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5+4)【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8 浏览数:194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认为: 殷商时代国家的领土观念是很模糊的。在邦和族统一的情况下,所谓内外之分,主要是邦族种姓之分。即使有服属关系,也是大国和小国的关系,不是畿内与畿外的关系……我们平常说的商王朝,就是这样一个以殷为中心的、不同邦族的、既有隶属关系又有联盟关系的不平等方国联盟。 这反映了商代(  )

A.仍处于社会转型阶段B.国家政治制度尚未形成C.内外服制度不够完善D.正向中央集权方向发展

2.

法家主张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武帝 独尊儒术 后,立法思想开始向礼法结合、刑德并用的方向发展。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依据儒家经义系统地修订法律。这从侧面反映了(  )

A.中华法系特征已经成型B.儒家伦理的法家化趋向C.古代立法思想逐步成熟D.古代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3.

宋代中央的监察系统由御史台和谏院两部分组成。谏院官员有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名义上,左右散骑常侍是最高级别的谏官,但这两个职位往往空在那里,就像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的职位一样,不授人。这反映了宋代(  )

A.台谏合一的开端B.君主专制的加强C.文人政治的弊端D.监察制度的完善

4.

明代民间契约习惯不仅遍及财产关系领域、家庭关系领域、人身关系领域,而且在工商贸易领域以及民间社会管理领域都较为普遍。仅《中国历代契约粹编》中有记载的,就包括买卖契约、契尾、税票等357件,典当契约9件,租佃、佃仆文约26件等。这反映明朝(  )

A.政府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交换关系比较发达C.构建起近代化的金融体系D.民众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5.

下表为清朝时期部分县志中记录的关于玉米种植的情况,据此可知(  )

文献

相关记录

《分水县志》

苞芦,俗呼箓谷,邑向无此种,乾隆间江闽游民入境租山刨种

《宣平县志》

宣初无此物玉米,乾隆四五十年间,安徽人来此,向土著租赁垦辟

《开化县志》

苞芦,种自安庆来,近年处处种之

《嵩县志》

今嵩民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菽辅之;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

A.玉米已成为清朝主要粮食作物B.清政府成功解决粮食短缺问题C.玉米传入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D.清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的农作物

6.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由此可见,《奏定学堂章程》的实施(  )

A.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成果B.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C.促使学堂选官制度由此设立D.意味着科举制度的废除

7.

下表是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的《训政纲领》(节选)内容。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第一条

中华民国于训政时期开始,由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

第二条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付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

第五条

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行之

第六条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行之

A.主权在民政治理念得到了践行B.国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C.国民政府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D.国民党被确认为最高训政者

8.

《论十大关系》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全局性的十个大问题,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由此可见,《论十大关系》(  )

A.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B.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遵循D.是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和运用

9.

1997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提出, 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承诺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或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有关各方同意根据公认的国际法……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南海争议 。这说明(  )

A.中国的多边外交有了新突破B.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C.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得到践行D.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10.

罗马元老院是罗马共和政府中一个审议的团体,西赛罗曾说,元老院是公众事务的引导者、辩护者和捍卫者。下图为一幅19世纪的壁画,再现了罗马元老院一次会议里,西赛罗攻击喀提林(罗马的阴谋叛变者)之景。据此可知,元老院(  )

A.是古罗马的最高权力机构B.致力于捍卫罗马的共和制度C.代表全体罗马公民的利益D.为近代议会制度奠定了基础

11.

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出席人员共400多名,其中有大主教、主教、教士、修道院院长、伯爵、男爵、骑士和城镇市民的代表,分别代表着社会上的三个阶层(贵族、教士、平民)。此后,议会就以1295年这次议会为榜样经常召开,1295年的英国议会被称为 模范议会 模范议会 反映了(  )

A.近代宪政在曲折中发展B.近代主权国家的形成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渊源D.等级君主制的合法性

12.

1851年,英国在业女性仅有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到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一状况(  )

A.解决了社会的人才缺口B.优化了社会家庭结构C.完善了英国的产业体系D.有助于提升妇女地位

13.

下图信息反映出(  )

A.信息产业成为经济主导B.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C.科技发展改变生活方式D.纸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14.

1950—1973年的23年间,国际贸易从600亿美元增加到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3%,高于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5.2%,也超过了国际贸易历史上增长最迅速时期的水平。这一局面(  )

A.协调了世界各国的发展步伐B.推动了公平经济秩序的建立C.得益于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D.标志着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二、材料阅读

15.

