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浙江省杭州市浙里特色联盟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21+4)【选择性必修二三】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25 浏览数:241

一、单选题

1.

新石器时代是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下列关于新石器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使用陶纺轮为纺线工具 ②实现了对马的驯化
③人类刳木为舟,制造了原始的船 ④用范制造青铜器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

文字是保存和传达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下面依次是 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及现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据此可见(  )

A.文明起源多元一体B.文化交流丰富多彩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3.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被刻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

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中西方法制建设相互借鉴、交流C.东西方法制文明多元一体D.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4.

《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秦官,掌监郡,汉省。 材料中的“▲”是(  )

A.县丞B.郡尉C.监御史D.游徼

5.

徽派建筑风格独特,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有诗赞云: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 这反映了徽派建筑(  )

A.严守宗法礼治的秩序B.主打四合院布局风格C.和谐流畅的建筑理念D.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

6.

下图为明朝疆域图(局部),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处采取措施的表述,与明朝史实相符的是(  )

A.①处:对女真部落首领封官B.②处:设立盟、旗进行统治C.③处:设驻藏大臣实施管理D.④处: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7.

明末徐光启、李之藻与传教士艾儒略、汤若望等人共同完成的《崇祯历书》,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明末清初的学者们通过翻译、编写书籍的方式,介绍、引进西方的火器技术和火器,如著名的红夷大炮就在军事战争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这可用来说明明清之际(  )

A.中西方文化实现了全面融合B.文化交流改变传统外交观念C.中国科技文化在继承中发展D.中国科技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8.

今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八大案例,案例聚焦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揭秘造假手段,揭露诈骗手法,揭示不法商家的违法侵权行为。以下属于国家加强食品安全方面措施的是(  )
①用法律手段确保安全 ②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③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④制度创新、科技进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或庄严雄伟、或精美华丽、或与自然的风景融合,或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观察图片,下列对应图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国云冈石窟—中印文化交流的体现B.②桑奇大塔—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C.③羽蛇神金字塔—玛雅自然神的崇拜D.④哥特式教堂—俄罗斯东正教的象征

10.

如图所示历史事件(  )

A.加快了造纸术的西传进程B.传播了阿拉伯数字C.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D.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11.

古代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下列能体现 达到高峰 的史实是(  )

A.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B.孝德天皇实行 大化改新 C.贵族和庄园领主豢养大批武士D.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统治

12.

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时,对不同地域文明特征概括如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东欧

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

南亚

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

西欧

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

东亚

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3.

墨西哥的斗牛起源于西班牙的斗牛。爱尔兰和英国的木鞋舞,传到美国衍化成踢踏舞。古巴黑人仍保留着非洲祖先的古老传说。巴西民间口头文学中经常可以寻觅到来自安哥拉、刚果和莫桑比克的黑人传统的遗痕。这些现象(  )

A.消除了各洲之间的隔阂B.促进了世界人口的迁移C.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D.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交融

14.

下面是《1801—1851年英国城镇人口增长信息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城镇类型

1801平均人口数

1851平均人口数

年增长率(%)

首都伦敦

959000

2362000

1.82

郡城

6000

14000

1.61

滨水城镇

5000

19000

2.56

海港

16000

49000

2.19

制造业城镇

14000

46000

2.38

矿业与五金城镇

13000

42000

2.34

①随工业革命的推进发展出一批特色城镇 ②城镇中移民增长率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新型城镇人口增长快于传统都城和郡城 ④城镇人口的增长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5.

新加坡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华人春节)、耶稣受难日(基督教节日)、开斋节(伊斯兰教节日)、劳动节、卫塞节(即佛诞,又称浴佛节)、屠妖节(印度教、锡克教和耆那教等宗教的节日)、圣诞节(基督教节日)等。这反映了新加坡(  )

A.多元文化和谐共处B.文化冲突和宗教矛盾十分严重C.消除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D.是最具有移民社会特征的国家

16.

西汉武帝时期修筑的居延边塞烽燧防御设施,到东汉中后期,逐渐失去其功能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缘于(  )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B.刺史制度的实施C.地方治理政策改变D.地方豪强的崛起

17.

清人赵翼在评价《元史》中的人物时指出:贾塔尔挥本是冀州人,张巴图本是平昌(四川)人,刘哈喇布哈本是江西人,杨朵尔济本为宁夏人。该材料可用于说明元朝(  )

A.华夷一体观念的增强B.蒙古习俗已成为社会主流C.境内民族交融的加深D.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18.

