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23—2024学年度湖南省湘潭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16+3)【纲要上】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4年
题数:19
浏览数:396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上有迄今5500年前后可以确认的最大规模的聚落,在其内壕北门祭坛墓地以西新近发掘一座祭祀坑,出土250件器物,大石钺60件,以及不同种类的玉器、陶器。据此可推断( )
A.该遗址所处时代已经进入国家阶段
B.粟是该遗址居民种植的主要作物
C.当时居民过着群居生活并不断迁徙
D.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秦国修建都江堰、郑国渠,楚国修建芍陂,魏国修建引漳十二渠等。这( )
A.体现了国家组织能力的提升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促进了区域长途贩运的兴起
D.推动了各民族间的交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史载,宋太祖在后花园挟弓弹雀,不满意臣僚奏事坏了他的兴致,遂以钺柄撞落大臣的两个牙齿,大臣将牙齿拾起并揣入怀中,宋太祖说:
“
汝将此齿去讼我也?
”
大臣回答说:
“
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
”
于是宋太祖怒气全消,赏赐慰劳大臣一番让他离去了。这说明( )
A.宋太祖追求享乐、昏庸无道
B.史官秉笔直书对皇权有所约束
C.宋朝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下
D.宋初君臣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山西恒山悬空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北有一楼高三层,其中顶层的三教殿独具一格,同时供奉着儒、释、道各自的教主,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右侧为道家老祖老子,左侧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这反映了( )
A.该时期儒释道三教的交融
B.北魏统治思想极其混乱
C.北魏政教合一的治国方式
D.儒释道思想内涵的优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宋代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
誊
录制、糊名又称
“
弥封
”
或
“
封弥
”
,就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家世、籍贯等信息进行封贴处理,但是考官还可根据考生笔迹或考生在考卷上留下的暗号等方式了解到考生的相关信息。为此,宋代推出了誊录制度,即组建誊录院,由专人将考生的试卷重新抄成副本后交由考官阅卷。这此措施( )
A.确保了考试结果的公平
B.有利于科举考试的规范化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防止了科举考试徇私舞弊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北宋学者石介针对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评论道:
“
国家之禁(管制),疏密不得其中(合适)矣……盐铁酒茗皆有禁,布帛丝枭(xī,麻)皆有禁,……男去耒耜(古代农具)则不禁,女去织纸(纺织)则不禁。
”
据此可推知( )
A.学者对国家履行职能高度认可
B.北宋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
C.宋代政府对社会的限制相对松弛
D.社会经济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据《清实录》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43亿,这是中国历史上全国人口总量第一次超过1亿;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人口的统计数据为2.04亿;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更是达到了3.13亿。这( )
A.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促进了赋役制度的改革
C.与高产作物的推广密切相关
D.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好丑各一半,十五岁以下减其半。另外还规定: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
A.具有革命性和空想性
B.具有落后性和实践性
C.彻底摆脱了封建藩篱
D.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1866年,奕
訢
等人认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
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
”
,建议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入馆学习。倭仁上奏折指出,奉
“
夷人为师
”
,就会
“
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
。这场思想论战( )
A.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面交锋
B.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说明学西方技术无法保障国家安全
D.表明中国现代化道路艰难曲折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次上书),请求光绪皇帝厉行变法,指出
“
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
,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了变法的具体措施,但对原来的开议院、兴民权等则避而不谈,提出
“
以君权雷厉风行
”
,开制度局于宫中
“
以参酌新政
”
。这是因为维新变法运动( )
A.遇到强大阻力
B.与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基本一致
C.缺乏社会基础
D.追求共和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1936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主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入山西。阎锡山调遣大批军队阻拦红军前进,蒋介石急忙任命陈诚为山西
“
剿共
”
军总司令增援阎锡山。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红军抗日先锋军从河东撤回,并发出
“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
通电。这说明( )
A.长征胜利结束,全国抗战开始
B.国内战争逐渐转向民族战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1937年12月,北平成立了
“
新民会
”
,其宗旨是:
“
维持新政权
”
、
“
开发产业
”
、
“
发扬东方之文化道德
”
、
“
参加反共战线
”
等。它的总部称中央指导部,设在北平,下级组织遍布华北各地。这反映当时( )
A.国民党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成立
C.日本推行
“
以华制华
”
政策
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宣言宣布了人民解放军的八项基本政策,包括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权利;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同外国订立平等互惠通商友好条约等等。这( )
A.给人民指出了彻底解放全中国的总目标
B.体现敌我力量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表明中共二大制定的最高纲领即将实现
D.说明国统区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继苏联之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缅甸、印度、丹麦、越南、瑞典、瑞士、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1949年、1950年相继与新中国建交。这表明新中国初期外交( )
A.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B.为国家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C.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民主阵营一边
D.
