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344

一、单选题

1.

下图1为二里头三期南方地区遗址分布及扩张路线,图2为其中的遗址点7与遗址点11的对比,综合两图可反映当时(  )

A.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B.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C.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D.早期文明的交流融合

2.

质日是秦至汉初简要记录公私事务的一类文献。睡虎地汉简《质日》记录了越人(人名)担任安陆县官佐期间县内官署及乡亭吏员的任职情况,记录还多有与 相关的事务,还有较多关系到国家对民众赋役的掌握和管理的 定算 的记载。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秦汉时期(  )

A.官员选拔与管理机制B.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C.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户籍制度与赋役征收

3.

比古死刑,殆除其半 是唐人对贞观立法活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誉,唐太宗贞观年间死刑减免总数为163条,大致接近汉武帝朝大辟409条的一半。这体现出唐律(  )

A.礼法并用、高度融合B.科条简要、宽简适中C.酌量古今、用刑持平D.语言精练、技术高超

4.

宋初 儒将 泛指出身儒生的文士统兵者与 恂恂若儒生 的武将。北宋中后期 儒将 含义强调科举出身和文资身份,渐为文士所专有。南宋时期 儒将 的标准悄然放宽, 崇诗悦礼 成为评判儒将的重要依据。宋代 儒将 含义的演变折射出(  )

A.政治形势的变迁B.崇文抑武的贯彻C.科举制度的发展D.中央集权的强化

5.

在中国古代社会,漕运起到过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漕运始终是京城安定和政权机关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下表为清代不同时期政府对每只漕船除运载漕粮外准许附带 土宜 (货物)的数量规定,据此可知(  )

清代不同时期政府准许附带土宜限额

时间

规定限额

康熙二十二年

每只漕船除运载漕粮五百石外,许附带土宜六十石

雍正八年

每船可附带土宜一百二十六石

嘉庆年间

每船可附带土宜一百五十石

A.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解体B.社会商业气氛渐趋浓厚C.中央集权体制面临挑战D.工商皆本观念逐渐流行

6.

下表为晚清时期山西、河南、陕西、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七省各州县农作物收成分组统计表(单位:州、县个数),据此可知(  )

季节

年代

夏季

秋季

不满六成

六成以上

七成以上

八成以上

不满六成

六成以上

七成以上

八成以上

1840

22

131

223

148

62

139

233

153

1860

94

121

119

82

73

80

96

69

1880

172

165

146

41

200

155

173

60

1910

306

123

88

14

280

115

88

36

总计

594

540

576

285

615

489

590

318

A.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缓慢发展C.农民农业收入持续减少D.列强加紧对华商品输出

7.

孙中山曾说: 前清专制……屡牺牲我民族之权利,与各国立不平等条约……欧战以还,民族自决之义,日愈昌明,吾人当仍本此精神,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平等。 孙中山先生这段话旨在(  )

A.主张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B.建设民族国家,实现独立富强C.争取国际支持,谋求世界和平D.践行民主共和,反对独裁复辟

8.

《申报》于1925年5月创设读者通讯专栏,是民营各报中较早设立这一栏目的大报,早期其内容集中于求学、职业、婚姻三方面内容,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读者来信显得异常积极踊跃,而且内容绝大多数与抗日救国相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爱国救国的民意空前高涨B.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转向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D.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调整

9.

1951年1月17日,周恩来在给联合国主席阿彼拉兹的复电中提议: 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召开七国会议,就迅速结束朝鲜战争问题进行谈判 。1953年8月15日,毛泽东致电金日成,提倡: 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并进一步争取和平解决远东其他问题,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 。上述主张(  )

A.说明国家利益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B.有利于推动抗美援朝战争尽快结束C.体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具体表现

10.

我国根据1990年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计划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6%。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公布的修正数字,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2%,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3.8%。上述情况反映(  )

A.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经济的活力B.单一计划经济体制助推经济发展C.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11.

根据法典条文,古巴比伦社会的奴隶区别于自由人的身份为一种特殊发型,如果理发师私自改变他人奴隶的特殊发型,将被割掉手腕,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改变奴隶发型则无罪;欺骗理发师剃掉他人奴隶发型的人,将会被处死。由此可知,古巴比伦时期(  )

A.奴隶买卖频繁增添经济活力B.法律兼顾集体与个人利益一致C.立法保护奴隶主的财产权利D.法律普遍适用于各个不同阶层

12.

有学者论及15世纪末欧洲的大学与13世纪的大学已有较大差异,从富于活力和独特生活的独立行会、研究和教学的发源地,退居为服务于国家的职业培训中心并由国家严密控制。上述现象(  )

A.表明大学失去了学术自由和自治B.折射出人文思想的广泛传播C.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王权的加强D.推动了自治城市的独立发展

13.

