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寻找现代化出路的前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把反帝反封建作为斗争的主要目标,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创设新的国家政权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大多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留学日本、英国、法国、俄国(苏联)等一国或者多国的背景,这对于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使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术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材料二
1944年5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和职工代表会议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就曾经提出:
“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向党的七大提交的书面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
“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
——摘编自范希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与追求》
材料三
在1964年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四个现代化
”目标,强调
“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
——摘编自杨德山《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和实践经险》
材料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现代化内涵更加科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形成了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历史经验。
——摘编自李宗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独特历史经脸》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进行现代化探索的有利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三,解释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认识不同的原因。(4分)
(3)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党
“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