“
求同存异
”
方针得到了贯彻落实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1961年,整个国民经济的困难还相当严重:农业、轻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继续减少,分别比上年下降24%、21.6%和43.9%;市场商品供应仍然相当紧张,物价上涨,人民生活还有很大困难。为此,中共中央( )
A.开展全党整风运动
B.召开了七千人大会
C.提出建设
“
四个现代化
”
D.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下图反映了1977—2009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据此可推知( )
资料来源:有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曲折发展
B.中国加入WTO推动了经济稳步增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推动了经济稳步增长
D.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589年,百越首领
冼
夫人迎接隋军统帅韦洗进入广州,她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往往以边疆民族的索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
“
天可汗
”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中央政权,它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元朝于其统治的绝大部分地区设行省、路、府、州、县,……很多过去在大统一王朝时期的
“
羁縻之州
”
,元朝
“
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
,如对云南、东北、岭北、吐蕃、维吾尔、琉球等边疆地区采取了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使其纳入元朝的统治体系之中。……元代编写了辽、宋、金三史,各系年号,三者都为正统,体现了元人对大一统的维护和珍惜。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统由天下,历代封建统治者多所持有的
“
华夷有别
”
与
“
内华夏、外夷狄
”
等民族偏见,在蒙元统治者的心目中相对淡薄,他们一般不把边疆的地区和民族当作
“
夷狄
”
而加以区别。各民族人民都称为
“
中国人
”
,中国包括中原、边境的各民族在内……蒙元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大量迁居到中原地区。中原也有大量汉人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长期杂居通婚,加速了民族融合。在民族的交往融合和发展中,又有新的民族的产生,如回族。
——摘编自孙红梅《元朝的
“
天下一家
”
思想及其政治文化一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管理边疆的措施和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上实施的措施。(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三、综合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书中的时代
下列是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近代1912~1927年中国历史目录摘编:
第八章民初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袁世凯柄政下的民初政局
(一)民初的党派林立局面与政党竞争态势
(二)民初共和民主制度的实践及失败
(三)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与洪宪帝制的败亡
第二节军阀派系政争与护法运动
(一)北洋集团之分化与南北军阀割据
(二)军阀派系政争与北京政府之更迭
(三)孙中山护卫民国共和制的努力
第三节社会动荡中的经济与教育发展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农村经济的嬗变及凋敝
(三)新式教育在转型中艰难地发展
第九章社会转折的新取向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各种新思潮
(二)新文化运动
(三)东西文化论争
(四)五四爱国运动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三节国民革命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国民革命的勃兴
(三)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时期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特征。(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
“
社会转折的新取向
”
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说明:《时局图》有很多版本,作者谢瓒泰在《中华民国革命秘史》中说:
“
1899年7月19日,我制作并发表了一幅政治漫画
‘
远东的形势
’
。这幅漫画许多外国画报都刊登了。……。
”
图中用犬、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图上还有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
“
之乎者也
”
,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天下大乱》发表于2023年12月德国杂志《西塞罗》,图中的鹰代表美国,熊代表俄罗斯,龙代表中国,小字部分意思为
“
为世界新秩序而战
”
。
(1)指出图一与图二中国外交地位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两位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简要评价。(8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