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必修三册+选修一三四)【人教版】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陕西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7 浏览数:324

一、单选题

1.

在西周文献中,周公这样的朝廷大臣被说成 勤劳于王家 ,而作为王室家族总管的宰却被要求主管 王家内外 。百官的任命都要在王室宗庙前进行,他们往往由宰引导至周王处接受任职。这反映出当时(  )

A.原始民主传统仍有影响B.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政权呈现家国同构特点D.传统统治秩序走向瓦解

2.

《汉书·食货志下》载: 自孝武(汉武帝)元狩五年,三官(指上林苑的钟官、辨铜、均输机构)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三百八十亿万余云。 这一举措(  )

A.放松了商业领域的管理B.统一了货币管理的形式C.加快了诸侯叛乱的爆发D.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3.

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

《旧唐书》

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

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

编撰于北宋时期

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B.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C.《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D.《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4.

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东沿海向东向北呈 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 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 ,这与明人万里海疆 自粤抵辽 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

A.王朝政治的差异B.制图技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变化D.外贸政策的不同

5.

1875年,清政府正式同意对外遣使,这改变了自1861年以来长达十四年的只有外国驻华公使而没有中国驻外公使的不正常状态,使原来 彼有使来,我无使往 的单轨道变为 有来有往 的双轨道。这说明当时的清政府(  )

A.废除了传统的宗藩体制B.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逐步发展近代外交体系D.与列强建立起平等关系

6.

1903年,清政府出版的《蒙学体操教科书》是中国首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教科书,其序言: 智可以发事物之秘,德可以律社会之情……虽然运用智德,仍视其躯干何如,无躯干则其效不显。 据此可知,清政府(  )

A.扩大传统教育范畴B.启动了近代教育改革C.掀起体育救国思潮D.引入了西方教育思想

7.

1940年,党中央正式提出 为争取工业品的半自给而奋斗 的号召和 以发展轻工业为主 集中领导、分散经营 的方针。1941年,党中央又提出,工业 要由半自给过渡到完全自给 。这些方针的改变(  )

A.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说明了根据地的实力增强C.表现了中共政策更加灵活D.体现了抗战形势日益严峻

8.

发展 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设想 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 南方谈话强调 发展 (  )

A.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B.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C.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冲破了原有体制的束缚

9.

据《雅典政制》记载:公元前355年以后,雅典所有起诉案均由公民法庭审理,并且雅典公民大会的立法权也部分丧失。富人多在公民大会,而穷人则多在公民法庭。穷人受到陪审员权力和重要性的吸引参加公民法庭,可以剥夺富人财产,向富人施加压力。这表明雅典(  )

A.权力制约平衡逐渐形成B.民主政治特征明显C.社会阶层矛盾比较尖锐D.贵族政治渐趋式微

10.

德意志帝国时期,文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拉丁文和希腊文,实科中学的教学内容偏重于自然科学,但当时实科中学的学生不能升入大学。1901年德国宣布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具有同等地位,毕业生可以升入大学。这反映了德国(  )

A.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B.义务教育的普及C.社会等级观念的强化D.经济结构的变化

11.

1920年,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在苏俄召开,印度伊朗、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会议以俄国的工人阶级和东方的各民族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为主要议题。此外,苏维埃政府公布密约,放弃沙皇领土要求,将土耳其、波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刻转化为与英国殖民主义的民族矛盾。据此可知,苏俄(  )

A.有意推动世界非殖民化进程B.企图建立社会主义阵营C.为新经济政策创造和平环境D.试图输出十月革命道路

12.

1959—1960年,西方石油公司两次降低中东和其他地区的石油标价。对此,1960年9月,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宣布成立 石油输出国组织 ,以 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 。随后,阿尔及利亚等九国也加入该组织。这一组织的成立和发展(  )

A.主导了世界多极化进程B.推动亚非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C.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D.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737年出版的《莱布尼茨哲学发展史》指出,莱布尼茨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是西方的柏拉图,二是东方的中国哲学。1773年霍尔巴赫在《社会的体系》中赞美孔子对政治与道德结合,以至于 在中国,理性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功效 。他主张以德治国,要求 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汤因比(1889—1975)和池田大作(1928—2023)研究发现,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而不是西欧或西欧化的国家,中国宗教世界观中存在的人道主义,如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义,道教顺其自然的直感,将使中国文化为世界统一的文化主轴。