下表为19世纪中期美国与英国争夺俄勒冈地区的主权过程中,美国对俄勒冈地区印第安人形象刻画的相关 文明 话语表述,据此可推知(  )

慵懒的野蛮人

在荒野地区传播生活艺术、科学之光与福音并不违背上帝的法则,占领野蛮人印度安人四处游荡却从未耕种、也不用以支持人口增长的土地,也并不侵犯人的权利。野蛮人需让位于文明人,正如野兽需让位于野蛮人,这都是自然的准则。

高贵的野蛮人

对俄勒冈地区进行考察,强调当地印第安原住民与美国人所熟知的东部地区印第安人差别巨大,前者身材更矮小,身体更脆弱,并且充满好奇,精神愉悦,头脑睿智,更少表现出与野蛮人类似的恶习,也不那么残忍嗜杀

A.文明话语构建掩盖扩张实质B.印第安人形象兼具双重特性C.俄勒冈地区是美英争夺焦点D.话语研究彰显客观价值取向

14.

1850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1882年,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欧仁·莫雷尔发起公共图书馆运动并于1906年成立了法国图书管理员协会。1924年,德国成立公共图书馆协会,拥有450家图书馆会员。这一时期欧洲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

A.深受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B.体现欧洲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C.注重古籍和文化遗产保护D.彰显出政府的公共属性和社会职能

15.

20世纪70年代中期,南非的机器制造业已能提供国内工业设备需求量的80%。但随后南非经济出现近二十年的增长乏力甚至衰退,以制造业为例,1975—1980年,南非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是4.1%,1980—1990年则为负增长,这是南非工业化以来从未发生过的现象。据此可知,南非(  )

A.深受西方国家经济停滞影响B.现代化进程呈现艰难性特点C.种族隔离制度弊端日益突显D.争取民族独立成为首要任务

二、材料阅读

16.

【中国古代的商业契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早在先秦时,人们就已将联在一起教化人,严于律己 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契约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道德规范和思想基础之上、靠诚信来维系的各种人际之间约定的关系。由秦汉到魏晋,租佃券约只写明租佃双方姓名、年月、亩数,租额、租期。魏晋以后,至唐五代,券契文字愈益丰富,从固定租额的明确,交租时间和质量的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责任,违约受罚的规定,保人对契约内容的担保等,都具体写进了契文,使得租佃契约完善化。宋元以至明清,租佃契又逐渐趋于简约化,没有了交租质量的保证,也省去了违约受罚的各种规定,许多保证人的签押被一名保人中见人所代替,或者干脆省去,使得租佃契约走向一种新的简约化模式。

——摘编自乜小红《中国古代契约发展简史》

材料二
中国很早以来就有重视契约的传统。《周礼》云: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到了秦汉时代,土地交易日趋频繁,土地买卖契约包括标的、价格、证人等内容。当时的契约具有诉讼书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开始成为契约的主要载体。北魏以来,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土地买卖开始受到限制。唐代的法律对土地买卖设定了很多前提条件,口分田等在原则上禁止买卖,现存的唐代中前期的敦煌文书中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到了唐代中后期,特别是吐蕃占领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文书中又开始出现了土地买卖契约。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始收民印契钱,令民典卖田宅输钱印契,税契限两月,改变了以往田宅交易买卖双方都要纳税的规定,正式确立卖主立契、买主税契的土地买卖制度。此后,土地买卖空前活跃。成书于南宋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有云:交易有争,官司定夺,止凭契约

——摘编自阿风《中国历史上的契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7.

【近代中国土地政策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根据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假如他日全国改良,那地价一定是跟着文明日日涨高的。到那时候,以前值一万银子的地,必涨至数十万、数百万。就这样看来,将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906年)

材料三
第一条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  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八条  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分给各人的财产归本人所有,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适当的生产资料及生活资料。
第十一条  分配给人民的土地,由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及债约,一律缴销。
第十三条  为贯彻土地改革的实施,对于一切违抗或破坏本法的罪犯,应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及处分,人民法庭由农民大会或农民代表会所选举及由政府所委派的人员组成之。

——摘编自《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旧三民主义中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及其失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利实施的原因与意义。(8分)

18.

【近现代国际局势的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被人们称为欧洲的 百年和平 。若干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为中立理论与实践的 黄金时代 。在此期间,不仅瑞典和荷兰这样的长期中立国会宣布中立,英国等大国也时常加入中立国的行列。中立成为维也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维护欧洲相对和平的重要因素,以及解决欧洲国家海外扩张冲突的重要手段。相应地,这一时期中立的国际法地位与以往相比明显上升,制度化程度空前提高。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的召开,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中立的相关规定,相关公约在进一步明确中立国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交战国对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

——摘编自梁志《20世纪中立危机新探——以大国政治、技术进步与集体安全为视角》

材料二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英美精英中盛行的国际主义观念基础上的,在20年代,多边贸易、裁军、国际仲裁、大国合作成为国际时尚,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成为主导性的国际观念。但是,大危机使人们对关于国际秩序的这些基本设想失去了信心。各国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试图建立封闭的地区性经济体系以保护本国经济,民族主义、单边行动取代了20年代国际主义和国际合作。到30年代后期,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实际上已经崩塌。

——摘编自王立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世界政治的百年轮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立理论与实践的 黄金时代 到来的背景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实际上已经崩塌 的理解。(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目录的运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下表所示分别为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与《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目录(节选)。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目录节选)(2019年版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6 两次鸦片战争

17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18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 辛亥革命

20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21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2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23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24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5 人民解放战争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目录节选)(2019

年版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2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3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5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6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