【礼法社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北齐法律将十类 犯上作乱 的罪行作为 重罪十条 ,置于律首。隋朝略作增损后,正式以 十恶 的罪名订入法典。后经唐入清,相沿未改。所谓 十恶 为: 谋反 ,图谋危害国家; 谋大逆 ,图谋毁坏宗庙、皇陵、宫阙; 谋叛 ,背叛朝廷; 恶逆 ,殴、杀丈夫及家庭尊长; 不道 ,以残忍手段杀人、害人; 大不敬 ,偷盗皇室祭器和御用物品,因失误危及君主安全等; 不孝 ,咒骂或弃养父母、尊长; 不睦 ,殴、杀近亲尊长; 不义 ,属员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士兵杀军官等; 内乱 ,家族内乱伦。

——摘编自王立民《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礼法和历史是古代中国人关于社会、国家管理治平之术的两大支柱。礼法团聚的社会是稳定的。因而自唐以后,王朝变换的速度放慢了,改朝换代所引起的社会动荡分裂的时间缩短了。道统礼法精神一向要求志于君父的人做到 父有过则隐,君有过则谏 。事实上,王朝设置谏官和察官来评价、监督朝廷的政治决策与政府行政,其中也包含对君主个人行为的礼制制约。君主的行为与表现出的个性应该和制度的现实与理想的观念相一致。中国古代特别是唐宋以后,有为之君多为开国皇帝,而他们各自的后代,平庸之辈不乏其人,但却少有专横、任性、暴虐之人。君主授权的科举制、职业官僚制和监察弹劾制一整套文官制度是维系礼法社会一统和民族认同趋势的制度性力量。

——摘编自李宝臣《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唐宋以来民族认同史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重罪十条 的特征及影响。(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古代的 礼法社会 。(6分)

16.

【近代的赋税制度与财政转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厘金制度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创始之初,本是一种地方临时筹款方法,同治三年七八月间,清廷臣工多有整顿各省厘金革除积弊的奏议,厘金曾经一度裁而未果,使它取得经常正税的地位。晚清政府试图实行 完税免厘 政策,但因其对财政管控的能力较弱,各省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对晚清政府出台的规定只是选择性地执行,未能裁撤厘金反而进一步造成了清末税制的征收混乱。央地财政分权政策使得地方获得了征税权,而财产的管理权归中央导致了运营权和税收权的分离,不合理的税制造成了难以协调的矛盾,严重阻碍晚清厘金的裁撤。至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之后,将厘金划为国家收入并开征统税以弥补地方裁厘的损失,在税制结构方面确立了以关税、盐税、统税为主的中央税收体系和以田赋为主的地方税收体系,才终于将厘金裁撤。

——摘编自阮钰《从厘金征收到裁厘改统:清末民初的央地关系演化与市场整合变迁》等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

时间/

农业税

工商杂税

官业收入

其他收入

税收总额/万两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

3281

77.2

969

22.8

4250

1885

3071

39.8

3923

50.9

715

9.3

7709

1894

3150

38.7

3584

44.1

1396

17.2

8130

1903

3461

34.2

6629

65.6

16

0.2

10106

1909

4396

16.7

15888

60.4

1591

6.0

4446

16.9

26321

1911

4967

16.5

16010

53.0

4723

15.6

4491

14.9

30191

——摘编自陈锋《清代财政制度创新与近代财政体制发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厘金制度的演变并说明相应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6分)

17.

【西方的文官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西方国家对于中国考试制度予以适应性改造,并添加了许多现代元素,使之逐渐发展成为当今通行世界的文官制度。考试内容灵活多样,兼顾通才与专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建立了通专人才相结合的新体系,可以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以使每个职位都可获得最佳人选。在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中,功绩制是重要原则,公开考试与择优录取,都是这项制度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功绩制原则的确立,克服了西方传统的恩封制与 政党分肥制 带来的种种弊端,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晋升法则,代之以资历年限、升级考试成绩、年终考核成绩各种因素综合考查的办法,使西方文官从录用到升迁都相对公开公平。

——摘编自李永强、马慧玥《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在英国,国家试图对文官队伍加强政治上的控制,撒切尔夫人更是将 政治态度 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文官的政治中立原则被其所摒弃。美国总统为了推进行政改革的进程,往往利用政治任命官员,从而加强了对文官系统的控制。在澳大利亚,政治家与官僚之间及官僚内部的权利再分配,强化了对文官的政府控制。在日本,绝大部分政务官是通过事务官进入政府,特别是政府首脑,大多数都有过从事事务官的职业经历。至1972年,日本20世纪出任首相的35人中,只有5人没有担任事务官或军官,因此,有人认为日本是文官收买了政党和政府。

——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西方文官制度一个基本原则的生成与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对中国考试制度进行改造的表现及其影响。(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文官制度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华夏中心观与朝贡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 无论由中国人还是由夷狄统治这个国家,朝贡一直是中国对外关系的方式 ,并在中国自拟的中心性和优越性——亦即 华夏中心主义 的假设之上,认为中国和东亚其他政体之间存在着 等级式和不平等 的地区秩序。
中国学者认为:在朝贡制度中,中国居于 天朝上国 的地位,周边各国属于 藩属国 ,各国王室需受中国 册封 ,由中国赐予印玺等以示正统,并要向中国派遣外交使节及定期纳贡。这种形式上不平等的秩序背后是各藩国实质性的自主权,即可以自愿选择效仿中华文明的程度,保留本土文化传统,也能在承认中国优越身份的前提下保持独立地位,几乎不受到任何政治控制或压迫。这与西方历史中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请以 朝贡体系 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