古代阿拉伯文献中有很多 五王说 的记载,即世界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在印度则流传着 四天子说 ,认为世界是由人主、马主、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拜占庭和印度。据此可知(  )

A.多元文明存在交流互动B.东西方天下观认知趋同C.古代世界政治秩序形成D.欧亚文化相互吸收借鉴

19.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马内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书名中的 双城 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如果你在这一年到达伦敦,你可能感受到伦敦(  )
①城市化进程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②作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的繁荣
③居民用中国茶具招待客人的热情 ④地铁网络的构建所带来的便捷

A.①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

1870年以后,大量价格低廉的外国小麦进入英国。图为当时英国讽刺漫画,图中文字为 农业——真正的 不受保护的女性 ”。该漫画旨在强调英国(  )

A.近代农业技术落后B.农业和工业革命相互排斥C.农业生产受到威胁D.国民经济比例已严重失调

21.

据最新发掘结果和测年数据显示,普定穿洞遗址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末段、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地区人类活动史,对重新认识约5.5万年前的 穿洞人 和研究贵州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面貌和格局,探讨现代入起源、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人类适应性策略的转变、史前文化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

A.历史记载的可靠与否须通过考古发掘加以核实与鉴别B.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
C.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能够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D.最新科技的应用能够让史学研究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二、材料阅读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首先,在时间上江南的瘟疫频数在有清一代呈不断增多之态势,在空间上,在人口密集、地处交通要冲的地区,瘟疫较多,而地势偏远、人口稀少的小县则相对较少发生瘟疫。其次,清代江南的急性传染病尽管数量繁多,但霍乱、伤寒和痢疾等传染病的重要性明显超过其他地区。特别在4月至7月这四个月,发生疫病要占到瘟疫总数的78%以上,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生态环境的变化,伴随新的疫病尤其多发。但是随着清代医药和社会救疗事业的进步,江南瘟疫的频数虽然不断增加,但由此造成的社会破坏力呈下降之势。
材料二
有清一代对瘟疫的认识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比如人们开始认为疫气是不正之气混入病气、尸气以及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这无疑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使对瘟疫病原的认识更加接近现代认识。其次,由于水质状况的恶化,改善水源公共卫生的意识也随之加强,诸多疫病开始加入卫生方面的考虑。在人工免疫方面,国人不仅发明并推广了人痘施种术,甚至比欧洲还顺利的推广和普及。在医疗救助方面,由传统社会救济慈善机构逐步向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方向发展,这为近代医院的推广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基础。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影响清代江南瘟疫爆发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江南瘟疫爆发产生的影响。(8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山地高原型的古代文明,印第安人在其有限的活动范围里,难以逾越自然界的重重障碍而将其文明的星星之火,带到更远的地区。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据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一小撮西班牙征服者,便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这三大文化,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千百年来的孤立隔绝所造成的恶果,它意味着,最重要的一点是,印第安人在新来的欧洲人和非洲人带来的疾病面前,毫无免疫能力,这比欧洲人野蛮的剥削还要严重得多。数千年来的孤立使印第安人在军事上与在生理上一样不堪一击。他们从未发展过耕作技术,还不能熔炼矿石,因此也就没有西班牙人那样的刀剑和火器。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古代美洲文明发展的孤立性特别突出,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

——据孙兴杰刘德斌《巴西:翩翩起舞的桑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美洲文明发展 孤立性 特征的理解。

24.

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耳曼人的家乡在欧洲北部,他们不断向西迁徙……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等

材料二
被骗出洋而死于难者,每年以千百计。有半途病死者,有自经求死者,有焚凿船只者。要之,皆同归于尽。即使到岸,充极苦之劳工,饮食不足,鞭挞有余;或被无辜杀戮,无人保护,命若草芥。华民无辜,飘零数万里,而受如此之刻酷乎!

——郑观应《救时揭要》

材料三
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迁移者年均总数增加了3600万,从1.55亿增加到1.91亿,增长率从1990—1995年的1.4%增加到2000—2004年的1.9%。2005年,全世界的1.91亿迁移人口中,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大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以此可知 南南 迁移者与 南北 迁移者大致一样多。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数的增长。2005年所有迁移者中的75%居住在28个国家,少于1990年的30个国家。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新入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日耳曼人所建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特征,并就文化特征例举其表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华工出国的原因,并指出华人为美国发展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特点和主要动力。结合所学,指出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社会所呈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与主要问题。

三、开放性试题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各民族的文化和各文化圈的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也大小不等。在这个意义上,存在所谓文明中心和文明中心的转移。大体言之,在世界文化史上,文明中心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转移。在奴隶制时代,文明发展水平最高,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封建制时代,文明发展水平最高,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的是中国。在资本主义时代,文明发展水平最高,对世界文明贡献最大的是属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圈的西欧和美国。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摘自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材料反映了学者对世界文明中心的相关认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