生于2010年,英国政府单方面允许本国石油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进行石油开采,阿根廷政府立即宣布封锁马岛海道表示抗议。英国派出战舰 捍卫主权 ,两国关系剑拔弩张。阿根廷政府多次表示不会使用武力,坚持在国际法和国际框架内收回马岛主权。拉美当前团结一致,敦促英国尽快与阿根廷进行谈判。面对英方的蛮横,阿根廷积极发展国力,同马岛之间建立密切联系,赢得了岛内大量英裔居民的认同。

——摘编自赵万里《马岛争端现状及其解决前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岛问题出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根廷解决马岛问题的有利因素。(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严耕望(1916—1996),著名历史学家。严先生治史以朴实严谨著称,他将自己的治学方针总结为:勤、恒、毅、勇、谨、和、缓、定。他在《治史三书》中提出,治史的基本原则是要 专精 ,也要相当 博通 ;要作 的研究,不要作孤立 的研究;要努力挖掘历史真相,重视正史的史料价值、以逻辑为准则,通过多方论据进行考证,以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贯通性。严先生毕生躬耕于史学之土地上, 研究是其生命,学问化为人品 。他能够甘于淡泊,坚守寂寞,全心全力地投入到学术之路上来,取得了 充实而光辉 的成就。

——摘编自舒琮瀚《严耕望的治史风格及史学评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耕望的治史风格。(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严耕望治学的精神品质。(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