——摘编自王文科、白风城《论中国文化哲学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材料二
五四 前后,以杜亚泉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和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围绕东西文化差异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大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其论战的实质是文化的时代性和文化的民族性之争。

派别

主张

东方文化派

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

我人今日在迷途中之救济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此为吾人所深信不疑者。……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固有之文明:其本有系统者,则明了之;其间有错出者,则修整之。

——杜亚泉

新文化派

一般所谓东洋文明和西洋文明之异点,实在就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特点。                                                                      ——常燕生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三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通过实现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使社会主义文化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需要,取得了 文化立国 的历史成就。至1965年,全国已有县级文化馆2598个,城乡影剧院2943个,县级以上图书馆562个,群众艺术馆62个,乡镇文化站2125个,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机构遍布全国。在新中国成立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文艺作品,当中许多作品脍炙人口,走向世界,成为世所公认的 红色经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文化建设之路的探索以 文化富国 所体现,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文化成为繁荣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文化富国 还表现在文化在提升综合国力、国家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明确将 文化强国 上升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总纲与国家意志。 文化强国 的全面实践,意味着党领导文化建设步入了历史新阶段,与近代仁人志士的 强国梦 形成了历史呼应。

——摘编自韩晗《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18世纪欧洲的影响,说明 欲使破碎的世界整合,唯有靠中国(文化)”的根据。(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东方文化派和新文化派的观点分别给予评价。(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取得 文化立国 历史成就的原因,并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文化建设从 文化富国 文化强国 的必然性。(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98年3月,《小丑》杂志上发表了米勒的一幅讽刺漫画《欧洲与中国》(如下图),这幅漫画代表了当时西方舆论界和外交界多数人对中欧关系的认识。漫画中,一位年轻的保姆,象征着欧洲,笑容高傲,摇晃着摇篮。一个婴儿——中国人,被紧紧包裹着,襁褓上写着 贷款 工业 海关 铁路 军队 等。保姆说道: 只要系统地进行教育,总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并强调了 教育者 的行动重点。

——李牧群译《严肃的幽默:漫画中的历史与世界》(俄文翻译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19世纪末多数欧洲人对中欧关系的认知,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基本解决了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土地和劳动者之间的分离,保证了每个劳动者都拥有了运用其劳动力所必需的土地。在此基础上,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结婚的男子四人,奴婢八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出产麻布的地区,可以布代帛缴纳。以丁夫计征的租调制具有一定的均赋意义。虽然奴婢和耕牛的租调大大低于一般丁男丁女,但大地主占有大量奴婢和耕牛毕竟必须承担纳税义务,那些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大地主家族荫占的大批劳动力也必须承担赋税,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户调制的弊端。

——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中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战争结束时,德国还控制着将近800万名强迫劳工,他们来自欧洲各地,被掳掠到德国的农场和工厂里工作。仅仅在德国西部,联合国善后救济署就照料和遣返了超过650万名难民。他们绝大多数来自苏联、波兰、法国,此外还有许多人来自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南斯拉夫,捷克。相当比例的难民是妇女和孩子。德国境内的数百万名德裔难民,让德国的情况变得更为复杂。据估计,到1945年初,德国境内大约有480万名国内难民,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德国南部和东部,他们都是为了躲避轰炸而逃出城市的;此外还有400万名德裔难民,他们来自第三帝国的东部征服地区,因为惧怕苏联红军追击而逃回国内。再加上将近27.5万名英美战俘,德国境内至少就有高达1700万名难民。这还是相当保守的估计数字,其他历史学家给出的估计数字比这还要高得多。有研究表明,战争期间的欧洲大陆,总共有超过4000万人被强迫迁徙。

——摘编自(英)基思·罗威《野蛮的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结束之际德国境内难民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战争对移民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同光年间,中国的边疆危机接踵而至,尤以新疆的情况最为突出。其时,东南沿 防务受日本侵台而告紧张。李鸿章主张以西征之饷做东南海防之用,遭到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论者激烈反对,由此 起了海防与塞防之争。争论中、清廷态度摇摆不定。左宗棠多次上书,认为历代帝王 宵旰等边,不遗余力 若此时而拟停兵节悯,自撤落属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推苏台等处恐亦木能要然 ,强调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不可偏废。光绪元年(1875年)三月,诏命左宝棠为督办新疆军务钦差大臣,筹办西征事 ,奉诏出兵驱逐外敌、收复新疆。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海防和塞防之争出现的 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左宗棠得到清政府支持的意义。(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